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异世之大佬成长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章 柏青的朋友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二章 柏青的朋友

    万籁俱寂,东边的地平线上泛起一丝丝光亮。晨曦小心翼翼地浸润着蓝色的天幕,新的一天从远方渐渐移了过来。柏青感受着这让人陶醉的景色。周围的花草绿树,处处显示着朝气和蓬勃。虽然天已入秋,但美丽的清晨仿若一幅淡淡的水墨画,水墨画里弥漫着丝丝缕缕清香。远处飘来缕缕炊烟,村庄好似笼罩一抹轻纱。

    柏青既已解开心结,不再纠结穿越这回事。真正把自己当做这个世界的一员,才觉得处处有美好。这里比起高楼大厦比比矗立的后世城市真是风光无限。漫步一圈,一首诗脱口而出:清风拂绿柳,白水映红桃。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一次看着和关镇的一切都觉得有说不出的可爱,初来时的惊恐已经消失无踪。柏青甚至还和街边的小孩子踢了一会儿毽子。在孩子的欢笑中回了属于自己的小房子。

    自己动手煮了一点粥吃了之后,柏青便翻出大箱子——那是柏青唯一值钱的随身物品了。里面装的了两本书和笔墨纸砚,其中一本是和后世《诗经》差不多的《诗歌集》,一本是当世文宗韩同文写的《诗歌集注》。记忆中景国有类似于后世科举制的选拔人才制度。除了考察行政能力最看重的就是诗歌了。韩同文当初就是凭借是三首律诗一举夺魁。原本的柏青最崇拜韩同文先生,做梦都梦到过自己也写出了几首传世之作。得到了韩同文的肯定。柏青把书拿出来放在桌上,又把笔墨纸砚铺开。看着发黄的粗纸皱了皱眉头。柏青想起了后世去旅游时候体验过的青阳古法造纸。这个世界的纸应该就是用的这种技术。这种技术造出来的纸不耐看但韧性很好。上等的纸张绘制契约、作画经年不褪色。柏青用的这种纸还不算是差的,但是这种纸是用一种树皮作主要原料,因为木材纤维是由木质素所组成,木质素氧化就会发黄,再加上造纸过程中添加了酸性材料,这个问题就更严重了,远不如以竹为原料的纸。发现了这一点以后柏青好似突然开窍了。虽然自己莫名其妙来了这个世界,但是凭借后世一些科学知识,在这个时代想要活下去应该不难。

    柏青清楚记得用竹子造纸的过程。当初电视上专门放过一部纪录片。因为体验了古法造纸,他还专门看了这个。用竹子造纸先要砍竹杀青,然后把竹料拌入石灰水中蒸煮八个昼夜,再把蒸煮过的原料放入清水中漂洗,再放进锅里浸石灰水蒸煮,如此反复几次,竹纤维逐渐分解。取出煮烂的原料放在石臼里舂捣成泥面状。把捣烂后的原料用水调配,使得纤维彻底分离成为纸纤维的悬浮液,再倒入纸槽里,然后用细竹帘在纸浆中过滤,竹帘上就会形成一层纸膜。抄纸的工匠很需要经验,抄的轻纸就会太薄,抄得太重又太厚,这一步完全凭借工匠的手法。捞过纸浆的竹帘倒铺在压榨板上,小心移开竹帘纸膜就落在板上了。慢慢叠起一层层纸膜,再以重物挤压排出水分。纸膜在挤压下慢慢成形,成为一张四四方方的纸。然后把湿纸摊在专门烘干用的墙上,纸张干透后就成了一张可以供使用的纸了。

    得先打听一下这个世界造纸的事了。柏青心里这样想着,手下已经把早上那首诗歌写了下来。柏青记得的诗歌不太多,都是一些家喻户晓的名家名作。以这个世界目前的诗歌水平,他还真不敢随便用。在没有了解游戏规则的时候贸然闯进去,一般都会被教育的很惨。这样的教训柏青有很多。再加上柏青特殊的家世,过度引人注目可能活不了多久。

    柏青书法底子不错,看着纸上的字点了点头,自己陶醉了一番。箱子里还有几件母亲遗物,装在一个小盒子里。轻轻打开,里面是一个碧玉发簪好而一对白玉手镯,柏青又轻轻合上了。颜氏一个人带着孩子寄居娘家。虽有兄长疼爱,但用脚趾头都能想来她的生活过得怎么样。回想起那几个舅妈穿金戴银颐指气使的样子,和颜氏常年紧蹙的眉头,柏青神色略暗。“既然我来到这里,我一定会按照您的遗愿好好活下去。”柏青把小盒子放了回去。盒子底下压着几张地契。旁边有一个小包袱,他打开发现里面有四块银子。柏青是被变相赶出来的,他当时气冲冲收拾了东西,随手拿了一些自己的东西就离开了颜家。柏青记得自己没有这样一个包袱。这里面一块银子应该是五两,也就是说他现在身价有二十两。几天来根本没时间整理东西,原本以为自己一文不名,现在看来还能维持。在和关镇这些钱算是一笔巨款了,这里的百姓去远洋港给人帮工作杂役,辛辛苦苦一个月也就拿三百文钱。一两银子等于一千文钱。二十两银子他们得挣67个月,五年多。自己算了一下,柏青稍微青了一口气。本来以为自己一穷二白,吃饭都成了问题。现在看来至少眼前还不用为三餐发愁,这可是一个好消息啊!作为一个穿越者,没有系统没有金手指,已经够惨了,如果连饭都没得吃那真不如死了算了。

    午后,柏青收拾停当以后开始规划自己的将来。目前来说,自己作为一个所谓读书人,在和关镇这个地方完全没有发展空间。这里的年轻能干的都到远洋港淘金去了,平时赵七爷的杂货店就能满足所有人的需要。自己也只有走出去才能有机会找点事做,不然那二十两银子可撑不了多久。正想着第一站的目的地,门外传来一阵车马喧哗。“就是这儿了!”赵七爷说道,“阿青啊,在家吗?”

    柏青听到声音走出房门,出来就看到一辆马车停在家门前。马车帘子掀开,钻出来一个华服少年。皮肤白皙、瘦小精悍,一双大眼好奇地打量着四周。跳下马车冲柏青拱手笑道:“青哥,你这里风景可真不错!话说你怎么一声不吭就到了这儿?也没给我说一下,害得我好找!”

    “你怎么来了呢?”柏青也拱拱手,心下有些感动。这少年叫张若冰,算是柏青的发小。张家也算是本地大家族,家里开了车马行,主要在府城和远洋港之间运送一些货物。张若冰小的时候家里生意还没有做起来,那时候颜氏刚带柏青来到府城,在外自己租了个小房子。两个小孩子一起玩熟了。这么多年过去,张家的生意越来越大,张若冰作为张家的独苗苗,地位也是水涨船高,但二人感情却并未改变,平日里张若冰对柏青也是颇多照顾。

    “青哥,你还得上次我和你说的诗会么?我来找你就是为了这件事情。”

    “哦。我现在可去不了了。”

    “因为颜华荣吗?”

    “你都知道了? 不过也并不是因为他。我这刚回镇上,还有很多事情要处理呢。”

    “得了吧,青哥。你这儿不挺齐全么,还处理啥啊。”一边说着张若冰一边走下车,走进了小院,“你这看着地方咋半新半旧的,别扭!”

    “哈哈,这不是拆了旧的建的么。别嫌破陋,屋里坐吧”柏青对张若冰说道,“说实话,我现在最要紧的事是怎么养活自己,诗会什么的就算了吧”

    张若冰走进小屋,环顾了一下简陋的摆设,真可谓家徒四壁。他听到柏青的话,蹙了下眉头。“青哥,你这说的什么话?!以你的才学,只要参加诗会一定能一举成名,到时候这些还算事儿吗?”

    张若冰看到桌上铺开的笔墨,眼前一亮。一步过去拿起白送早上写的诗。“清风拂绿柳,白水映红桃。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好!好!好!”他一连喊了三声,“青哥,我就知道!真是好极了!韩文宗写的诗也就这个水平了吧。”

    张若冰只顾自己陶醉。却没有发现柏青脸上一闪而逝的尴尬。

    “哎呀!阿青的诗做的这么好吗?!”后面跟进来的赵七爷笑着说道,“阿青,你放心吧,剩下的都是小事,我帮你照看着绝对不会少一丝一线。你是有学问的人,好好读书,将来一定能出人头地。”

    柏青回过头看着赵七爷,一脸愕然。诗会应该没那么容易吧。自己脑海里记得的只有那些后世家喻户晓的时词,诗会临场指定内容作诗,出现一个生僻的内容,自己不会的话那岂不是丢人丢大了,自己可没有王摩诘的水平啊!更何况印象中的古人诗会这种东西都会喝酒的吧,行酒令的话。想想红楼梦里宝二爷生日群芳开夜宴上行酒令的事,这谁能受得了?不能去不能去。

    “七爷说的有理。我听说这次的诗会会有一个很特殊的人物参与,如果能够在诗会上拿出上佳诗词,得了贵人赏识。那可真的就一步登天了”

    “特殊人物?”柏青觉得自己更不能去了。这万一有什么失礼的地方,冲撞了权贵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暂且不提这件事。若冰,我有一件事倒要问你呢,你可知道哪有造纸的工匠?”

    “你怎么问起这个了?造纸的我不认识,但我知道有一个人肯定认识!”

    “我有点事,谁知道啊?”

    “西城翰墨轩的刘掌柜啊。他昨天还来找我爹,说去远洋港那边拉货呢。”

    “哦!怎么把它给忘记了,你知道他啥时候去呢?”

    “具体说不上,昨天忙着找你了。不过就这一两天吧,看他还挺着急的样子。”

    “那我们快走吧!”

    “啊?!”张若冰诧异的看着柏青。你这是啥意思?我准备了一肚子劝你的话还没说呢。

    “七爷,我这个小房子就拜托您了!”

    “放心吧。阿青!我等着你的好消息。”赵七爷拍着胸脯保证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