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婚后那些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6章开工资啦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大爷,我送个人,一会儿就回来,给我留门啊!”张文彬很礼貌的与门卫大爷打招呼。

    “门卫大爷认识你吗?”

    “认识!平时不太忙时,经常在门卫与大爷下棋,打扑克。”

    “放假你也不回家啊?”

    “不咋回,回去也没啥事。”张文彬有意借夜色掩饰自己的自卑。

    这种感觉丫儿懂,她何尝不是众人阳光下的快乐天使,阴暗角落里的灰姑娘啊。不是你的错,不代表与你无关,也不代表不会被左右命运。如果不是为了能早一些赚到钱,丫儿应该是在学习电脑,学完找一份既体面又干净,收入也可以的打字员工作,也不至于刚干上活,还不知道赚多少钱就像蹲了牢笼,失去自由一般煎熬。

    这样的加班持续了一个多月,只要是丫儿加班回家,张文彬就是有再多的活也会立马放下,起身相送。

    就连门卫大爷也感觉出不寻常气息。该发生的谁也阻挡不了,不该发生的,任由胡猜,还是清者自清。

    丫儿与张文彬的纯洁友谊,新时代的人也许真的理解不了,超越灵魂,超越肉体,就是简单的不能到不能在简单的友谊。谁信啊?无需别人信,他们信就够了。

    短短一个多月,丫儿却成了厂里的名人,干活快,说话快,走路带小跑,爱说爱笑,主要还是有点花边新闻,这可是厂里津津乐道的趣事,两个孩子的妈妈与小伙儿,这可是爆炸性新闻,静观事态发展,总不过时。

    可有谁知道,他们偶尔相互取货时,都是避开接触到手的。

    有一次丫儿从张文彬要一根缝纫机针,让张文彬送过来,他是拿着针头的一点点位置,把针鼻冲向丫儿,丫儿接过时虽然不是小心翼翼,但也绝对没有碰到张文彬的手。接到针后,真诚的一句,“谢谢啦。”连抬头深情的眼神也没有,就各回各位,各干各活。

    丫儿有时候家里烙饼,上班时会给张文彬带几个,包饺子也会用饭盒装几个拿给他吃。看到他感冒,就会第一时间买回感冒药送去。还与孔姐评头论足厂里哪个女孩更适合张文彬,两个人还想保媒拉纤的。所有的一切都是不由自主时做出的行动,并没有一点的肮脏思想与行为。

    厂里喜欢张文彬,主动出击的女孩还是有几个的,他都不理不睬。

    不是嫌女孩年龄太小了,就是嫌脾气太大了,还有就是他有点自卑,处对象容易,一旦涉及婚姻走进家庭,他就矛盾,牺牲了情感,换回来的却是伤痕累累,他有点怕了,所以有点躲避追求者。

    与丫儿就不一样了,丫儿的快乐让他畅怀,丫儿的勤劳让他仰慕,还有她无关风月的洒脱都深深吸引他,让他愿意为她做一切,更何况也没啥让他做的,能做的无非就是相送一段路程,这么美好的事他更是心甘情愿的。

    丫儿发了工资第一时间就是去单充环家,大米白面豆油挂面到位后,告诉她最近厂里忙,不能常来,立马返回去上班。

    那点工资只够短暂的生活费,至于其他欠下的债,就等江军工地开工,领了工资在还了。

    “江军,我开工资啦!”丫儿一脸兴奋的推开屋门,就冲躺在炕上的江军喊着。

    “开多少啊?”江军一骨碌从炕上起来,看着丫儿兴奋的样子,也特别高兴,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七百二十八元,留下二百多元做生活费,你说那五百元放哪里呢?”丫儿拿着钱,四处看着,征求江军的意见。

    丫儿索性把钱直接放在了江军的手里,“你放吧,我可没地方放,别让孩子够到,没让你妈妈看到就行,你妈有咱家钥匙,万一孩子翻出来拿给他奶奶还没法往回要。”丫儿这么多年太了解杨百琴了,就从有钱买彩电也不说帮江军一把,就知道她进钱不吐钱的性体了。

    江军拿着这五百元,也像是拿到了烫手的山芋,放到抽屉里,锁上也不放心,钥匙没地方放,又把钱拿出来;放到被子里,晚上睡觉还得拿出来,就那么两套被子,天天用;想放到屋棚顶里,又够不着,走一圈,一共屁大个屋子,要想藏点东西还真难,后来想出一个放处。只见江军走出屋门,来到走廊的那个灯开关这里停下,用手就把那个开关盒盖取了下来,露出正方体的线槽,把五百元钱折了两层,瞬间变成一个小长方形,放里边正正好好,然后把盒盖盖好,左看看右看看,没啥问题,回头看一眼丫儿,快意的笑了。

    丫儿也是咯咯笑个不停,还不忘夸一句,“你太有才了。”

    打春阳气转,雨水翘河边。节气一到,万物复苏,春暖花开的时候,江军的工地也开工了。

    只要江军干活,丫儿心里就更敞亮了,笑的声音更大了,上班时就像喝了蜂蜜,满眼甜蜜蜜的笑。干活的劲更足了,天天从早晨四点多就去厂里干活,中午吃饭也在厂里,晚上更是加班到半夜10点12点,偶尔累的直流鼻血,可心里还是很快乐的。

    服装厂的工作,枯燥劳累,有些老工人能常年坚持下去的,一是年龄大了,不好找工作,家里条件还不好,需要这份收入。二是这个服装厂活多,能连上,不至于干完一批活就放假。

    至于年轻的,坚持干完一批活就走了,加班实在熬不动,所以人源流动量很大,每批活都缺人。

    丫儿第一批活的突出表现,车间主任看在眼里,第二批活由于缺人,就把丫儿的工序提到了前边,当成了主力。

    老工人很少愿意买活,干的时间久了,为了钱不得已不愿意放弃这份工作,但加班买活太伤身体的事基本不干了,要不是活特殊紧,车间主任强行给活必须干的情况下,谁也不会多干一点。

    丫儿对这份工作目前还充满着好奇,热爱,每天开心快乐的工作,所以只要主任说话,买活从来不推脱。

    春天播下的种子,总要经过风吹日晒,干旱的痛苦,细雨的滋润,以及秋风的摇曳才可以成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