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惺忪岁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章 你的名字?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时间如白驹过隙,一转眼就是下午,在发呆与思绪中,李不言度过了难熬的白天上课时间,最后一节课下课后,李不言和肖打扫完卫生,不慌不忙的收拾着东西,准备回家。

    “李不言,有人找。”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声。

    “言哥儿”肖扬朝着李不言身后努了努嘴。

    看见肖扬的提醒,李不言慢慢转身回过头望去,一个身穿淮中学校服的少女俏生生的站在李不言的身后。她秀美的娥眉微微的蹙着,长长的睫毛一眨一眨的,明亮的眸子闪烁如天上的繁星,最让人着迷的是温柔迷人的面容上有两个浅浅的小酒窝,薄薄的嘴唇轻轻抿着,一根长长的马尾辫直垂腰际,蓝白相间的校服穿在她身上有一种别样的美感,李不言从未见过有人将校服穿的那么好看的。

    少女双手紧紧攥着衣袖,脸蛋微红,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李不言前世见到的美女也算不少,却没有见过有如此气质出众的少女,那种特有的江南水乡的女子的温婉气韵在她这个小小的年纪就初步展现,李不言不禁暗暗的失神。

    李不言很快就回过神来,礼貌的开口问道:“同学,你有什么事吗?”

    “你是李不言同学吗?”少女说话的声音很温柔,如涓涓细流一般。

    李不言听得浑身一阵激灵,少女的声温婉动人,和后世的声优比起来也不逞多让,李不言轻轻的点了点头。“我是李不言。”

    “我是周老师班的学生,周老师叫你放学后去她办公室,见放学了你还没来,特地叫我来叫你。”少女解释道,语气中带着些羞涩。

    “嗯,行,我收拾完东西就去,谢谢你了,同学。”李不言拍了拍额头,差点忘记了这茬事。

    少女点了点头,转真就要往教室门口走去。

    李不言看着即将走出教室门口的少女,忽然想到什么,喊道:“同学,请等一下。”

    少女转过头来,疑惑的问道:“还有什么事吗?”

    李不言尴尬的摸了摸鼻子,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这周老师的办公室我不太熟,你能带我去一趟吗?”

    少女一愣,这人连任课老师办公室在哪都不知道,也不知道平时怎么学习的,轻声说道:”刚好我也要去周老师办公,你跟我一起走吧。”

    李不言点了点头,连忙将桌上的剩下的几本书塞进书包,将书包拉链拉好。

    李不言对着肖扬耸了耸肩,对不能一起回家表示抱歉。

    肖扬轻轻的拍了拍李不言的肩膀,一脸同情的样子,对李不言这一去是否能回表示担忧。

    李不言看着肖扬一脸欠揍的样子,真想一脚踹在他的屁股上,但看见少女还在门口等待,也懒得搭理肖扬,于是就拎起书包向在门口等着的女生走去。

    前世的时候,李不言是属于那种最容易被遗忘的学生,成绩不上不下,不会像好学生一样深得老师的喜爱,也不会像调皮捣蛋的学生一样,惹人烦恼。在性格上也属于比较内向的那种,不爱与人交流,永远一副别人欠他五百块钱的样子,所以班上的同学相处下来就认识那么几个。在李不言的记忆中自己从未有被老师叫到办公室的经历,可能是因为自己不需要老师操心吧。

    李不言所在临淮二中是一所初级中学,初一在西区,而初二与初三在东区,东区与西区之间则是一个巨大的操场。初二和初三共用一个教学楼,初二在教学楼的一二层,初三在教学楼的三四层。初三年级有一共有16个班级,教学楼呈东西走向,因为一层楼有8个教室,所以李不言所在的初三(8)班,四楼的最西面的角落上。因为学生众多,教室也不少,临淮二中的老师有一栋独立的教师办公楼,办公楼的每一层都有两条长长的走廊与教学楼相连。

    李不言单肩背着书包,落后女孩半个身位,安静的跟着女孩,长长的走廊里只有三三两两的离校学生。夕阳从身后洒下落日的余晖,拉长了两人的身影。

    李不言跟着女孩,穿过长长的走廊,来到一个木制的办公室门口,门牌上面挂着:班主任办公室。李不言心中有些疑惑,周梅是化学老师,应该带我去化学组老师办公室,怎么来到了班主任办公室。虽然疑惑,但是李不言也不是好奇宝宝,会盯着人问个不停。

    少女站在门口,轻轻的叩击着木门”笃笃“。过了几秒钟,办公室传来一声熟悉而严肃的声音:“请进。”

    李不言有些忐忑地跟着少女进了办公室门口,办公室不大,却摆放了四张办公桌,有三张办工桌上的东西被收拾得整整齐齐,只留下空空的椅子,显然是老师们已经下班走了。而最里面靠近窗户的办公桌前,坐着一个40多岁的女老师,眉头紧蹙,满脸严肃的盯着,抓在手里的如成绩单一样的一张纸,这人不是周梅还能是谁。

    少女脚步轻盈地走到周梅的办公桌旁边,轻声的说道:“周老师,我把(8)班的李不言同学带来了。”

    周梅点了点头,头也没抬,“你们俩自己找凳子坐。”说完,继续盯着眼前的纸张。

    李不言也不拘谨,从角落搬了两张方凳,用洗手盆旁边的抹布将凳面擦干净。少女对李不言感激的点了点头,李不言微笑示意不用,两人悉数落座后,周梅才放下手中的纸张,紧紧的盯着李不言。

    “李不言”周梅突然冲着李不言喊道,声音严肃而又突然。

    作为一个有拥有两世生命,加起来一共有四十多岁灵魂的李不言,仍然被周梅盯得有些坐立不安。“老师,我在。”李不言硬着头皮答道。

    周梅拿起刚才的一张纸缓缓念到:“初三化学第一次月考65分、第二次月考70分、期中考试63分、第三次月考62分、第四次月考60、期末考试63分、一模考试65分你化学成绩倒是挺稳定啊。”周梅盯着李不言,推了推眼镜框。

    还不等李不言有所反应,周梅从旁边的一堆纸里面拿出拿出一张满分的默写纸和一张九十五分的默写纸,正是李不言和肖扬今天默写化学方程式。

    周梅将表格和默写纸推到李不言的面前,一脸冷漠的盯着李不言,缓缓的开口道:“平时默写你们俩总是五六十分,今天是班上默写的最好。上课的时候说的方程式,有不少都涉及到高中的,甚至连离子换算都会,平时考试却勉勉强强及格,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周梅那一双凌厉的眼睛仿佛如鹰眼一般,透过镜片直视李不言的双眸,手指在桌面上轻轻的叩击着。

    李不言被盯的寒毛都倒竖起来了,急忙低下头躲开周梅的目光,心中暗道:不好,装逼装大了,一下子变化那么大,不被周梅发现才怪了。不过现在也不是想这些的时候,李不言大脑飞速转动着,思索着该如何解释。

    “周老师,其实我是重生而来的,早就学过到高中的化学,你信吗?”李不言腆着脸,尴尬的笑道。

    这孩子平时安安静静、老老实实的,现在却在跟自己打马虎眼。周梅瞪了李不言一眼,叫他放老实点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了。边上的少女噗哧轻笑了一声,似乎被李不言无厘头的话逗笑了。

    李不言也很是无奈,怎么自己说实话,却总不被相信。收起笑容,一脸真挚的看着周梅。“老师,你曾经不是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吗。我曾经是不太爱学习,老师你别骂我,那时对化学是真的不感兴趣。初三寒假,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见了领居家姐姐高中的化学竞赛题目,那种化学变化的魔力让我深深着迷,因为化学成绩特别好,我一有空就去找她请教,不知不觉就了解不少的知识点。”

    李不言的话半真半假,加上一脸认真的模样,周梅虽然有些将信将疑,但这说法似乎还算说得过去,也没有去深究。“你说你对高中的化学竞赛题目很感兴趣是吗?”

    李不言见周梅没有刨根问底,轻轻舒了一口气,点了点头。

    周梅没有回答,从抽屉里拿出了两张试题纸,分发给李不言和旁边的少女。李不言瞥了一眼,纸上印着同样的化学试题。周梅眼神中有些期待,对着少女和李不言说道:“你们做做看。”

    李不言拿起纸张,迅速浏览了一遍。发现这些题目大多已经超出初中化学的范畴了,而且比起平常的考试更加灵活,里面含了大量的运算。李不言再看向少女时,发现少女已经动笔在草稿纸上的演算起来了。李不言随即抓起桌上的笔,在纸上迅速解答起来。

    大约过了20分钟左右,两人几乎同时停笔。两人把答好的试题纸交给周梅,周梅迅速在两人的答题纸上批阅起来。几分钟之后,李不言拿到了自己的试题纸,发现错了一个填空题,李不言仔细查看了下,错误出在计算上面。看向少女的试题纸时,发现竟然是全对,李不言不禁有些愕然。

    周梅双手合十,将桌上的茶水端起来,轻轻喝了口,关切地看着李不言,微笑着开口说道:“想好考哪所高中了吗?”

    李不言心中顿生警觉:这今天是太阳打西边出来啊,这周老虎怎么突然关心起人来了。换做以前,李不言对于自己能上哪所高中学习是无所谓的,但是经历过这些年社会的摔打,他也渐渐改变了这种想法。

    静静地想了一会儿,李不言盯着周梅,郑重而坚定的说道:“周老师,我想考庆陵中学。”既然让我再活一次要上当然就要上最好的。

    庆陵中学,是庆陵市最好的中学,没有之一。作为庆陵最好的中学,庆陵中学入选了全国百大中学之一,和金陵的金陵外国语高级中学和金陵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比起来,也不逞多让。每年考上华夏国最高两座学府的人不在少数,曾经出过好几个南苏省高考状元。只要你进了这所高中,那么名牌大学的大门基本上就为你敞开了一半。

    临淮市作为庆陵市管辖的县级市,在九几年时撤县改市。在李不言前世的记忆中,在李不言上大学那会儿,临淮市撤市改区,并入到庆陵市区,当然这都是后话。

    周梅有些被吓了一跳,神情有些愕然。不过凭着优秀的专业素养和心理素质,周梅很快将惊愕的深情神情收了起来。周梅本以为李不言会选择临淮的几所高中的一所,李不言的选择有些出乎周梅的意料。坐在一旁的少女,抬头看了李不言一眼,神色中一亮,然后又将头低了下去,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周梅又拿起了一张纸,紧盯着纸上的内容,眉头微蹙。“李不言,临淮市初三第一次模拟,总分456。除了语文成绩和历史成绩超过70分,其他的都在六十分左右。你这分数不说上公办普通高中,就是进临淮的私立高中,不努力的话,也很危险。”李不言知道周梅是顾及他的面子,没有说太过分的话。凭借一模的成绩,李不言压根就上不了高中,能上个中专就不错了。

    南苏省的中考是由南苏省的各市教育局命题,所以庆陵市的学生的中考由庆陵市教育局命题。庆陵的中考总分为700分制,一般上一所普通的公办高中需要540多分,上私立的高中也需要500分出头,而最好的庆陵中学则最少需要考到640分左右。前世的李不言,中考超常发挥,没错,你没有听错,是发挥超常,踩着中考公办高中的分数线进入了临淮四中。

    坐在旁边安静听两人对话的少女,悄悄打量着正襟危坐的李不言,心中有些好奇:也不知道这家伙哪里来的勇气。

    在职场混迹了那么多年的李不言,眼睛是出奇的好使,周梅眼神中一晃而过的惊讶诧异,还是被李不言捕捉到了。李不言也知道凭现在自己的成绩要考上庆陵中学无异于痴人说梦。不过自己也不是前世的李不言,他现在的不仅有着远超同龄人的知识储备量,而且知道未来事情发生走向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

    “周老师,我一直相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你这句话我一直深深记在脑海中。没错,我前一段时间的学习是有些不理想,可是现在的我不是以前的我,现在我有目标,有对学习充满着兴趣。还有三个多月的时间,我相信只要我肯去努力,奋力一搏没有什么事情是做不到的。庆陵中学是很难,是无数庆陵孩子的梦想,我毫不例外的也是其中之一。追逐梦想的不正是我们这代年轻人需要去做的吗?我相信出发,永远是最有意义的事情,只要认为对了去做就是了,在最美好的年华里我们不应该勇敢吗?即使最后失败了,我也不会后悔,毕竟我勇敢的为现在的梦想努力过。“这一番话李不言说的是情真意切,差点把自己都感动得哭了,前世看过的那么多心灵鸡汤终于派上了用场,期间还不忘记拍周梅的马屁。

    看着李不言动容样子,周梅内心也有些不平静,平时都是自己鼓励学生,现在怎么反而被学生的一席话感动了,不过自己怎么不记得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少女注视着李不言,神情有些发愣:原来他是这么想的。

    “有梦想有追求是好事,老师也很支持你。不过考庆陵中学真的不是那么容易的,以你现在的成绩,在三个月时间进步200分,难度不是一般的大。现在有一条捷径,你愿不愿意尝试一下?”周梅毕竟不是初入社会的少男少女,平静下来客观的分析道。

    李不言点了点头:“愿闻其详。“

    周梅从抽屉里拿出一份文件递给李不言:“这是南苏省初中生化学竞赛通知和表明表,如果在比赛中拿到不错的名称,甚至进入代表南苏省参加全国初中生的化学竞赛,被特招入庆陵中学也是有可能的,刚好我这里有还剩下一个名额。”说完周梅平静地端起桌上的茶浅浅的抿了一口。

    听完,李不言陷入了沉思,李不言有些感动。他不是班里的尖子生,和周梅几乎就没有什么交流,连周梅的办公室门打哪里开都不知道。一个副课老师听了他一席话就把一个竞赛名额让给自己,不得令人动容。片刻,李不言抬起头望着周梅,真诚的说道:“谢谢您,周老师,你好意我心领了,但我拒绝参加。”

    周梅疑惑道:“为什么?你化学天赋不错,就你的情况来说,如果在竞赛中取得不错的成绩,走特招,比走中考的优势要大很多。”周梅苦口婆心的地分析着。

    “周老师,谢谢你的好意。首先我没有经历过系统的化学竞赛知识学习,真要去参加比赛,怕是会输的很惨。能参加这样竞赛的学生想必不会太差,您没有必要把机会浪费在我的身上。”只有李不言自己才知道,自己现在的化学知识大多源于上辈子的学习,自己在竞赛方面没有太大的优势。

    “行了,这件事没得商量,不参加也得参加。至于学习化学竞赛的知识,每天你俩下午放学后都来我办公室,我给你们俩补习,如果没有其他事你们就先回去吧。”周梅恢复了以往的强权,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说完头也不抬,对着两人摆了摆手。

    李不言意看了看身边的少女,发现少女也正盯着他,少女看着李不言在看自己,浅浅一笑以示回应。这甜甜的笑容像盛满了馥郁的佳酿,令人感觉如沐春风,看得李不言有点心神陶醉。少女发现李不言的眼睛直勾勾的盯着自己,雪白的脸蛋染上一层红晕,轻轻地低下了头。这时李不言才回过神来,不好意思的摸了摸脑袋。

    与周梅道别,出了办公室,穿过长长的走廊,这是校园里几乎没有什么人了。两人像是心有灵犀似的一句话也不说,仿佛还沉浸在刚才的尴尬当中。

    外面天已经黑了,昏暗的路灯下,校园显得十分静谧,不知不觉两人已经走到校门口。正要分别时,李不言叫住少女:“同学,今天谢谢你了,以后的学习还请多多关照。”

    少女轻轻的笑了笑,点了点,没有说话。

    “对了,还不知道你叫什么呢!”李不言面色有些发窘,挠了挠脑袋,也不知道为什么本应该口齿伶俐的他,在这个女孩面前却不知从何说起。

    少女望着李不言有些呆呆的表情,不禁轻声笑道:“我叫木藤清,记住咯。我要走了,再见!李不言同学。”

    望着见见远去的少女,李不言古井无波的心里,漾起了一阵阵涟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