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子
霜白满小径,枯枝描残影。星空廖寂,冬日的回首岭,美的像画。
在这极美的夜色,有一少年背着一大捆干柴缓慢的在山径上挪动,走的很是艰难,少年戒备前行。路上已经满是白霜,少年像是白霜间的一只蜗牛。月色皎洁,但毕竟不是白日,多是阴影模糊,少年不大,心中也尽是儿童间传说的妖魔鬼怪。满满的畏惧。
少年姓齐,名知理。小知理是回首岭英遗堂的孤儿。至于英遗堂,地如其名,是收养英雄遗留下的孩子的孤儿院。少年的父亲外出征战,最终回来的是半个头颅。从此少年便住进这英遗堂。每年的冬天,一位只有一只眼的叔叔,就会带着他的女儿看望小知礼,而今年,小女孩同样住进了这里。
回首岭是东来人的小镇,靠近边境,英雄多,遗孤也多。英雄太多了,记不住的就忘记了,忘记的,也就永远消逝了,遗孤们还活着,却也只能艰难的活着。
以前,是独眼龙叔叔照顾小知理,而今,就要小知理照顾小女孩了,齐知理,这点道理还是懂的。孤儿们住的是山洞,有前人走出后留下的,也有前人走了后留下的。
听说这英遗堂的山洞,原本是一群虫妖的居所,虫妖们时不时的下山抓几个东来人尝尝。后来勇士们不计牺牲的与虫妖搏斗,杀尽了虫子,勇士们死去很多。地上的血水汇集起来,染红下山的小溪。死了这么多的勇士,勇士的孩子还是要照顾起来的,回首岭的东来人本就贫苦,这虫妖们留下的山洞,便是那时最好的居住场所。据说,这就是英遗堂的前身。
春夏秋还好,天气温暖,这世界对这群孩子们还有一些温柔。但一到了冬天,冷,就是活着最大的敌人。每年冬天,总有人会冻死。
小姑娘李青青,抱着腿蹲坐在山洞的一角,齐知理背着木柴来到小姑娘的山洞,小姑娘目光呆滞,还没有适应自己的处境。在齐知理的记忆里,小姑娘都是那么活泼可爱,给他讲好多有些憨的笑话,给他带来很多好吃的,还有厚厚的冬衣。哪里有今天的样子!
齐知理不去打扰她,李青青需要自己好好的静一下,就像他自己刚到这里一样。终会适应,齐知理能做的,只是尽量为她烧热这山洞,在这冷酷的人间给她一丝温暖,一些活下去的可能。
生存不易,父母健在的孩子尚且有冻死的,更何况这些孤儿。
齐知理心里有些茫然,他不知道该怎么对青青说,悲伤可以,但在这英遗堂,真的没有多少时间悲伤,英遗堂是照顾战死英雄遗孤的地方,既然是英雄的遗孤,就要有英雄的样子,每天早上是要去演武场操练的,练习基本的武学走桩,没有去的人,是不给午饭的,至于早饭,如果昨天晚上你没有自己抓到些吃的,就不用吃了。初冬,小动物们在自己的洞穴中舒服的呆着,不管是储存下的野果还是脂肪,都有很多的盈余,不用冒着寒冷觅食,这让齐知理也无法抓些东西来充饥了。而英遗堂给的东西不多,齐知理身体又比较弱,又要被人抢走一部分,该怎么养活自己跟李青青呢?
齐知理将火堆在李青青旁点燃,就这样默默的守到天明。
“你去不去演武场?中午会有吃的。”齐知理揉了揉有些酸痛的腿,临近天明的时候,他还是睡着了,不过还好,烧了半夜的柴灰还是有些余温的,不至于 太冷。
李青青也睡着了,被齐知理唤醒,有些茫然的看着四周,然后她才意识到自己的父亲已经走了,悲哀重新回到了她的心头。李青青眼睛里含着泪水,怔怔的看着齐知理:“知理哥,我爹死了。”
齐知理不敢看李青青的眼睛,低下头,有些哽咽的说到:“我知道了,你先休息一会,我去演武场操练,中午给你拿些吃的回来。”
齐知理掉头离开,走过山洞的拐角之后,用衣衫把泪拂去。
齐知理身体虽然瘦弱,但在演武场上却十分认真的。英遗堂虽然有些不近人情,但武艺练好了是自己的。
这天中午,齐知理捧着满满的食物回到了山洞之中,姑娘吃过了来到英遗堂后的第一餐饭,齐知理看着姑娘吃,悄悄的咽下几口唾沫,可就咽下这几口唾沫的动作,扯到了脸上伤,疼的他抽动了几下嘴。
“知理哥,你也吃啊。”李青青见齐知理蹲坐在一旁,招呼道。
“我在演武场已经吃饱了,你吃就好。”齐知理有些慌张的摆着手说。
齐知理几乎没有撒过慌,在英遗堂这三年,话说的都很好,更何况是撒谎了。他只是努力的做好每一件事,拼命的活着。
“知理哥,下午,带我去演武场吧。”吃过东西,李青青有了些 生气。“行。”两人之间又有些沉默,齐知理不知道说什么。李青青低着头。
冬日的午后,还是美好的,相对于早上的清冷,阳光是有些人情的。齐知理带着李青青,在演武场上的一个小角上,齐知理将自己所知道的武桩步法讲给李青青,李青青认真的听着,认真的学。少年的年龄不大,少女也不比少年小,可一个像老师傅,一个像小徒弟。
演武场走桩是有好处的,石板之上,不知是谁踏出的脚印,将东来人的基础武桩踏进石板之中,齐知理最初就是按着这踏出的脚印走的。而今,李青青也用这印在石板中脚印磨炼着自己。
李青青收起悲哀,同齐知理到远山上砍从柴,看捕兽套中有没有抓住小的野兽,顺便又做了几个套子。晚归的山径上,少男少女忘却了忧愁,借着落日的余晖归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