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国之隐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章 秦岭深处有人家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诗人笔下赋予了这座山脉更厚重的含义。自先秦起,多有隐士隐居于此,饮露食针,薄衣越冬不畏寒暑,长寿者多闻于周边村野。

    有柴夫言,少时入山砍柴不慎跌落溪涧,骨踝剧痛不能行走,山间野兽出没频繁,恐惧绝望之际,溪头走来一童颜鹤发老翁,从袖口掏出一黝黑陶罐,用手指掏出些许黑乎乎的药膏,涂抹剧痛之处,顷刻间剧痛处传来阵阵凉意,少许剧痛消失,已经勉强可以站立行走。

    惊奇之下问老翁何许人也,老翁却面含微笑转身而去,柴夫脚踝未愈,追赶不上眼见老翁消失溪流尽头,柴夫只好遗憾出山回家。

    数十年后,少年柴夫也经不起岁月变成一老汉,山里的老人身子骨硬朗,常年进山砍柴,他没想到数年后的一天进山又遇见少年时搭救他的老翁,更让他诧异的是老翁的容颜,数十年过去了,竟然不曾在这位老翁脸上显出衰老之容,且感觉精神头比年轻时见到的更抖擞,以为遇见活神仙了,纳头便拜,等抬头时,已不见老翁踪迹。

    老汉遗憾跺脚下山后将遇见活神仙的事情大为传播,长久下来,这流言便成为了传说,秦岭深处有神仙,这是整个秦岭人家都知道的事,虽然不曾遇见,但他们仍旧坚信,这让这座大山显得更加神秘。

    茫茫秦岭,隔绝南北,云雾横绕的大山深处,影影约约有顶茅草屋,孤零零的坐落在一处岩壁之下。

    岩壁凹陷处有一方不大的空地,地面平整干净,靠近边缘处有一颗歪脖子古松,半个脑袋低垂向着阳光处生长,树影下横卧着一方大青石,石料的质迹跟岩壁石料格格不入,仿佛从别处搬来一般。

    此时,大青石上坐着一个身披茅蓑,眼睛微闭须发蓬乱的老者,面对着朝阳胸腹缓慢地起伏。先是胸部缓慢地鼓起,鼓到一定程度后接着是腹部也慢慢鼓起,胸腹整个鼓起后消瘦的老者好似瞬间变成一位强壮大汉,这状态一直不变,老者像和身下的大青石融为一体,风不动树不动,只有太阳穴凹陷处的血管一鼓一鼓的强劲脉动。

    有一段时间后,老者的腹部慢慢收缩,一股气流顺着口腔悠悠呼出,呼出的气流像一股热流,直吹的歪脖子树晃动不已,当胸部再次收缩时,老者呼出的气流直吹的树头顺着前方摆去,久久不能收回,这一口气被老者呼了好一段时间才平复,老松树也稳定了身形,接着老者又胸腹缓缓鼓起循环重复着。

    远离老者住处的几座山外,一少年顺着溪流向着大山深处前行,小溪里满布大石,少年借着大石在溪水间不断跳跃前行,偶尔趴在溪涧手伸进石缝里摸索半天,笑着从石缝里摸出一条比拇指大的黑色小鱼,放进腰间竹筒继续前进。

    秦岭深处的小溪产不了大鱼,只有这种拇指粗细的无鳞麻小鱼,山民都叫它小白条,是一种非常古老原始的鱼种。别看它个小,其营养价值很高,山民那家媳妇生孩子坐月子,她的男人都得到河里翻石头捉上一些炖汤补身子,只要小小的几尾便能炖出一锅色如奶液的汤汁。

    少年肤色黝黑发亮,是他长期晒太阳的缘故,这与当地山民一个模样,短短的头发层次不齐杂乱无章,这是他自己用小刀割出来的效果,他感觉这样比较清爽,少年看了看腰间竹筒,已经有大半竹筒的鱼儿了,满怀开心的抬头望向老者住的崖壁处,看到那颗歪脖子树晃动不已,更显得高兴了,一个跳跃跨过两米宽的溪流,向着那处崖壁奔去。

    大青石上坐着的老者眉头微微一皱,随即嘴角扯起一丝微笑后,又继续入定呼吸采纳之中。

    老者住的地方离崖底还有一段高度,没有上去的路,只能借着石壁凸出攀爬上去,几块凸出的地方,已经磨的非常平滑,若是一般人不借助外物,很难攀爬上去。

    对于少年来说,这难以攀爬的崖壁,完全没有问题,因为这处崖壁他已经怕过无数次了,站在崖壁下面,少年扯开嗓子大吼道:“老头,你能不能找个人能行走的地方安窝,看看你住的地方,都是那些扁毛畜生呆的地方,你这是要像那畜生般长翅膀飞啊!”

    老者没有听到一般老僧入定,少年抬着头等了半天也不见上面传出声来,气呼呼自喃:“好像谁上不去,老家伙迟早会饿死在上面!”

    挽了挽袖口,向着崖壁上方爬去,手脚并用,整个身体贴着崖壁长了根般,像一只壁虎快速攀爬,如履平地。最后一个翻身爬上拿出凹陷处,看着老者入定不动,假装气喘吁吁不满的骂道:“老头你还活着没!住这么高,你以为你是山里的活神仙!还不是要吃喝拉撒……”

    少年倾吐了心中不满后,见老头还是那般一动不动,爬上青石挨着老者坐下,顽皮的伸出手指放在老者鼻子下试试,迅速收回夸张的拍了拍自己胸腹说道:“还有气啊!我以为你嗝屁了,你可别死在这石咯啦上,我可不管你就等着喂扁毛吧!”

    见老者还是那样,少年嘬嘬嘴一副早已晓得样子,解下腰间竹筒放在一边,学着老者盘坐青石上,一呼一吸的出气,比起老者缓慢的节奏,明显少年呼气急促些,远处看起来倒还是有模有样。

    慢慢升高的太阳,照在山间的云雾,通红一片,映得山林草木一片灿烂。一束阳光照在大青石上,一大一小的影子长长的映在崖壁,不远处的鸟叫声和着一呼一吸的呼吸声,在这秦岭深处显得祥和自然。

    当山壁上的两道影子回到青石不远处时,老者呼出了最后一口气,缓缓睁开双眼,眼中有精光闪过,回神转头看着身边坐着的少年,微微点点头露出欣慰之色,但这眼神突然一边,老者一巴掌拍在少年头发杂乱的后脑勺,开口骂道:“要死啊!大清早鬼叫什么,这几天没来跑到哪里祸害了!”

    少年冷不丁的被来了这么一下,一个踉跄摔下了大青石,痛的龇牙咧嘴,一只手捂着后脑勺,一只手摸着屁股猛揉不停,气急败坏的指着老者骂道:“你这老不死的,小爷怕你被老鹰捉走,来看你还给你带了好吃的,你就这样招待我,不行今天飞的拆了你这狗窝不成!”

    说着扭着半个身子向着茅草屋走去,一副非拆不可的样子,老者知道这小子只是做做样子,咧嘴笑了笑后赶紧摆出一副紧张样子跳下青石上前拉住少年说道:“不可不可,那可是老头最后的家业了,拆了老头又要顶风淋雨露宿山林了。”

    少年没有回头,贼笑着说道:“就算不拆,你这窝几根茅草搭起,连个屁都兜不住,还挡风遮雨,笑死小爷我了,我看还是拆了好,我家狗窝都比这强,拆了早点出山,在这里受什么苦!”

    老头心头一暖,硬拉着少年来到岩壁边,指着脚下大山豪气的说:“小子你不觉得置身这大自然中,有种飘然世外高高在上的感觉,饮得山间晨露,食得林中珍味,不似仙境甚似仙境啊!”

    这一番话直说的少年咧嘴摇头,心里鄙夷还山珍,只看到你经常饿的摘松针吃,一股一股的往嘴里喂,想到那滋味少年一阵恶寒,再看看那可枝叶稀疏的歪脖子松,心里真为它担心还能撑多长时间。

    看着少年的眼神,老者并没有显出尴尬之色,仍是一副洋洋得意,眼神扫到少年带来的那只竹筒上,眼中精光一闪,拿起竹筒舔了舔嘴唇,摇摇着竹筒说道:“小白条?”

    “你不是有你的晨露山珍么,你吃那些就好,这可是为我自己准备的,没有你的份,人老了就和那树一样,皮就是厚。”说着从老者手里夺来竹筒,藏到怀里。

    “哎呀别啊!年轻人要懂得尊老爱幼,孝敬老人家。”老者笑着说道。

    少年把竹筒别在腰间,顺手在茅草屋上拽出一把茅草,向着岩壁下的柴火走去,嘴里说道:“家里可有我孝敬的老人,你不算哦!”

    老头看着这是要生火烤鱼子,殷勤的上前一边搭手取柴一边说:“家里的老者和我这个老头都是老人,再说我还教你认字,算得上你的先生,这都是要尊重孝敬的!”

    “你这么一说倒是理。”少年眼珠一转指着岩壁上挂着的一把剑说道:“你吃可以,不过我要那破剑!”

    “要那干什么,那把剑早就锈的拔不出来了,拿在手里和烧火棍一样,还没你柴刀有用。”老者不在意地说着。

    “那你不烧了火,还挂哪里干什么?”少年质问道。

    “傻啊!挂那里辟邪啊!”老者自豪的说到:“那是老头镇宅之宝。”

    “不管不管,我就要它,或者借我几天耍耍也行?”少年试探的说到。

    火生了起来,老者在没心思理会,抢过竹筒倒出几条小鱼插在木棍上烤了起来,少年幽怨的看着老头,老者也不看他转了方向继续烤鱼,少年跟着他转动,继续盯着他看。

    “算了算了,拿去吧,拿去也省心,老看着不舒服。”老者埋头烧烤,少年看不见老者眼里的那一丝忧伤,听见老者的话那还顾得上,起身向挂着破剑的山壁跑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