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儒家发家史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章 圣人的中年危机 上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鲁昭公二十年(公元前522年),孔子已经到了30岁时,更有名气了,所以自称三十岁前后有所成就。(三十而立) 这一年,齐景公与晏婴来出访鲁国时召见了孔子,与他讨论秦穆公称霸的问题,孔子由此结识了齐景公。

    晏婴他是齐国上大夫晏弱的儿子。齐灵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56年)晏弱病死了,晏婴就继任为上大夫。他历任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朝,辅佐齐国国君长达50余年。以有远见和能言善辩而闻名诸侯。多次捍卫了齐国的国威。齐景公四十八年(前500年),晏婴去世。他的思想和故事典故多书写于《晏子春秋》。此后他和孔子还有几次见面。

    简单说几个晏婴的故事

    晏婴要出使楚国。楚王提前得到了消息,对近臣说:“晏婴可是齐国最能言善辩的人,我取消一下他,该怎么办呢?”近臣回答说:“在他面见您的时候,我们绑着一个人上来。大王您就问:‘这是为何?’我就回答:‘这个人是齐国人。’大王您再问:‘他是什么罪?’我回答:‘他犯了盗窃罪。’≈ot;楚王以为善。

    当晏婴来到时楚国,面见楚王时,两名士兵压着一个人来到殿上。楚王依计行事,问道:“这是为何?”近臣笑着回答说:他是齐国人。楚王继续说:他是什么罪?近臣笑得更厉害了,说:他犯了盗窃罪。‘

    楚王面带得意看着晏婴问道:“齐国人是原本就擅于偷东西的吗?”

    晏婴站起来回答道:“我听说淮南种植的橘子树结出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一旦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树都一样,可是果实味道却完全不同,这完全是因为所种植的土地不一样。同样的道理,我们就能知道齐国人在齐国安守本分,怎么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呢?莫非楚国的水土使百姓善于偷东西吗?”楚王瞪了一眼近臣,尴尬的说:圣人不是能和他开玩笑的。今日寡人唐突。

    如果我是楚王的近臣我会说:先生此言差矣,他今日才到,先生可知他在那里偷窃?他是去偷学宫(好土地)里的东西,只窃取了财货而不窃取更为珍贵写有先生所写的文章和先生事迹的竹简,难道不是齐国人(坏种子)有问题吗?还是先生没教好他吗?况且本国国土在淮南,怎么会长成枳呢?你们国土所在淮北按理说才是枳,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先生还是让你们的国民离得我们远些吧。(哎!可惜听不见晏婴的回答了。)

    晏婴还是出使到楚国,楚王还是想取笑他。楚王知道晏婴的身材矮小,就命令人在大门旁边请晏子从小洞进去。晏婴知道楚王还是存心要戏弄他,严词加以拒绝。他说:“到了“狗国”,才走狗洞,我现在是出使楚国,不应该走狗洞。如果你们承认楚国是狗国,我就从这里进。”招待晏子的官员报给楚王听,楚王只好请晏子从大门进去。如果我是这个楚国官员我一定回答说:先生您讲得对,接待大国自然从大门进,接待狗国使者自然从狗门进。就是不知道晏婴会回答什么呢?哈哈哈,场面一定很有趣吧。

    田开疆,公孙接,古冶子是齐国的三位勇士,都侍奉齐王但是都居功自傲,蛮横无理。晏婴认为他们是祸害建议齐景公杀了他们。但是齐景公担心他们自持武力别人无法制服。晏婴说:臣已经有了办法。于是晏婴让齐景公赏赐两个大桃,让他们论功而食。

    公孙接性子急,第一个说:“我曾经在密林捕杀野猪,也曾经在山中搏杀过猛虎,难道我还得不到一个桃子吗?”说完他上前拿了一个桃子。

    田开疆不甘示弱,说:“我曾两次领兵作战击败敌军,守护了齐国的国土和人民,这样还不配吃一个桃子吗?”于是他上前取过第二个桃子。

    古冶子一见桃子没了,怒火顿时心头起:我可是曾经保护过君主不被大鼋所杀,激斗半日并且砍下了它的头。功劳如何不如你们?

    他拔出了自己的宝剑,怒目而视。前两人听后,不由得满脸羞愧,论勇猛,古冶子能在水中搏杀半日之久,我们差之远矣;比功劳,古冶子保护了国君的安全,这也无法比。可是我们却把桃子先抢夺下来,让真正大功的人一无所有,这是品行的问题啊,暴露了我的贪婪、无耻。古时英雄人物多看重自己的荣誉。此时自觉已经做了无耻的事,羞愧难当,于是立刻剑自刎!

    古冶子看到这两具尸体,大惊,痛悔的说到:我用自己的功劳羞辱朋友,无义,自觉做了错事,感到悔恨却不敢去死,这是无勇。

    于是他也自刎而死。

    从这件事情上看晏婴实在是一个杀害义士功臣的小人,如同汉高祖杀韩信,秦桧杀岳飞,朱元璋杀蓝玉。只可共患难不可共富贵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