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宁一脸为难,道:“这个嘛……”
从他和悠悠两世情缘的角度来看,他当然希望给悠悠名份,再说悠悠是郡主,断无为妾的道理。可杨士奇的孙女也不可能为妾。
郑王道:“郡主岂有为妾道理?杨东里的孙女为妾再合适不过了。”
杨士奇怒道:“王爷,凡事总有先来后到,你可是现在才答应亲事,哪里比得上臣早就和安乡伯谈妥?”
“没错。东里兄和安乡伯可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杨荣见缝插针来一句,特别强调张杨两家有媒人,按照世俗礼法,只有和杨家的亲事才作数。
郑王瞪眼道:“你们敢让郡主为妾?”
“……”杨士奇和杨荣立即闭嘴。他们不敢也不能。
真的两个都娶啊。张勇傻眼了。
张宁道:“王爷……”
“什么王爷?还不叫岳父?”郑王老大不乐意,要不是眼前这位是乘龙快婿,早就一脚踹过去了。
张宁乖觉地改口:“岳父,小婿这就进宫求陛下的旨意。”
“嗯?”杨士奇扬眉看他。
“求两份。”张宁补充。
杨士奇道:“这还差不多。你即刻去,老夫和王爷在这里等消息。”他人老成精,哪会不明白张宁指的是什么,郡主铁定是正妻,只希望张宁能进宫为杨容儿求来名份。
“是。”张宁坐车进宫去了。
张勇笑得合不拢嘴,一边吩咐摆席,一边请郑王和双杨去大堂坐席,郑王自然坐了首位,杨士奇坐他下首,杨荣坐在杨士奇下首。其余官员按品阶大小而坐。
一时间满堂欢声笑语,手端朱漆托盘上菜的仆从如川流不息。
…………
朱祁镇用完午膳继续看奏章,得报张宁来了,奇道:“卿不是为封爵贺吗?怎么这个时候过来?”
张宁参拜毕,把郑王非在嫁女的事说了,道:“臣父先答应杨首辅的亲事,不如悔婚,臣求陛下恩准,为郡主和臣以及杨氏赐婚。”
朱祁镇笑道:“这有什么难的?朕这就写一份手书,让小四过去宣读。”
(ex){}&/ 这就是娶郡主的好处了,公主出嫁后只能住进十王府,郡主不受限制。
两人谈谈说说间,郑王来了,参见毕,朱祁镇皇祖母的意思,郑王道:“臣求得母后恩准才敢许亲,要不然怎么敢?”
你担心气坏母后,我哪能不担心?当然得她老人家同意才行。
朱祁镇笑道:“那就好。”提笔写了旨意交给贾小四。
“公公请稍待。”郑王心中一动,道:“理该先禀报母后再去宣旨。”
“王爷不是征得太皇太后同意了吗?”张宁道。万一太皇太后反悔了,非要横加拦阻怎么办?他好不容易才看到娶悠悠的希望,实在不愿意错过。
郑王道:“两家亲事已定得禀报母后一声。”说着起身出昭仁殿朝慈寿宫走去。
“……”张宁很想说,万一太皇太后不同意怎么办?
朱祁镇见他一脸担心,安慰道:“皇叔只是先告知皇祖母,毕竟皇祖母最疼悠悠。”
人都走了,还能说什么?张宁道:“若太皇太后反对,还请陛下多多美言几句。”你能为王振当面顶撞她,怎么着也得帮我在她面前说几句好话。
朱祁镇道:“那是自然。不过朕想来,皇祖母不会反对,她是极言而且信的。”
果然,两刻钟后,郑王回来了,道:“请陛下派一位公公去安乡伯府宣旨吧。张宁,母后有话叮嘱你。”
也就是说,太皇太后同意了。
朱祁镇让贾小四去宣旨,这是今天他第二次赶去安乡伯府。
张宁则起身去慈寿宫,虽然心中忐忑,还是硬着头皮加快脚步。到了慈寿宫行礼毕,太皇太后看了他几息,叹道:“还是让你如了愿,只是这三年之约还得遵守。三年内,你封侯才能娶悠悠,若是三年内不能封侯,那就封侯再娶好了。你好自为之吧。”
“什么?”张宁怔住。难道你不怕你孙女成了老姑娘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