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员外不说话,一直翘首以望期盼从郑员外嘴里听到不同回答的魏郎中,可是急坏了。
亩产千斤这件事关系着工业派在北方五州府的支点布局。
也关系着东林党能不能把工业派死死的压制在顺天府,慢慢磨死工业派的工业革命。
还关系着他魏郎中的前途,几个月前他在朝堂上可是说了一句,只要可以亩产千斤就让密云知县兼任整饬密云兵备道的狂言。
当时敢那么大言不惭的说出那番狂言,满朝的东林党官员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的地方,那是因为一亩地不可能亩产千斤。
亩产二百斤,是常识,是千百年来形成的一种根深蒂固定律。
谁能想到,朱舜居然真的可以改变这个定律。
直到现在了魏郎中还是不敢相信,思绪不停的飞快旋转,思索着对策,怎么也想不出一个解决的办法。
毕竟定律是朱舜改变的,稻谷也是工业派收割的。
魏郎中黯淡的眼睛,突然恢复了活力,给自己找到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皇上,这亩稻谷是工业派收割的,臣信不过”
还没说完,马士英认真的看向了魏郎中。
脸上看起来很镇定的魏郎中,只是被马士英看了一眼,浑身一激灵,头皮发麻,立即补了一句:“当然,臣在收割的过程中,希望还是由大公无私的士英先生亲自勘察。”
崇祯坐在高台上注意到了老宰辅冯铨的情绪变化,心里好笑的同时,还有些意犹未尽。
正想着怎么才能让东林党继续震惊,好嘛,这个魏郎中主动送上门了。
崇祯还没递给王承恩一个眼神,这位也有些意犹未尽的东厂督公,及时的传达了皇上的意思:“就由魏郎中和身边的几位同僚亲自去收割稻谷。”
魏郎中忍不住抚须笑了,很为自己的急智感到钦佩,难怪自己能够坐上一司郎中的高位,这份急智说上一句国士之才也不为过了。
东林党人再一次松了一口气。
一些东林党官员这个时候还不忘争权夺利,暗恼自己怎么没想起这茬,要不然立功的那人就是自身了。
(ex){}&/ 魏郎中郑员外等东林党官员只在稻田里割出了一小片空地,还不到一亩地一半的一半,前方还有大片沉甸甸的稻穗没收割。
马士英瞧见信任他的魏郎中停在原地不走了,善意的提醒了一句:“还有两炷香时间就要傍晚了,魏郎中抓紧时间还能回家吃口热饭。”
热饭?
怕不是断头饭。
此时此刻的魏郎中哪里还有半点的笑容温和,国士之风,恨不得抽自己一巴掌。
老老实实的站在谷场里装死多好,干嘛非要出来找死。
现在彻底完了,不仅没有挽救岌岌可危的地位,嗯,也不用挽救了,过了今天能不能继续在官场待着都是个问题了。
崇祯和东厂督公王承恩从头看到尾,从淡定从容郑员外的颓然,老宰辅冯铨的情绪失控,再到这个很能装相的魏郎中僵在原地。
心里足足大呼痛快了三次。
亩产千斤这个大坑,真是个好坑!
大明天子和东厂督公彻底痛快了,心里舒爽的都不想离开谷场了,甚至差点高呼一声拿酒来。
不过只能想想,以他们的身份哪里能说出口,有失威仪。
崇祯和东厂督公不能说拿酒来,有一个人却是没有任何的忌讳。
大明帝师孙承宗。
孙承宗心里也是不相信违背常识的亩产千斤,但他却想看看屡次创造奇迹的朱舜,这次会给大明带来怎么样的惊喜。
崇祯坐着銮驾前往密云县,老当益壮的孙承宗拒绝了长子送来的一顶轿子,骑上一匹辽东大马策马奔腾而去。
孙承宗过去只是听说了飞梭织布机、大明蒸汽机、蒸汽磨坊这些新式机械怎么扭转了乾坤,怎么把东林党和晋商坑成了泪人。
今天亲眼看见了。
因为东林党的弹劾只能憋屈回到京城的孙帝师,这些年的憋屈一扫而空,红光满面的放声大笑了一声。
“拿酒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