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朱樉在正厅等待的时间不久,诸葛正雄和刘琏就齐齐到来。
“大王。”
“让你们来,是让你们帮本王分析一下北平的战事。”
朱樉直接道出缘由,然后转身去拿朱标写给自己的家信。
“嗯!不见了?”
“你们先坐,等一下。”
朱樉让诸葛正雄和刘琏入座喝茶,转而对门外的侍卫道。
“马上去赵王妃那里,将本王的家书送来。”
诸葛正雄和刘琏听后,对视一眼。
家书?王妃?
赵敏提出让诸葛正雄和刘琏为朱樉参考,又故意带走家信。就是要告诉两人,需要怎么做心里需有数。
朱樉坐下简单和两人说了一下,是朱标给他的来信,以及信里面提起的内容。
说是简单一提,结果朱樉几乎是将信中内容给背了下来。
以两人的智商,很快就明白。这就是皇上的意思,不过是让太子代笔。
不过两人没有发表意见,而是要得看过原件。
这就是文人,这就是拥有智慧之人。他们不会轻易做出判断。
好在侍卫回来的很快,并没有让朱樉一个人继续表演独角戏。
“交给诸葛军师。”
诸葛正雄接过,打开一看。果然和朱樉说的一样。
随后诸葛正雄递给刘琏,刘琏看后也是点点头。
“怎么样,你们认为本王该如何应对?是否按照太子所言?还是该继续出兵山西?”
诸葛正雄先是看了刘琏一眼,刘琏对他点头。
诸葛正雄便对朱樉道:“大王,恕臣不能同意大王出兵山西。”
“嗯!”
朱樉白了诸葛正雄一眼。
诸葛正雄立马接口。他可是知道朱樉讨厌说话留一半。
“大王,北平战事已经过去一月。后续传来的情报显示,蒙古人并没有大军压境。北平战事以北平卫所官兵就足以面对。”
“而且从太子的信件能看出,皇上的意思也是不想扩大战事。更加不想让大王参与。”
(ex){}&/ 赵敏不是善茬,说她最毒妇人心并不为过。
吐蕃陕西卫所被偷袭一事,以诸葛正雄自己收集的情报来分析。
这应该是赵敏为了打断邓王妃伸向军队的手,不惜以上万将士的性命来进行的警告。
想到这些,诸葛正雄心里不由一紧。被赵敏惦记上,必定没有好果子吃。在西北,赵敏已经是只手遮天的存在了。惹她,真是自找不痛快。
见诸葛正雄沉默,朱樉不好再问他。毕竟刚刚才吼了人家一顿,自己还是要脸的。
“刘先生,本王真的不能动吗?”
刘琏也明白赵敏的警告,也知道赵敏在西北的话语权。
刘琏到不是怕赵敏。他只是想待在朱樉身边辅助朱樉,为其出谋划策。就算赵敏想动自己,也是不敢在朱樉眼皮底下。
对自己的人身安全十分自信的刘琏,却是也不同意。
“大王,稳定才能发展。战争只是最后的手段。我西安现在有很多事情需要大王去做。”
“吐蕃,河西都是从蒙古人手中得来。以现在这两个广大地区极不稳定的情况来看。蒙古人能给大王,大王难道不明白,他们就是为了将大王,将我大明拖入两大泥潭。”
刘琏说这话,甚至是痛心疾首。
朱樉连自己的本职工作都没有做好,居然还惦记出兵山西。
朱樉是秦王,是大明数千里西北边疆,上千万百姓的守护神。
在刘琏看来,朱樉现在最应该做的就是按照太子的手书。尽量是保持与蒙古人的和善关系,先将吐蕃和河西彻底稳定,防备蒙古人的突袭才是正路。
说的不好听,现在河西,吐蕃牵扯着陕西一半以上兵力。陕西的防守是漏洞百出,人家蒙古人现在不来打陕西已经是谢天谢地。认不清形势的人,终究要吃大亏。
当然,作为朱樉的谋士。刘琏明白自己就是要随时提醒朱樉,以免朱樉头脑发热做出错误的决定的人。
至于诸葛正雄,在刘琏心里。他是一个做事留一线,瞻前顾后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