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因帖木儿的想法,在朱樉看来就是过于执着了。
还有,在他心里,赵敏嫁给自己难道还委屈了她?
她这个二哥脱因帖木儿,尽然如此不看好自己。
看向巴雅尔,朱樉不明白他是不是故意。还是他们蒙古人就是这个德行。
当面说别人的不是,应该是他们的豪爽天性所决定的。
“本王明白了。”
说完,朱樉就准备去休息了。一路从西安来到南京,朱樉还真没有好好睡上一觉。
“明白了?”
还在等待朱樉下文的巴雅尔,愣愣看着朱樉出了主殿。
明白了。那结果呢?你的打算呢?
自上次被朱樉下令抓起来后,巴雅尔就收敛了很多。虽然时不时也要顶一顶朱樉,可大部分时间还是尊重朱樉。
而这次来南京的一路,巴雅尔就全部按照朱樉的意志在做事。
朱樉离开,他也只能面露无奈。
南京城
花了几日时间将南京重走一回。朱樉来到了秦淮河。
秦淮河不愧是南京繁华所在。这里的船只川流不息,船工抛洒汗水的行为,或许代表着大明人生生不息的精神。
只是还没有后来秦淮八艳等人物的百花齐放。如今的秦淮河上,不是官船就是商船还有少部分民船。他们做的,也不是寻花斗艳,诗词鉴赏。
他们正在为大明和自己的明天,有一个好日子奋斗。
“从这里,通过水运可以到达西安?”
朱樉对身边的巴雅尔问道。虽然知道有大运河存在,朱樉还是问出这个问题。
大运河,自七百多年前,公元606年隋炀帝杨广下令修建大运河后。这条连接中原南北的大动脉,可称为千年功勋的巨大工程。也葬送了大隋王朝。
或许有人会认为,杨广是因为好大喜功。也有说他“种柳开河为胜游”。
但朱樉认为,修建宫殿或者行圆可以看做是为了自己。
可劳民伤财,做无用功会是为他自己?
大量征集民夫,给百姓赋税加重造成的动荡,他们又不是不知道。
(ex){}&/ 官方的态度暧昧,既不支持,也不反对。任由市场的变化。
作为应对官方的态度。商人或是为参与到商业发展中的普通百姓,都会自觉到官府上缴商税。
能造成这种主动的原因,还是大家因为商业有利可图。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在没有彻底明确朝廷的的政策之前。谁也不想因为偷税漏税,让朝廷再次将商业的窗口关上。
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想法。很多百姓还是贪图小利的,自己到手的钱财总是不愿上缴。
百姓不上缴无所谓。因为商人们会在交易中,将他们所需要上缴的税收替官府代扣。
当然,促成这一系列商业管理制度的人,正是朱樉。
作为秦王的朱樉,也不需要他实施方案。他只需要提出方案就行。
朱樉脑袋一热,想出的各种政策。直到现在,下面的官员们还没有让他失望过。
能达成这样高效的效率。还是因为他们紧紧团结在朱樉周围。
以朱樉为中心,拧成一股绳后的力量。爆发的威力让人心惊。
其实中原历来团结起来的力量都能逆天。
只是内部的争议,矛盾。无法妥善处理,才让内战爆发。
自己人打自己人,最后往往便宜了外人。
“那边为何士兵这么多?”
秦淮河对岸,突然出现一大群士兵正在排队上船的场景。立刻吸引了朱樉的目光。
“还越来越多?”
朱樉再次开口。
巴雅尔只能对朱樉报以苦笑。
如今整个南京都传遍的消息,朱樉尽然还不知道。
“问你话?”
朱樉转头瞪了一眼巴雅尔。
“大王在宫中没有听到消息吗?”
巴雅尔先问了一句。结果招来朱樉的白眼。
“皇帝已经下令,由颖川侯傅友德为征南将军,蓝玉,沐英为左右副将军。率步骑合计三十万征云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