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樉走了,一路畅通无阻的离开了南京城。
监视朱樉的官军,没有等来皇上的命令,动也未动。
朱元璋不是不想留下朱樉。可是看到西安送来的奏折后,他改变了主意。
原本李文忠在西安就是独木难支。朱元璋让李文忠,协助朱樉进兵吐蕃的军队有十万人。
加上陕西的卫所官军,控制着吐蕃境内的重要城池关隘是没有任何问题。
可如今吐蕃兵败,伤亡万人。这下吐蕃的变数就有些大了。
具体怎么兵败,消息上也没有说的很明确。只说轻信上当。
没有那个指挥使,在战场上会轻信其他人。哪怕是盟军,也要有所顾忌。这是作为一个卫所指挥使所必须要学会的军事经念。
战场上有没有真的盟友,并不能确定。反戈一击在历史上比比皆是。
以朱元璋看来,事情恐怕没有那么简单。
能让两个卫所指挥使轻信被偷袭,恐怕是陕西出了内贼。
既然是陕西高层的问题,朱元璋决定放朱樉回去。
对朱樉在陕西的举动,朱元璋心里比谁都清楚。
有朱樉在西安,西北就乱不了。
下这样的决定,是朱元璋自己的分析。他的分析取决于手下的文臣武将们。
争权夺利,扩大自己在大明的影响力。没有关系。毕竟都是同甘共苦过的袍泽。
可把将士的性命作为争夺权利的代价,朱元璋就不能容忍。
这次吐蕃事件,偏偏两位指挥使都战死!这已经踩到了朱元璋的红线。
“来人。让云总管来一趟。”
朱元璋要查清楚,两位指挥使是那方的实力。一旦确认是内部矛盾造成的,那就借此机会动手吧!
朱元璋动手,已经是徘徊良久。
他也是忌惮身后名。他不想自己在史书上,留下一个鸟尽弓藏的骂名。
可忍无可忍,就无须再忍了。
文官集团已经把持着大明行政机构,武将集团又在清洗竞争势力。
长此以往,大明肯定大乱。
“摆驾皇后宫。”
不在犹豫后,朱元璋需要去到马皇后那里寻求支持。
(ex){}&/ 可护卫摸出秦王府亲兵令牌后,这商人大吃一惊。
“大王到了南京?”
亲兵点头后,商人提供的就不是一艘商船了。
为了让朱樉的亲兵都能坐上船,他临时调度了三艘。
当商人见到朱樉后,立马就跪了。而朱樉笑着表示感谢。
正站在船头,打算来个满江红的朱樉。已经运量好的情绪,突然被很大一个喊自己的声音打断。
“王爷,是贫道。”
坐着快船,正逼近朱樉大船上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张真人。
不需要朱樉下令放慢速度,快船就能靠近商船。
张真人喊朱樉,是因为有弓弩正对准他坐的小船。
“别放箭,这是武当的老道士。”
朱樉见到张真人,连忙下令。
等张真人以漂亮的踏水登船后,朱樉问道。
“你怎么会在这里?”
张真人这时埋怨道:“王爷走了也不和贫道告别,让贫道真是好追了一段时间。”
朱樉愣愣的看着张真人,然后又指了指自己。
“你老追我?”
张真人点头,说道。
“不错,贫道还有疑惑要向王爷请教。又正好要去西安,刚好可以与王爷同行。”
朱樉无语了。他对张真人说道。
“如果真人还想问佛本是道,那您老还是免开尊口。”
朱樉说完,就不在理会他。而是再次来到船头,重新运量情绪。
“王爷这是在练功?”
张真人很不自觉的靠上前。他见朱樉在深呼吸,甩了两次头。不由疑惑的开口问道。
“您老什么眼神?本王这是为赋诗一首做准备。”
张真人点头,又摇头。
“老道也见过不少诗人,只是没有见过他们赋诗之前像王爷一样。”
“这是本王的独家秘籍,只有这样,本王才能做出好诗词。”
朱樉没好气的说道。
“老道,你能不能安静一会儿。本王正在思考,明白吗?”
张真人点头,看朱樉这认真的模样。还真是要来两首的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