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索灵珠传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章 缘起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远古年间,天地混沌不分。有圣人盘古执神斧,开天辟地。

    清气上升,为天。浊气下沉,为地。过程艰难且漫长,流下的汗液汇集为海。

    盘古堆土为山,在东南西北四方立四处擎天巨峰,分别为蓬莱、玉虚、不周、昆仑。又以西方不周为尊。

    自此后,万物生生不息。盘古在不周山下参玄悟道,恍惚已达数十万年。

    功满飞升,直达九重成昭天。后世人尊称其为“九天玄帝”。

    天、地、人三界井然有序,处处祥和。

    然而,这样的安宁很快被打破: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在不周山下决战,共工战败。

    他为人生性狭隘,一口气咽不下,用头撞向了不周山……

    不周山本为擎天四柱之一,共工这一撞,天空裂开了许多口子,天河之水从口子中汹涌而下,人间洪水泛滥。

    盘古于是命女娲炼石补天。采不周山下青黄赤白黑五色土,用“九天息壤”堆砌成土窑。引太阳神火灼烧煅炼九日九夜,烧制成五彩石。

    工程浩大,女娲又找来哥哥伏羲帮忙。

    一共炼制了三万六千零二块五彩石,二人用了七七四十九日,才把天空漏洞修补好。

    女娲看着修补处平整如初,虽然小有瑕疵,但坚韧牢固,长舒了一口气。

    简单收拾,女娲拜别哥哥。飞往成昭天,向盘古大神覆命去了。

    又不知过了多少年月,这一天,大雨滂沱,简直是千年难遇的大雨,才一天时间,平头百姓家积水已达腰部。

    这场大雨一直下到第二天凌晨时分才停,百姓被洪水所困,哭天喊地,苦不堪言。

    在大雨中,有两块补天的五彩石从空中坠下。一块掉在不周山山顶,一块滚落不周山下两仪池。

    话分两头,却说这山顶的五彩石吸纳了日精月华,渐渐有了灵气,化生出了一孔三窍。

    这日,一只青绿色的鸟落在了这块石头上,这鸟有个名称,唤作“风翅玉雏”,最能飞行。

    “风翅玉雏”上可振翅九重天,下可飞越七方海。

    见石上小孔蓄有清水,探出长喙去啄饮。

    石上小孔突然闭合,把“风翅玉雏”长喙紧紧咬住。

    这只可怜的鸟扑楞着翅膀,奋力挣扎,但为时已晚。不一会儿功夫,气绝而亡。

    五彩石往气绝的“风翅玉雏”身上注入灵气,“夺舍”成功。

    再看失去灵气的五彩石,色彩全部褪去,变作一片黝黑。

    五彩石,不,被夺舍的“风翅玉雏”振翅高飞,新鲜,兴奋的感觉喷涌而来。

    绕着不周山一连飞了七日七夜,数百个来回。

    但是接下来它迷茫了,不知道该怎样定位自己的身份,不知道以后将何去何从?

    一只本体为石头的鸟儿,注定没有族群,没有伙伴。

    它试着以鸟的新身份接近鸟类,一次又一次,遭到的是啄咬和驱赶。

    也许是气味不同吧,任何纯净的族群不允许异类的存在。

    它在不周山艰难生活了三个月,这期间被银狐诱骗过食物,被乌鸦啄伤过翅膀。

    翅膀受伤的日子,在地面被灰狼和花豹追赶,不是侥幸躲进了荆棘丛,就成了它们的腹中餐……

    孤单、寂寞、担惊受怕成为它活着的全部。

    它不由得感叹:天宽地阔,竟无一处安身乐土。

    翅膀伤愈后,它决定离开。

    飞过了下三天:中戚天,羡渊天,从涅天。飞过了四方大海:应钟海,蕤宾海,大吕海,夷则海。

    这一飞就是三年多时间,三年多餐风饮露,孑然一身。

    兜兜转转又飞回到出生地不周山,仿佛是宿命的召唤。

    这天红日当空,它口中渴了,飞往“两仪池”喝水。

    突然望见远处池水与“应钟海”交汇处,波浪翻滚,一条金黄色的大鱼在波浪里跃来跳去,身上的鳞片在太阳的映照下闪闪发光。

    它拍打着翅膀,决定飞到跳跃的大鱼上空看个究竟。

    只见这鱼一米来长,全身金黄,额头有一块青白相交的花纹,腮边各有数条半尺来长的须子。

    要说这鱼来历也不平凡,唤名“幽泉须翁”,出生于“清凉境”“九幽碧泉”,辗转三江七湖十三溪而来。

    游到“两仪池”当天,“幽泉须翁”腹中饥饿难耐。

    正巧此时从天上掉下一枚五彩石,“扑通”砸在它尾鳍上。

    石头落进水里,仍旧泛着五彩的光芒,发出诱人的类似于食物的香气。

    兴许是这条鱼饿昏了头,竟一口吞下五彩石。

    这石头在胃里却不消化,眼看着食量一天比一天弱,折腾了数月,终于有一天肚皮一翻,死了。

    第二天“幽泉须翁”又“活”了过来,从嘴里吐出一块黝黑的石头,本体被五彩石的灵气占了舍。

    “风翅玉雏”望着“幽泉须翁”,“幽泉须翁”也望着它,像一对热恋中的情侣,四目相对,眼波流转。

    一鸟一鱼同时心里一颤:为什么它的眼神如此孤独?

    因为孤独,所以亲近。

    一切水到渠成,它们成了“伙伴”。

    “风翅玉雏”每天从不周山上捕来凤尾蝶投喂给“幽泉须翁”,“幽泉须翁”则以两仪池底的抹香藻作为回报。

    你来我往,鸟喙鱼唇不免相触,短短的一触,像经脉通上了电,每次都让彼此意动心旌。

    “风翅玉雏”是雄鸟,“幽泉须翁”是雌鱼。虽不是同类,却互相吸引,痴迷……

    甜蜜的日子,总感觉时间过得特别快。转眼,十年过去。

    这一日,从应钟海漂来了一叶小舟,舟上下来一人,高瘦身材,青布麻衣,须发皆白。

    他面部几乎白板一块,没有鼻子耳朵和嘴巴。只有一双眼睛,精光闪烁。

    当他看到一鸟一鱼相互喂食,觉得十分有爱,情形就像人间新婚的小夫妻。

    于是,以手抚须,用腹语开言道:“尔等可想化为人身,长相厮守?”

    “风翅玉雏”和“幽泉须翁”听了这话,知道遇上了神仙。

    化为人身,结为夫妻,巴不得如此。

    双双拜此人为师,修习道法。

    这人于是在不周山下寻了一处山洞栖身,收了二徒,传经证道。

    五百年弹指一挥间,“风翅玉雏”和“幽泉须翁”褪去了本相,化为人形。

    一个化为翩翩浊世佳公子,一个化为花容月貌俏佳人。

    更以本体为姓,一个取名为风凌云,一个取名为幽芙兰。

    二人在师傅的主持下,拜了天地,结为夫妻。

    洞房花烛夜,二人喝下交杯酒。幽芙兰突然肚子绞痛难忍,满地打滚。风凌云慌忙去叫师傅。

    等他和师傅二人赶回来时,幽芙兰已气绝多时。

    风凌云抱着她慢慢僵硬的尸体,眼泪如雨。

    师傅嗡声问道:“你可想救她?”

    风凌云右手抱住幽芙兰,左手攥紧师傅的手:“只要能救她,哪怕用我的命去换也是可以的!”

    师傅郑重说道:“换不了,此为天劫。她五脏肺腑朽坏,真元已损耗殆尽,想要救她,只有炮制‘回天返元丸’,或许有一线生机。”

    风凌云急切的问道:“如何炮制法?恳请师傅告知。”

    师傅:“蛟龙的爪,麒麟的鳞,凤凰的眼泪,孔雀的唾液……这四方药材并不难寻,为师可以搜集得来。只是……药引子难办。”

    风凌云:“刀山火海,弟子也愿前去寻来!”

    师傅:“那倒不必。只是药引子太过霸道,伤天害理……”

    风凌云:“师傅直言就是,为救她,弟子甘愿做下奸恶之事,领受上天责罚,纵使粉身碎骨,万劫不复,也绝不说一个‘悔’字!”

    师傅:“好,既然你有这个觉悟,我就明说了。药引子是一千个三周大婴孩的心尖肉……”

    为救红颜,纵使屠尽天下生灵,与天下人作对,冒天下之大不韪又如何!

    痴情如风凌云,一朝堕入邪道,为妖作孽。

    一千条鲜活的生命,陨落……

    不周山下,风凌云、幽芙兰夫妻二人苦斗天兵,寡不敌众,双双被擒。

    朝夕与二人相伴的师傅,在天兵到来之前,就已经不见踪影。

    ……

    女娲看着被“缚仙索”捆绑的风凌云,幽芙兰二人,深深地叹了口气。

    然后缓缓说道:“冤情孽债,痴心不悔。为祸人间,天理难容。你二人本是我补天的顽石,因机缘坠落人间,修成人身,结为夫妻。风凌云,你救妻心切,受恶人蒙蔽,犯下滔天大恶……”

    风凌云大喊道:“我师傅不是坏人!他不是坏人……”

    女娲幽幽地说:“你好痴啊!‘回天返元丸’药引其实是无根水,你师傅骗你来着。他前头救回你妻性命,后头拿你找来的药引填汞炼丹……”

    风凌云身体剧烈地摇晃,眼泪鼻涕齐下:“你在骗我,你在骗我……”

    幽芙兰咬了咬嘴唇,轻声言道:“尊上,我有几句话,可否私谈?”

    女娲低声念动松绳咒语,幽芙兰身上的绳索解开了。

    二人看了看神情呆滞泪流不止的风凌云,一前一后离开。

    约摸一盏茶的功夫,女娲牵着幽芙兰的手走了回来。对如何处置这对夫妻,心里已经了然。

    女娲对风凌云道:“你妻愿分担你一半罪责,我允了。痴情女子的恳求,不能拂。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我也是奉上天钧旨,违逆不得。”

    说完从云袖里拿出一把拂尘,对着夫妻二人头部“百会穴”和“风池穴”轻轻一扫,只见两缕轻柔的白色烟雾缓缓升起。

    “我已把你二人今世全部的记忆剔尽扫除,自此后,再不相识。”

    女娲收回拂尘,拿出九天玄帝交给她的两枚“索灵珠”。

    两枚珠子鹅卵大小,晶莹剔透。分别托在左右手,朝二人肉身各吹一口仙气。

    只见两道五彩的灵气从风凌云幽芙兰肉身上激射而出,扎入女娲左右手的珠子里。

    珠子瞬间变了颜色。包裹风凌云灵气的珠子变为青色,包裹幽芙兰灵气的珠子变为红色。

    “尘为尘,土为土,巨象芥子,归于息壤……”女娲碎念道。

    失去灵气的二人肉身应声化为粉末,随风飘散。

    女娲把青色“索灵珠”安置在不周山山顶擎天巨柱上,“索灵珠”灵力萦绕,基石支撑力更增强了几分。

    把红色“索灵珠”丢入“夷则海”海中巨大漩涡,塞了海眼。“夷则海”从此风平浪静,周边海岛再没有被海浪淹没过。

    女娲向九天玄帝交了旨,飞往自己执掌的第五重夙阳天,敛息悟道去了。

    斗转星移,桑田沧海……

    五十年…一百年…三百年…五百年…一千年……

    一千二百年的时候,青红二色索灵珠终于等来了另一番际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