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的时候姬不悔在处理朝政,到了深夜姬不悔来到褒姒住的未央宫,他看到褒姒面无表情,于是走过去。
“怎么了,美人”
姬不悔连着问了好几次她都不说,当姬不会气急败坏的要离开的时候,褒姒的侍女走过来。
“大王,小姐昨晚回到宫里时大哭了一场,奴家们劝了一阵,虽然不哭了,但也就在也没看到她笑过”
姬不悔看到她的样子时,自己的心便不由得痛了起来。
明王姬寅府邸内姬寅正在练剑,家奴报。
“明王,尹大夫求见”
“哦!尹晁商!他来做什么”姬寅想了想“请他进大厅吧”
二人见了面,行了礼之后,尹晁商开门见上的说。
“不瞒明王殿下,尹某是殷纣王的后裔,大商王朝亡国后,我们殷家从来没停止过与姬周王朝的斗争……”
说到这,姬寅猛地站起来,慌忙的关上门。
“请随我去后厅,以防隔墙有耳”
二人就这样不谋而合的凑到了一起,商量着那些失败者们的计划,两个人很快就惺惺相惜了。
褒姒已经一个月没有露出笑颜了,姬不悔为了赔罪已经绞尽脑汁了,为了绞尽脑汁他放弃了朝政,弄得朝野哀声栽倒,更有人说效仿成西王反了他,但不敢怎么风言风语,姬不悔都一直把心思放到了褒姒身上。
第二年的秋天,菊花散落在宫中的每个角落,因为褒姒喜欢,所以姬不悔把王宫变成了黄色的海洋。
到了秋末初冬,为了看落叶飘满天的景象,在尹晁商的提一下,姬不悔与褒姒去等离山。
漫天飘落的树叶犹如一把把相思,在风的吹拂下没有了,找不到了,也许才最珍贵吧!
尹晁商望了一眼烽火台。
突然,他想到了。
“大王可点燃烽火台以让王妃高兴”
“尹大夫此言甚好”姬不悔说“来了,点烽火”
一旁的大臣,公输与马上跪下道。
“大王,烽火台乃我大周保障,不是嬉戏之物啊!请大王三四啊!”
姬不悔笑了笑。
“老学究多虑了,不会有事的,点烽火!——”
霎那间烽火连成一片,邻近的诸侯看见了烽火,赶紧带着兵马跑到镐京。听说大王在离山,又急忙赶到细山。没想到一个敌人也没看见,也不像打仗的样子,只听见奏乐和唱歌的声音。大家我看你,你看我,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叫人去对他们说:“姬不悔叫人去对他们说:“辛苦了,各位,没有敌人,你们回去吧!”诸侯们这才知道上了大王的当,十分愤怒,各自带兵绝迹而去……
“呵呵呵……”
褒姒笑了可是姬不悔却失去了江山。
三个月后,西戎犯界,两日后大军攻陷镐京,姬不悔与褒姒逃到离山,并点燃烽火台,可是没有一个诸侯来救援。
在山顶,褒姒靠着姬不悔的肩膀。
“谢谢你,为我的“开心”做了这么多,谢谢你为我做的一切,可是你失去了这么多你后悔吗!”
姬不悔摇着头。
“不,我不后悔,就像我的名字一样,不悔!”
泛黄的树叶飘过姬不悔的脸庞,它似乎很同情他,只是不会说话罢了。
“美人”
褒姒看向他,姬不悔把那片树叶放到他的手上。
“现在我一无所有了,这是我送给你的,有点象你喜欢的菊花,可是它始终是个树叶,对不起美人,如果下辈子我们还能在一起,我肯定送你菊花”
泪水不知不觉的大湿了褒姒的明眸,泪水穿透面颊,归迹红尘。
“你哭了,我好不容易找回了你的“快乐”你又要哭啊!”
褒姒赶忙拭泪。
“对不起大王”
姬不悔望着他落泪的样子,连心都跳个不停。
别动,你好美,让我为你做件事!”
褒姒紧闭双眼,姬不悔静静地吻着她的泪,画面似乎永远定格在了那一瞬间……
离山脚下是一户村庄,名叫周村,风景还算秀丽,站在周村可以远望离山。
这天,一个姓南宫的村民回到家,便看到离山之上火光冲天,菊花漫天飞舞,就把全村的人叫出来问是怎么回事。
一个老者捋着胡子煞有介事的说。
“完了,完了,什么都完了,那些人的爱恋全都葬送在这大火之中了,到最后什么都没留下”
所有人都不清楚他话的本意,一个七岁的小孩问。
“姬伯伯,你……”
这个老头抚着小孩的脸说。
“伯伯当年也差点死在那里,当年我吻着你婶婶的眼睛时,我就发誓一定要给她幸福”
“后来呢!”小孩天真的说。
“后来!……”老头小声的对小孩说“天机不可泄露”
公元前七百八十一年,周幽王八年,周幽王姬不悔与褒姒死于离山之上,这个史上被称为西周的大周王朝就此结束。
第二天的三月,姬寅与尹晁商发动政变,夺取了大周政权,并且迁都洛邑,其实这一切都是做给别人看的,他们在姬不悔活着的时候就已经在洛邑设立自己的行政中心了,当地人称“小周朝”他们这么做只是想名正言顺而已,不过姬寅还不敢称王,因为西戎的事儿还没有解决。
“尹大夫,这西戎外族你打算怎么处理呢!”
“这……这,大王,臣也不知啊!是大王叫臣这么做的!……”
姬寅走到尹晁商耳边说。
“你的烂摊子休叫我去替你收”
“你这什么意思”
“我跟他们说了,这一切都是你策划的,他们想要你的命!”
尹晁商瞪大了眼睛指着姬寅“姬寅你过河拆桥的本事比楚王可强多了”
“哈哈哈,彼此彼此!来人,将尹晁商斩首,头颅送至西戎”
“姬寅,你过河拆桥……你不仁不义……天亡我殷商啊!……”
他的声音随着他的死而被淹没。
三日后,西戎撤兵,同时,姬寅称王,国号仍未周,史称东周,也就是春秋时代了。
姬寅为防以后的大王无能而使臣子犯上作乱,于是将夏王大禹在九州所铸的大鼎收集起来从新铸了九个鼎,并分发九州,并言,如若周王室不测天下诸王可汇集九鼎清君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