返回

八卦大小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二十章:刑部插手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这些日子,京城百姓的业余生活从来都没有这么丰富过,这瓜是一个接着一个。

    跌宕起伏不说,还一个比一个大,把京城人民都给吃撑了,也更挑剔了,没有爆点的消息已经无人问津了。

    从年前到年后,从贩夫走卒到王子皇孙,在这般密集的轰炸下,人民的审美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据不完全统计,自从淮南路转运使范靖童出事之后,吸引众人注意力的是城东王员外的儿媳妇怀孕十二个月生下个六指男婴。

    然后就是秦王事件,晓生茶楼以集卡风波迅速风靡整座城池,家喻户晓。

    紧随而来的就是学子逼宫情愿事件,那些在百姓眼里高谈阔论,手无缚鸡之力的青年们。

    用自己的力量成功打倒一位亲王,秦王被降爵,国家少了一位皇子,多了一位佛学大师。

    但这些事情都离百姓们太远了,淮南远隔千里,普通百姓是不会关心那里发生的叛乱。

    除非哪天兵临城下,否则城内一直是歌舞升平的太平岁月。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皇子王孙们的生死荣辱,跟百姓就更没关系了。

    管你起高楼,宴宾客,还是楼塌树倒猢狲散,都跟贫苦百姓无关。

    士农工商,阶级分明,士子们的闹事顶多是多了一些茶余饭后的谈资,并不能让他们获得什么实际的好处。

    只有一件事和他们息息相关,不,这么说也许不准确,但却是离他们最近的一件事。

    据传当日猛虎帮的二当家强抢民女不成,被一位路过的勇士所救,那位勇士力大无穷,力能扛鼎。

    恶霸放下狠话灰溜溜的逃走,本是皆大欢喜的局面,谁知道第二天早上就发现了他的尸体。

    被乱刀砍死不说,尸体还被扔到了他救的那户人家门口,这叫什么?

    这叫肆无忌惮,这叫目中无人,这叫目无王法,这叫贼胆包天啊朋友们!

    虽然没有证据证明人就是他们杀的,但目睹情况的每个人都知道就是他们杀的。

    大家心里都有一杆秤,狡辩是没用的,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而猛虎帮之所以敢如此肆无忌惮,就是因为背后有人撑腰,他们只是敛财的工具。

    他们杀人没事儿,放火没事儿,强抢民女也没事儿,拐卖人口更是没事儿。

    这是为什么?还不是因为有人撑腰,而给他们撑腰之人就是当今陛下的长子,汉王萧旭。

    众人起初是不敢这么想的,一个是前途无量,有望继承大宝的皇子。

    一个是臭名昭著,坏事做尽的帮派,大家根本就联想不到,也不敢联想在一起。

    可事实就是如此,是猛虎帮的二当家自己说的,他自己承认了。

    当时他用这句话来威胁那个壮士,在场的好几十号人可是都听到了,抵赖不得。

    当时大家也并没有在意这件事,觉得他吹牛的可能更大,毕竟这事儿太过玄幻。

    但没想到接下来的一系列操作让此事成真,他们杀了人,但是官府没有抓他们。

    对外公布的理由是证据不足,但市井间已经传遍了,是因为汉王给京兆府尹施压,此事才不了了之的。

    百姓的怒火一下子就被点燃了,刚发生的一件事更是让大家的怒火有了宣泄的地方。

    豆腐西施的邻居书生张子安,那个也痛骂过猛虎帮二当家的读书人。

    去刑部衙门击鼓鸣冤,状告猛虎帮二当家胡二蓄谋杀人,而更让人惊掉眼球的是,刑部居然接了。

    要知道刑部可不是什么鸡毛蒜皮的事儿都接的,刑部大牢里关着的都是重刑犯。

    没有大赦天下就老死在牢里的死刑犯,这样一桩杀人案刑部受理,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这已经明摆着告诉大家,京兆府衙门已经被人收买,张子安要是去告官就有去无回了。

    所以才会告到刑部,刑部的受理也说明了这件事的真实性。

    怒火把京城百姓仅有的理智焚烧殆尽,这已经不是张子安一家之事了。

    那条街上的每个人都目睹了当时的情形,有这么一个敢随意杀人的定时炸弹,没有人会安心。

    谁也不想在家睡觉的时候睡着睡着突然就被斩首,那种感觉简直就是哔了狗。

    猛虎帮越线了,平日里被欺负欺负无所谓,大家出点儿钱,受点儿气,忍忍也就过去了。

    但是这件事不同,已经触及到众人的底线了,引发的连锁反应不容忽视。

    听说张子安前脚告官,当天夜里,京兆府尹的府邸就被人泼了黑狗血还有一些秽物。

    汉王的府邸把守严密,百姓们没能找到机会,但是在汉王每天上朝的必经之路上,被愤怒的百姓扔满了马粪牛粪还有臭鸡蛋和烂白菜帮子。

    刑部,接下张子安的状子的事是刑部尚书顾正道亲自吩咐的。

    出于两点原因,第一是因为他的女儿顾天心跟他深谈过一次,希望能保护好张子安他们三人,免的遭到他人的毒手。

    其次则是因为随着状纸递上来的还有一件东西,要是没有这件东西。

    即便有顾天心的求情顾正道也不可能同意,他是一个有原则的人。

    “这东西你是从哪儿得来的?”顾正道看着桌子上摊开的卷轴,问道。

    “回大人的话,此物是学生先祖传下来的,”张子安不卑不亢的答道。

    “你家先祖?”顾正道想了想,说道:“鹤翁先生是你的?”

    “正是先祖,”张子安拱手道:“先祖有命,此物不到危急存亡之刻不许拿出,学生这也是没办法了!”

    顾正道沉默了下,道:“此事原本刑部不该插手,但既然你有此物在手,又是鹤翁的后人,本官自会禀明陛下,护你周全。”

    “多谢大人,但”张子安顿了下,说道:“学生希望大人能还李兄一个公道,不能让他死的不明不白。”

    “你都自顾不暇了,还有闲心管别人的事情!”顾正道说道。

    “李兄因为行侠仗义这才为人所害,如果就任由他这么不明不白的死了,那以后谁还敢说真话?

    谁还敢向善?这世上不应该是如此冷漠,请大人务必还他一个公道,还天下人一个公道!”

    张子安激动的说完,一躬到底,顾正道依旧还是那副严肃脸,但眼神深处充满着赞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