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蒲台上坐下,陈冲理顺好气机,将杂念逐一排出脑海,如此静坐了半个时辰,他心中已是一片安宁清静。
一切准备妥当后,这才开始默念口诀,引导内气安照功法所求徐徐而动。
只是没过多久,他却停了下来。
陈冲眉头微皱,往日他行气走脉都是顺畅自如,意到气至,只是这一次却感觉有点不对。
不但气息时断时续,行走间颇有滞涩,好像一个人跌跌撞撞在前进,脚下总有磕绊。
好在他才刚刚开始,索性散去刚才引导的内气,定了定神,又重新从头开始。可是这一次,与上一次遭遇的情况别无二致。
陈冲面色一凝,双目睁开,果断终止了行功。
修炼一道绝不可以勉强,若是一味逞强胡来,只会坏了自己的根基。
难道是自己资质太差的缘故,所以不能修行下去吗?不对,前面自己都是一帆风顺,没道理到了此刻才出现关隘。
他摇了摇头。究竟是什么原因呢。难道是法诀本身的缘故?陈冲又重新看了一遍法诀,心中依旧不解。
一气造化清经一眼就可以看出是最正宗不过的玄门路数,每一步该如何走,行气到哪里,窍穴怎么配合,呼吸怎么对应,都说的明明白白,就差没有老师在旁边督查指点了,这样的法诀还会有什么问题?如果这两个原因都不是,那就是他修炼方式没找准。
盯着纸上密密麻麻的字迹来回看了几遍,直到两眼酸疼的时候,忽然,他背脊一耸,脑海中灵光一现。
对了,无名老道士当日曾特意指点过,玄门真法有的注重神意,也有的注重法门。两者缺一不可,相铺相成。但是其中却有君臣主次之分,而这篇法诀明显是神意在先,法诀在后,他修炼时只执着于法,忽略了意,主次颠倒,雕琢之意太重,自然就落了下乘。
陈冲将经书放下,抚袖沉吟起来。
既然知道了症结所在,那就好办了。他重新回到蒲团坐好,心神谨守灵台,整个人无悲无喜,无思无想,渐渐进入了道家所说的空明状态。
恍恍惚惚中,时间不知过去了多久。
忽然,他体内原本僵硬的气息莫名的一动,渐渐的,浑身原本如死水一般的厚实内气像是被一条潜龙搅动了起来,往四肢百脉扩散喷张,流转游动起来。
待在周天行走一圈后,又于丹田处汇聚抱团,如此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整个过程自然而然,全凭真气自动,陈冲丝毫没有刻意追求,他的心神完全沉浸在空明忘我之中。
刚开始,全身气息还是如同涓涓细流,绵绵密密,随着时间慢慢流逝,气息也愈发壮大,待到后来已经像是大江奔涌,大河起浪,在周身上下鼓荡奔腾不止。
如此三百六十五转之后,全身上下的内气仿佛海潮般时起时落,不停地挤压着各处窍穴,当这股浩大的气息达到顶点的时候,原本位于脐内深处,自人体出生后便紧闭的窍门突然一震,居然打开了一丝缝隙,澎湃的内气如同找到了宣泄的途径,纷纷往里涌入,片刻之后,就消失的一干二净。
一时之间,陈冲体内空空如也,整个人惶惶然如飘荡在虚空。
如果身边没有名师指点,修道者遇到这样的情形一旦慌乱猜疑,后果便是心神不宁从而导致功亏一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