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我很忙的
“不过,不会《江河水》就代表不会弹琴了吗?”柏青淡淡地说道。
柏青深吸一口气,缓缓坐下来,双手轻轻抚上琴弦。众人以为他要开始演奏了,静静看着他,期待他的表演。
“咚……嗡……”柏青一根一根地拨了拨琴弦,这断断续续根本不是任何乐曲!完全就是一个刚接触琴的人在尝试的样子。
在场的对古琴稍有涉猎的人,完全看出了端倪。先不说音色,就这弹琴的手法就可以看出柏青是一窍不通的,凡是经过学习的人至少该有的手型是有的。柏青呢,完全是这里拨一下,那里拨一下,毫无章法。
有人笑出了声,贾弈饶有兴趣的看着柏青。她本意是想让柏青上台出丑,但真的没想到柏青居然完全不通琴艺,这下脸丢大了吧。她心里乐开了花,让你上次欺负我。
有人忍不住,笑了出来。顿时,哄堂大笑。
青姑娘也有些无语,他当然看明白了柏青的底细,她自觉有些难堪。自己仰慕他的才情,却不曾想此人居然不通音律,还要不懂装懂。这样的人究竟是怎么写出那样优美的诗句的呢?“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不会是他从哪抄来的吧?
不只是她,很多人心里也有这个疑问,眼前这个柏青和他们心中所想“诗坛新秀”——柏青差距也太大,能写出那么绝妙诗句的诗人,怎么是这幅德行呢?
柏青好似没有听到众人的取笑,他认真地说道:“好久不弹了,我得适应一下。”
“呵呵……”青姑娘听到他这句话,也忍不住笑出了声,她看到众人朝她看过来,连忙低下头。但那一耸一耸的肩膀出卖了她的不平静。
“噗嗤……”贾弈刚喝一口的茶水毫无征兆地喷了出来,“哈哈哈……”满堂的人都哈哈大笑,整个场面活跃着一种热闹的空气。
“《江河水》我不会,我弹一首自己做的曲子《秋风吟》吧!”说着柏青旁若无人的弹了起来。
“叮叮咚咚……”一阵低沉的音符在白虹楼里飘散开来。
古琴柏青连入门都算不上,但他确实接触过。在地球时候,有一个同事报名了古琴培训中心,他也跟着去凑了热闹,虽然只去了两节课后来就没再学习,但最基本的音阶还是接触过的。换句话说就是他只会个最基本的宫商角徵羽,古琴的调式繁多,而且和广泛流传的七音阶有所区别,这也是他当初放弃的重要原因。
不过,当初的学会的唯一一首练习曲拿出来,应该足以应付目前的局面了。
青姑娘听到传入耳中的曲调,看着柏青笨拙的手法,心中一跳,这个柏公子好像有点东西啊!逐渐的被吸引了心神,他对琴音最是敏感,随着柏青一遍弹完,开始熟练地开始第二遍的时候,她已经把这首简短的曲子记了下来。
柏青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他的左右手笨拙的按着弦,勉勉强强把曲子弹了下来,第二遍他终于熟悉了一点,曲调更显得和谐了。
众人逐渐回过神来,“他这……弹的什么曲子?”
“他到底会不会弹琴?”贾弈有些惊讶的看着台上这个神色专注的男人。柏青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他不禁随着曲调吟唱道: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随着他的歌声,众人都开始在地上找起了下巴。青姑娘的震动是无以复加的,她心里已经掀起了惊涛骇浪。
虽然曲子很简单,但她从未听过这首曲子。作为云梦坊的头牌,从小就接受名家指导,所有的古琴曲她都接触过,弹奏过,这一首还是第一次听闻。
虽是小曲,难度也很小,但其曲调流畅婉转,曲意幽怨缠绵,从歌词中可以感受到相思之苦之无奈,从吟唱中可以感受到相思之情之无穷。虽为短曲,而回环往复,意短情长。
难道,这曲子真的是……她忍不住吸一口凉气。
众人的惊讶一点不比青姑娘少,很多人可能对曲子的好坏无法直接评价,单旋律听着悦耳,尤其是柏青吟唱的歌词,让众人久久凝神。
这首词更是典型的悲秋怀人之作。落叶、寒鸦等景物的描写,烘托出悲凉的氛围。加上奇丽的想象和对自己内心的完美刻画,让整首诗显得凄怨幽远,哀怨如诉。
柏青已经演奏完了,他揉了揉有点酸痛的手指。看着静悄悄的众人,缓缓站起身来。
“柏公子果然大才,这首曲子虽然旋律简单,但意境悠远,意短情长。公子早已超脱了琴技的境界,小青输的心服口服。”青姑娘缓缓起身,神色复杂的看着柏青。
柏青摆摆手,转身走下舞台。
“柏公子,按照约定,小青扫榻相迎。”青姑娘低着脑袋娇滴滴的说道,面纱下面的俏脸早已染上一层桃红。
台下众人听到青姑娘的话,由最初的惊讶变为无尽的怒火,他们嫉妒的发狂,恶狠狠地盯着柏青,赢了青姑娘就能成为她的入幕之宾。青姑娘还是完璧之身啊!这是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的结局!
“不用了,我很忙的。”柏青回头看着青姑娘娇羞的模样,笑着说道。
青姑娘心下一喜,同时又有点失落,暗道,是我不够漂亮吗?
众人松了一口气,看着柏青的目光复杂了起来。
“好好好!柏青,你小子到哪都能整出大动静来。”一阵豪迈的声音从门口传来。众人回头,看到江文从酒楼大门走入。
“见过江大人!”
“见过江博士!”
众人纷纷向他行礼。江文也笑着拱手回礼。
柏青走下舞台,江文已从楼梯走了上来。柏青赶紧到他身旁,说道:“大人,您来了。我这可是迫不得已啊!”
“哈哈哈,我刚刚可是听到了。成为大名鼎鼎的青姑娘的入幕之宾了啊,得了便宜还卖乖!”
柏青一阵苦笑,他知道自己是不能再解释了的,越描越黑。
“跟我走吧,今晚诗会可是我出题!”江文说着向三楼走去,柏青跟在他身后。
江文身后跟着毛俊远和楚玉飞二人。二人向柏青拱手见礼,只是楚玉飞的眼神中蕴含着明显的敌意。
“毛兄,好久不见!”
“好久不见,柏兄你风采依旧啊!”毛俊远带着些许揶揄说道。
“哼!”楚玉飞冷哼一声,柏青诧异的看了他一眼。毛俊远看了一眼身旁的楚玉飞,又看了看远处准备离去的青姑娘。柏青看到毛俊远的神色明白这楚玉飞应该也是青姑娘的脑残粉,自己把人家的偶像“首杀”了,怪不得。
不过,他也不在意。
“最近没见过柏兄,不止兄台忙些什么?上次时候本想登门拜访但不止兄台寓所,未能成行实在是惭愧!”毛俊远边走边说道。
“最近做了点小生意,昨日刚到府城。”柏青随口答道。
楚玉飞听到脸上顿时露出一丝不屑,“子不闻义利之辩乎?”
毛俊远看了他一眼,又看了看柏青。
义利之辨是儒家思想里一个重要的论题。儒家创始人孔子一句“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奠定了基本论调;后来孟子又说“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厌”,更进一步阐述了儒家的唯义论;荀子的“为事利,争货财,唯利之见,是贾盗之勇也”,更是彻底把商贾打入了十八层地狱。正是由于圣人的训示,所以历朝历代都是“所谓末者,工商也”。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故士农工商,商在最末。”楚玉飞继续说道。虽然在这个世界,商人的地位已经高很多了,甚至有很多弃儒经商的人,不过跟现代还是没法比,在这些儒生眼里,还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非也。古有四民,曰士,曰农,日工,曰商。士勤于学业,则可以取爵禄;农勤于田亩,则可以聚稼稽;工勤于技艺,则可以易衣食;商勤于贸易,则可以积财货。此四者,皆百姓之本业,自生民以来,未有能易之者也,不分贵贱先后。”柏青微微摇了摇头,提出了与这个时代主流观念不同的观点。
这就是时代的差别了,更是认识的差距。他们在农业帝国中,商业属于不稳定因素。他们认识不到更想不到商业主宰经济甚至是主宰政治的局面。
“可笑,焉能不分贵贱先后。荀子有言:为事利,争货财,唯利之见,是贾盗之勇也。”楚玉飞闻言便反驳柏青,一副你的思想很危险的表情,带着不屑。
“就是啊柏青。商人重利无义,为人所不齿。《礼记·王制》曰:工商‘出乡不与士齿’,就是明证。”原来是走在前面的江文听到了他们的对话,若有所思地回头看着柏青说道。
柏青缓缓说道:“《礼记?大学》讲到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家都知道吧?”
“废话!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楚玉飞滔滔不绝开始背诵此段。
“停!”柏青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