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分两头,就在朱由校出征没多久,东林党官员徐必谦的家中聚集的大量的东林党人,说话也不顾及君臣之礼,骂道:“这个朱由校,真是昏君耳!此次亲征,定会使土木堡之变重现,他如此做,置国家大义于何地?”
陈宪卿也附道:“御驾亲征也就罢了,居然还让曹少钦那个阉人总领朝政,他难道不知阉党乃祸国的根源吗?”,一股想要把朱由校吞了的样子。
唯独右谕德张雍依旧是古井无波的样子,冷冷一笑道:“朱由校不是一直都这样吗?,我也不是没跟你们说过,朱由校若是不退位,我东林君子就无出头之日!此次我拦着你们死谏,就是为了逼他退位。”
按理来说,像皇帝出宫每次总有官员死谏,从成祖到正德,都有官员死谏不让皇帝出宫,尤其是正德年间,为了防止官员死谏,正德皇帝每次都偷偷跑出去。而这次朱由校亲征居然没有官员死谏,这太不符合逻辑了,现在听了张雍的话才知道,原来是他的手笔啊!
不过朱由校的历史知识差,根本不知道这事,所以他也没发现有什么问题。
“那依孜阶兄所见,我们该如何应对?如今朝中由阉党把持,大学士孙承宗也不再与我们为伍,常此下去,东林君子必然永无出头之日啊!”东林党官员徐必谦赶紧问张雍有什么办法。
张雍笑了笑:“诸位也不必惊慌,此次朱由校亲征是必败无疑,待他被后金俘虏或是战死之时,我们便可学于谦于少保另推选明君上位,到时我们便是拯救大明于危难的功臣了!”
陈宪卿却不放心的道:“若是朱由校活着回来了呢?而且信王还随大军出征了,到时又该选谁来登基?”
张雍道:“若是朱由校活着回来。必然是人困马乏,到时我们让他抑郁成嫉而死就可,若是被俘,我们正好可以顺水推舟,至于皇位嘛,不是还有福王和桂王吗?。”
福王朱常洵明朝宗室,明神宗朱翊钧第三子,桂端王朱常灜,明神宗第七子,若是朱由校和朱由检都死了,按照礼制确实该由他们中的一个继位。
徐必谦道:“若是朱由校活着回来,我们又如何下手呢?如今朱由校只信任东厂和锦衣卫,他的饮食和护卫全是厂卫,我们依然插不进去没办法动手啊!”
张雍冷冷一笑道:“这世上就没银子办不了的事,到时我们只要花钱买通他身边的护卫中的其中一个就可以了。”
“那就这么定了。”众人说着又商量了一下具体的细节就散了。
……
遵化城下的后金大营中。
“大汗,刚刚得到消息,朱由校出了京城,率兵往蓟州而去了。”
一八旗探子在皇太极身边嘀咕几句后,皇太极不由得郁闷的道:“这朱由校到底要干什么,不好好的躲在京城里,竟然出来了,查清楚他身边有多少人了吗?”
“不多,四五万人,俱是他几月前训练的新兵,貌似这是第一次迎战。”
本来听到这个消息皇太极应该高兴的,但是他现在却高兴不起来,因为八旗军刚刚在遵化城吃了败仗,本来一路攻打大明因为每座城他都安排了内应的缘故,所以一切都很顺利,到了遵化城也是如此,本来都靠内应打开了城门,谁知道被一群锦衣卫用火器又把他们给赶了出来。
要是没内应帮忙被人从城里赶出来皇太极或许还勉强可以接受,但是都靠内应打开了城门,却还是被人给赶了出来,这就让他郁闷了。
遵化城里的锦衣卫就是跟随孙承宗去辽东的那一千锦衣卫亲军,孙承宗在知道皇太极借道蒙古的时候就知道皇太极的目标是京城,京城易守难攻,而要攻打京城就必须先拿下遵化和蓟州这两处,因为遵化和蓟州都囤有大量的粮食,拿下了这两处就不必担心粮食后勤的问题,到时候皇太极就可以持久作战了。
深通兵法的孙承宗自然不会让黄太极得逞了,于是就派一千锦衣卫亲军带着朱由校给他的新式火器来支援遵化城了,于是就发生了皇太极的大军进了城又被赶出去的画面。
这时候,范文程掀帘走了进来:“大汗,这可是除掉朱由校千载难逢的好时机呀,以我八旗勇士之骁勇,难道还敌不过一群未杀过人的娃娃兵不成。”
“传命,立即赶赴蓟州,着阿济格部想办法先拦截朱由校,告诉他,本汗随后就到,若能除掉朱由校,将是此次入关最大的收获。”皇太极不愧是一代枭雄,很快就重振旗鼓,打算把一腔的郁闷都发泄在朱由校身上。皇太极刚说完。
多尔衮上前进言道:“大汗,这朱由校敢出京城,想必也有所准备,贸然前去,怕是不妥啊。”
“他朱由校不过一深宫禁院出身的无知小儿,难不成就吓倒我八旗数万勇士不成,即便是他有天罗地网,也得看看能不能网住我们,代善,你领五百白甲兵,一千无甲兵为先锋,李永芳,你领五千包衣带着辎重粮草压后,一个时辰后就出发!”
如同朱由校所料,皇太极等虽然睿智果敢,但也对于自己的八旗兵战斗力太过自信,或者说,在他们眼里同样觉得自己是天下最强的军队,殊不知,日后的战争将是火器优劣主宰胜负。
……
很多少年都希望成为英雄,张之极等人更是如此,而且未立功勋就官居指挥使的他们也希望有场战斗去证明自己的实力。
八旗兵或许很强,但是如果他们真的打败了鞑子,那样他们就真的是大明最强的军队。
因此,张之极等京营官兵此时此刻没有害怕与恐惧,只有兴奋与紧张感,他们如往常演习一般进行着大战前的准备。
不知道有了多少天,自从吴风的骑兵第一营被朱由校充当了夜不收(侦察兵)的角色后,就四处打探地形和鞑子迹象去了。
这天吴风骑马来到朱由校的龙撵面前,下马单膝跪在地上道:“陛下,鞑子来了。”
朱由校兴奋地问道:“你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