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在诸夏当大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百二十四章天生高产的神种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八百二十四章天生高产的神种

    为了赶时间,南荒大部分国君、公子、国相都没有讲究排场,没有军队随行保护,大多数只是随身带来炼气士强者护送,马不停蹄,匆匆赶往熙都。

    姚云给了三天期限,然而第二天傍晚南荒各国便悉数抵达熙国境内,在熙国军队的保护下,南荒各国国君提前赶到熙都。

    说起来,南荒不少诸侯国离熙国较远,三天赶来时间紧张,免不了一路施展秘术或是骑乘凶兽辛劳赶路。

    这一路赶下来,即便对于跑生活的商贾来说都颇为不易,更何况平日里养尊处优的各国王室贵人。

    然而,这一次,各国国君、公子心中却没有丝毫怨言,反而甘之如饴。

    熙国新品种的庄稼他们不清楚,可是一年两熟、产量奇高的膏稻他们却是眼前见证了,眼下第二波膏稻成熟,正是求购种子的时候,这时候谁不上赶着来,那就真的是昏聩无能。

    事实上,还真有几个国家没有来,姚云也没有在意。

    是别人求他,不是他求别人。

    等到明年春天播种,大家种上了一年两熟的膏稻,那些不上道的诸侯后悔也来不及。

    君不见与熙国势同水火的楚侯、出云伯这时候都屁颠屁颠赶来熙都,对着姚云寒暄讨好,极尽巴结之能事。

    出云伯:“熙侯,南荒诸国国君来的差不多了,是不是可以去看看膏稻了,不知下半年熙国耕种了多少暮膏稻呵呵呵呵~”

    楚侯:“出云伯~现在要喊方伯了,你怎么回事。”

    出云伯懊恼道:“哦哦~孤一时改不过来,还请方伯见谅,孤对方伯那是钦佩不已,有方伯照应我们,赐下良种,日后南荒百姓日子肯定越来越红火,再无饥饿。”

    吴侯:“说的好,熙侯胸怀天下,心系百姓,这份气度与胸襟,~熙侯不愧是仁德圣君帝熙之后,孤佩服!”

    越侯:“”

    吴楚越、出云四国国君一见到姚云,四人态度迥然,对着姚云一阵恭维,说好话,态度之谦卑友好,令人咋舌。

    若是前几年,南荒四位最有权势的国君恭维讨好,姚云怕是早就飘飘然,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可是眼下,姚云却是极其坦然。

    四位国君无非就是先前交恶于他,担心他在膏稻种子上蓄意为难、打压。

    (ex){}&/  怀着出云伯一样心思的诸侯不在少数,看着上半年刚刚收获一茬的地里又是硕果累累,一片丰收气象,所有人脸上满怀希望,憧憬来年他们国家也能复制这份盛景。

    一时间,南荒一众国君齐刷刷望向姚云,目光灼灼,炽热无比:

    “熙侯,无论多少钱,还请卖予我。”

    姚云原本优哉游哉地看着农夫、军中将士们收割稻子,一转头,这才发现各国国君目光炽热,就像是饿疯的野狼一般。

    南荒各国国君对膏稻种子感兴趣,姚云自然乐的如此。

    不过膏稻并不是在什么地方都能亩产五六石。

    在熙国可以,南荒其他地方就不一定了。

    因此,姚云不得不给一众国君泼一盆冷水了。

    “诸位国君,膏稻种子卖于你们自然没有问题,不过孤话说在,并不是什么地方的膏稻都能亩产五六石,孤这里能高产,可是你们若是带回去也许只能亩产三四石,甚至两三石,膏稻并非高产的品种,事实上他与寻常稻种相差无几。”

    “这”

    一众国君听闻此言,兴奋之色顿时消失大半,一个个显露沉思。

    这时候楚侯站出来道:“熙侯,若是我们购买当康金壤不知能否向熙国一样亩产五六石?”

    姚云摇头:“用了当康金壤产量自然大增,不过施肥只是一方面,想要粮食高产,深耕灌溉,施肥除草、除虫日照等等缺一不可,孤大兴水利灌溉,国中百姓擅长耕种,这才有平均亩产五六石。”

    一众国君闻言苦笑不已,羡慕不已。

    谁都知道水利兴国,可是修渠建坝劳民伤财,百姓难以承受繁重徭役,他们家底没有熙国厚实,只能循序渐进。

    吴侯叹息一声,感慨道:“即便亩产两三石,可是一年两熟,相比起往年,粮食产量也翻倍了,已经足够了,不是谁都能向熙国庄稼这般高产!”

    越侯深以为然点点头:“嗯,的确是这个理,凡间哪有天生高产的神种,知足了,知足了!”

    “越侯,此言差矣,你怎知凡间没有天生高产的神种?”这时候,姚云站了出来,自信从容。

    “熙侯,你见过?”

    “不,孤种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