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对于手下踌躇不定左右为难的境况,郝融已经完全顾不上了,他的眼里只有那一把神出鬼没变化莫测的长剑。
如果放在以前,有人告诉他剑能这么快,郝融绝对不介意把对方的脑袋割下来当球踢,顺便还要对着尸体说一声:这个笑话真的很好笑。
不过处在眼下这样的境地,他的心却在跟随着逐渐流失的气力一点一点往下沉,往日引以为豪的身手好像真的要变成笑话了。
“不行,这样下去,时间一长,我必败无疑,事到如今,只能依靠人多势众耗死对方了。”
郝融内心打定了主意,但一想到即将当着手下的面落荒而逃,这让心高气傲的他憋屈的无比愤恨,双目中似乎有无尽的怒火在熊熊燃烧。
“小子,呆会再让你好看。”
郝融最后怨毒地扫了一下对方。
下一个瞬间,借助手中长刀传递过来的力量,他一边顺势往后退了开去,一边狞笑着开口道:“给我上。”
话音刚落,还未来的及等到关注战况的匪盗反应过来,一双仿佛冰魄般平静的眸子突如其来的映入他的眼帘。
与此同时,更让郝融心肝胆裂的是一道寒光从侧面直刺过来,快的不可思议。
危机感一下子达到了极点。
“叱”。
生死关头,退无可退,郝融一声厉喝,虎目圆睁,眼珠几乎要夺框而出。
紧握刀把的双手更是青筋毕露,膝盖一曲,腰身一转,恐怖的力量如同火山爆发般涌上身来,在剑尖临身的刹那,举刀狠狠挥了出去。
一丝竭斯底里的狰狞在他脸上一闪而逝。
“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噗……”
瞬间,双方身影一错而过。
“啪嗒……”
一道高大的身影陡然间跌落在地。
尘埃落定……
陈冲没有再去留意对手,脚尖轻点,止住去势,身形灵活的一转,如饿虎扑食般冲向了正陷入目瞪口呆的匪盗群中。
很快,一阵鬼哭狼嚎的惨叫在甲板上空久久回荡……
月光莹莹,一如既往的温柔,洒落在平静的江面上,仿佛在轻轻诉说着什么……
晋安古城,乃白云府首会,枕嘉陵江而控楚山,龙盘虎踞,有帝王之气,历史上曾为六朝古都。
当今开国太祖登基之时也定都于此。
当时太子早夭,只留下一位皇太孙,太祖宠溺非常,早早立为储君。等他驾崩之后,就由太孙继承宝统,号为庆隆帝。
庆隆帝在太祖生前之时温文尔雅,行事不疾不徐,颇有章法,深得太祖欢心。
曾有言对左右道:“吾家麒麟,不负朕望。”
及庆隆帝初登大位,恰逢北方草原有恶邻乌兀来犯,当时情况危急,一个应对不好,恐有灭国亡族之祸,朝堂各派争论不休,是战是和,为实难有定论。
当此生死存亡之际,庆隆帝力排众议,独断乾坤,展现出极其强大的气魄与毅力,提出了让后人敬佩不已的铭言:天子守国门。
言毕,提十万铁骑,北上御驾亲征。
此役,历经三年的艰苦履战,终于在两国边界玉门关攻破敌军主力,将曾经为祸甚烈的乌兀打的分崩离析,再也不复对中原地区产生威胁。
不过经此一战,庆隆帝也深刻意识到一个问题,那就是草原游牧民族与生俱来拥有的种族天赋,机动性太强。
要想解决这难题,以当时声望正隆,英明神武的庆隆帝也深感束手无策,不得已,经过深思熟虑,他索性将国都迁到北方的玉京,以此来就近威慑来自草原方向的凯视。
时光匆匆,如今是大陈光宝十一年,文帝在位,距离庆隆帝定都玉京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岁月,晋安作为旧都,虽早已不复当年声名赫赫的地位,但凭借扼守嘉陵江水道枢纽,加上长年舒适丰润的气候,依旧是大陈朝除玉京外最有影响力的城邑,并且由于上承祖制,与玉京一般,亦设有六部之制,但权柄却是大大不如了。
这一天,正午时分,一艘略显陈旧的客船缓缓驶入了晋安城码头,等到船只停稳,没过多久,就有一名身材匀称高大,仪容清新脱俗的青年,在船上一众人等隐含敬畏的目光之下,施施然走下船头,很快就融入到人群中消失不见。
晋安城作为大魏在南方最富盛名的城市,陈冲虽然无意游玩,但一路走马观花的行来,眼前繁华的景象还是令他大开眼界,尤其是在进入主城的商业街后更是让他感叹此行不虚。
有诗为证:“千门万户,纷纷朱翠交辉;三市六街,齐齐衣冠聚集;凤阁列九重金玉;龙楼显一派玻璃;花街柳陌,众多娇艳名妓;楚馆秦楼,无限风流歌姬。豪门富户呼卢会,公子王孙买笑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