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要有语言组织能力,这一点是写文章的硬性要求。前言不搭后语,过大的天马行空,会让别人跟不上你的思维,就会变成他人眼中的垃圾,看不懂,没耐心去理解你的世界观。
然后你就会创作失败,也有些情况,就是一个人对你过于激烈的评价,会让你产生自己不行的错觉,所以你要有一个大心脏,当然,不是疾病意义上的大心脏。
从小到大,我本人只有一篇关于描写春天来了的作文受到过我的语文老师的夸奖,当众在教室宣读过,说实话,当时有一种很奇妙的感受。忐忑,也许只有这两个字才能勾上我当时的心理。但是很可惜,我是近几年才知道并学会这个词的。
至于这个作品要从哪里开始写,我其实想的是写到哪里都可以算是开头,因为都很平平无奇。但是是我个人的很珍贵的人生经历,所以我就想在哪里开始就在哪里开始吧。也许会回想起小时候或者更小的时候的一些事情,这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人越成长越会忘记自己以前的事情,会让以前的记忆断断续续,甚至根本想不起来。
所以我比较佩服能够日日月月年年都能够坚持写日记的人,虽然我在生活中并没有遇到过。日记其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东西,它可以算是你的记忆,也可以算是你的一生,只要你坚持对它,当你在人生的旅途上累了受伤了,翻开它,它会告诉你一切会好起来,它也会一直陪在你身边。
我不想过多的去写关于日记的事情,之所以提起日记,是因为今天在家里我看到了我初中的日记本,天知道为什么它还在,我的家或者说我父母把我养育大的这个家,经历了二十几年的雨打风吹,拆拆建建了三次。它居然能够重新出现在我的眼前,对我而言,未尝不是一个奇迹。
好了,言归正传。我今天回到了这个家,是因为这里是我的老家,我爱人那边保持着一些传统的风俗,老人去世的周年,因为我爱人带着孩子,所以只能是我过来去祭奠。也许有些人觉得新鲜,因为大部分都是城里的二代三代了,很少会了解这些习俗。上午会都到逝者家属的家里,一般都是最亲近的家属,然后吃一顿中午饭。然后熬到下午三四点钟去逝者坟前,烧纸放炮。
我知道,你们有很多疑问,但是我只能一一解答。为什么要下午三四点才去,那是因为我们这边外出务工的人距离远近不同,不要想多了,务工并不是出去卖劳力,现在的生活比原来强的太多。所以有的人先到有的人后到,而一顿午饭能够让一家人重回温馨的感觉。
吃完了饭事情就差不多可以准备开始了,家属那边会开始准备要烧的土纸,打上铜钱戳子,然后叠起来,如果除去现实意义上的一些意义,纯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其实叠好以后放在那里其实很漂亮,但是不要说出来,会犯忌讳。至于放炮,我们这边属于小乡镇,所以还没有受到禁鞭令的影响,唯一值得注意的是防火。这一点所有人都很真的在对待。烟花爆竹的燃放场面就不用去细说了,同时进行的就是烧土纸。
在我很小的时候,死亡,对我而言只是以后见不到面了,亡者的喜怒哀乐以后只会出现在别人交谈的话语中,并且匆匆而过,仿佛这就是他存在过的证据,但是越长大你就越会怀念逝去的亲人越会恐惧死亡。因为这个时候你就知道了,死亡,带走的不只是一个人的存在,还有别人对于他的存在。活在别人脑海中的他的存在。
我所在的这条街道,伴随着我的成长,逝去了许多的人和故事,老去,疾病,交通意外,事故意外。看的多了就会有一种无力感,我知道,年轻人不应该有这种沉重的暮气,但是它如影随形。
所以就需要一种仪式,去祭奠那些逝去的永远离开了我们的生命的仪式。有些人现在可能感受不到。为什么要烧那些土纸,这不是一个讲科学的时代么,是的,这是一个讲科学的时代,但是人们需要寄托,他们愿意相信,这些纸,逝去的人,还存在在这个世间,只不过再也见不到面了,他们会在另一个层面上过日子,那些土纸就是他们流通的货币,鞭炮像狼烟一样告诉他,我们来看你了,给你留下了接下来的生活费,在那边好好生活,不要有过多的牵挂,真的有一种童话般的感觉。
但是,我很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