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刘放的异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2章上报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破灵璧就是破开祖神封印,那一顷水池的灵气需要调和乌力以免肉身崩溃,其后纳入气海的灵气才能用来修行神通。

    虽然破开灵璧后还有很长时间的神通修习期,但尖子班弟子三月培元的事实能给予各宗门革新传道授业模式一份强有力的说服力。

    掌教即将卸任,他需要一场完美的谢幕。

    于修士而言,为善天下即是功德;于宗门而言,培养出心怀天下的修士即是功德,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多智近妖的尉迟老头儿切中了道宗的命门。

    他给了一份掌教难以抗拒的诱惑,也给了刘放一块完美的垫脚石,最重要的是道宗高层绝不会因此对刘放产生任何怀疑。

    一石三鸟。

    柳长风不知道掌教在考虑卸任的问题,他只是本能认为事关天灵根和尖子班弟子,若是一个处理不好随时能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所以他决定将此事交给上面的人定夺,“走,哥带你去面见长……不对,应该先上报执事长……”

    “不等其他人吗?”刘放问道。

    “不用!”为了尽快见到教道处长,柳长风招来一股清风垫在两人脚下:“修行三月有余,他们应该学着独立修行了。”

    刘放不再多言。

    其实他真正想等的是小雅。

    自追杀梅德录后的三个月,除了小雅这疯丫头整日围着他转,刘放明显感觉到自己被其他人边缘化了。

    这是进道宗时他没想到的局面。

    不过无所谓了,只要破开灵璧,相信用不了多久他便能顺利踏入内门,从此外门的恩恩怨怨也就与他无关了。

    如果身旁的柳长风知道刘放的想法,他一定会指着刘放的脑门严厉训斥:进了内门就与外门的恩怨无关,是否成了道子便与内门的恩怨无关?若将来有一天你侥幸当上掌教,岂不是整个道宗都与你无关了?!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今日你逃避的就是明日你失去的。人生在世如逆流的鱼,迎难而上才是求生的唯一法门……

    这段时间柳长风没少给刘放灌心灵良药。

    可惜柳长风肚子里的良药再多,他仍旧看不出别人肚子里的蛔虫,他也猜不到此刻身旁之人的想法,自然更猜不到教道处长想要做什么。

    两人刚到教道处门口,正好碰到准备外出的教道处长,“长风来了?哈哈,我正准备去求仙台寻你呢!”

    刘放站在柳长风身后行了一礼,“执事长好。”

    教道处长发现了跟在身后的刘放,极为热情地打了个招呼:“哟,小刘也在?这次不会又有什么重大情况汇报吧?”

    刘放尴尬地笑了笑,他知道教道处长说的是女澡堂的事,“上次多亏了执事长提点才让弟子逢凶化吉。”

    “那厮害人在前,我和长风不帮你谁帮你?”教道处长装作一副义薄云天模样拍了拍刘放肩膀,又转头问道:“对了,长风,你找我?”

    柳长风小声解释道:“执事长,刘放可以培元了……”

    “哦?!”教道处长感到不可思议。

    柳长风将事情解释了一遍,教道处长顿时笑得合不拢嘴,“好!好!好!适才掌教降旨说近日要巡视外门,我正想去尖子班看看,没想到你就带来了这个天大的好消息!长风,你可立了头功!”

    作为在道宗混迹多年的执事,柳长风岂能猜不出掌教巡视外门的真正目的?尖子班关系着革新的可行与否,掌教定是想亲自检验尖子班的成效。

    他一个外门小小执事,岂敢与掌教抢功?

    柳长风谦逊道:“属下可什么都没做。”

    “哈哈,自然是掌教领导有方!”教道处长借着柳长风的话拍了掌教一记马屁,随后才吩咐道:“你两先进去坐会儿,此事关系重大还得交由四长老定夺。”

    作为事件主角的刘放忽然升起一种错觉,他觉得此刻自己像极了一块喷香的猪油,经手的人摸上一摸便沾到了油水。

    不过话说回来,下属大事小事都要上报,道宗的上级们可真够忙的。

    当刘放和柳长风坐在屋里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时,教道处长则一个人枯坐在四长老房间等候。

    ……………………………………

    太乙山上,云烟袅袅。

    天帝雕像离地千丈而处云端之高,掌中院落远红尘喧嚣而静谧典雅,偶有闲云野鹤流连于院落花草间,一派悠然好风光。

    掌教一席白袍端居首座道骨仙风,四位长老分坐两旁法度森严。

    听完四长老汇报,掌教心中百感交集,“自妖类作乱人界以来,天帝悲悯于苍生疾苦,故坐太乙而设宗传教;”

    “道宗历代先辈承袭天帝意志,莫不以造福苍生为己任。老夫窃掌道宗后每日更是如履薄冰,唯恐懈怠于天帝恩德。”

    这番话说得四位长老心有戚戚焉。

    凡人不知修士、道宗,却对天帝感恩戴德,还得归功于从宗门走出去的无数弟子奔走于人世间。

    没有道宗上下的默默付出,就没有红尘万座天帝宗庙。

    作为天下宗门的掌控者之一,二长老对此别有一番感慨:“万幸得了前人余荫庇佑,方才有一代又一代的弟子走出道宗代表天帝造福苍生。”

    三长老附议道:“宗门功德,旨在昌盛,利在万世。”

    掌教不愿再深入闲聊,话锋忽然一转:“然而近来魔教余孽日渐猖獗大有星火燎原之势,人皇多次督促各宗门加派弟子下山除魔卫道,奈何各宗培养弟子稍显迟缓,实在心有余而力不足;”

    “为此老夫深感革新的重要性——唯革新传道授业模式方可助朝廷荡魔除妖!”

    话,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然而革新陈规并非易事。

    革新一事虽由掌教提起,如果缺了四位长老的支持也是没结果的。掌教与长老相互掣肘又相辅相成,长老与长老的关系亦是妙不可言。

    五人少年时同入道宗,漫漫人生岁月中争过斗过,只是如今都已行将入土均想为来世图谋一份好功德。

    往日那些恩恩怨怨,在埋到脖子的黄土面前其实没多少能当真。

    四长老缓缓摸着拐杖,拐杖久经相伴早已被油脂滋润出了莹厚包浆,“道宗本为天下而生,也理应为苍生而变。”

    外门放在俗世形同蒙馆,最是重要却最不容易被学童铭记,所以分管外门的四长老于五人之中地位最是轻微。

    帝经云‘福兮祸兮,天人难辨’,五人之中对传道授业感悟最深的却非四长老莫属,于革新一途见解颇深。

    组建尖子班、更改外门日程这些点子便是出自四长老主意。

    掌教幽幽叹道:“俗世弟子初入道宗大都自恃不凡而心浮气躁,于是先辈们定下以《帝经》打磨心性的外门日程;”

    “我等延长修行日程本已冒犯天帝神威,奈何如今天下要我宗门弟子下山保太平,老夫唯有冒大不韪尝试革新。”

    外门日程的开设均有其重要性:早课与研经》均为打磨心性,历史为的是挖掘智慧,仙学是为了储备丰富的神通见闻,至于四门选修更是利国利民的本事。

    虽有消耗外门弟子精力和时间的嫌疑,却并非完全如刘放想得那般龌蹉。

    大长老蹙眉道:“尖子班弟子本就缺乏心性打磨,咱们将修行期缩短三倍已是格外照顾,若是任由十二时辰修行之法流传,恐引起外门骚乱。”

    二长老惊道:“如此说来,革新岂不要失败?”

    大长老看了眼掌教,戏谑一笑,“只要这套方法不流传出去,何来失败?”

    掌教他知道大长老的意思,沉吟片刻后妥协了,“三月培元捷则捷矣难免有后遗,听闻这刘姓弟子乃是天灵根之姿,老夫提前招入门下充做道子时时考量。”

    “如此甚好。”

    大长老没了意见,三长老却有了疑惑,“万一那小子已将方法流传出去了呢?”

    “招来一问便知。”

    四长老闻言嘴唇微动,一股清风直奔太乙山下而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