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
刘兰芝伸手摘下几片芭蕉叶,洗干净铺在了食盒的下方。
和陈子桃说的好的糖醋鱼已经做好,就等一会给她送去。
陈氏放下了手中的针线,起身说道:“阿芝,正好你顺路帮娘给外祖父家带个东西,我这就去取来。”
刘兰芝自然不会拒绝,点点头坐在一侧等候。
陈氏边走边说道:“前几日你阿爹淘来几株上好温补的草药,分你叔父家分了些,还余一些刚好可以给你外祖母补补身体。”
刘兰芝接过陈氏拿来的草药包,微微一笑道:“女儿知道了,这就给外祖母送去。”
起身瘦弱的手臂拿起诺大的食盒,另一只手提着绑好的草药包。
陈氏看的心疼,护在身后道:“算了算了,要不娘跟你一起去吧,瞧你拿着也不方便。”
任由刘兰芝再劝也不理,收拾收拾桌子上完成一半的针线活也跟着一起去了。
陈子桃早早就在院子里等候了,听到敲门声立马就跑过去开门。
惊喜道:“表妹!是不是我的糖醋鱼来了!”
她眼光盯着食盒目不转睛,口水都要在口中泛滥。
刘兰芝点点头,将食盒递了过去,回道:“是的,表姐快接住,我还要去外祖母那一圈,鱼你记得趁热吃。”
陈子桃接过食盒,也不问刘兰芝要去干什么,依依不舍的道:“可惜了,表妹你真的不和我一起吃吗?”
眼巴巴的送走了刘兰芝,待一回屋打开食盒闻到那诱人的香气立马将人忘在了脑后。
陈氏直接去了陈家,这会早已坐在了后院和老太太说话。
陈老太太捋了一下自己发白的头发,叹道:“我这身子骨还吃什么补药啊,这越补越虚。”
陈氏不以为然,为着老太太捏肩。
“娘胡说什么呢,你瞧你现在身体硬朗多了,我偷偷问过了,这些补物温和些的,不是大补之物,最适合上了年纪的人。”陈氏细细解释了一遍,说的老太太连连摇头。
“哪这么神奇,还是你们留着吧,年轻人才最应该补补。”
(ex){}&/ 陈老太太叹气说道:“这嫁到大户人家和娶个大户人家可是不一样,有了娘家撑腰,多少也有些底气。可娶了个大户人家的女子,你就多言语一句,也能闹得家底朝天,那云小姐还无父无母,只得靠着方家,若是往后了想,怕是不得当啊…”
陈氏也明白这些道理,陈子瑶嫁给张家是张家有意想要结亲家,可这方家可是不如张家那般是个善人。
正担忧着,老太太拍着她手打断了她的思绪,悄声笑道:“我跟你三房嫂嫂物色这镇上适龄的人家时,还偷偷留意了几家给苓儿留着呢,要不这几日你也相看相看?”
陈家也起了心思,如今刘子苓跟着刘大跑草药生意,倒也是稳重了起来。
自己也是含蓄的提了几次,至今都问不出阿芝之前口中苓儿的心上人是谁。
这时间久了自然也问腻了,干脆也不再问这些,省的每次刘子苓都要躲着自己走。
“自然是甚好,就是不知如何相看?”陈氏问出声,心想若是直接去人家姑娘家相看总归有些不符。
陈老太太嗔道:“马上就是九月初九了啊!”
九月初九,重阳节,登高插茱萸免灾。
他们这一带也流行去祭祖拜佛烧香,届时人们会出门聚到一起,品菊花酒和吃重阳糕。
那些女眷大多也会出门,而今年比着以往更不同,是镇上的大祭,听闻陈子瑶带来的消息,那几个员外早已悄悄准备好了今年要搞得喜庆一些。
陈氏两手相拍,恍然大悟:“瞧我这脑子!竟是没想到这出!那岂不是就近了。”
他们之前没搬来镇上时大多都是在村里过的,也就是街坊邻居会互送一些酿好的酒和简单的糕点。
再后来搬来刘大刘子苓两人常是忙,也就她和刘兰芝两人简单过了节日。
如今被老太太一提,心里立马想了起来。
她连忙起身,说道:“不行,我要去给苓儿做两件合身的衣服,万一那日哪家姑娘就瞧上了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