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浩明同意了。
他走出张喜明办公室,可心里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在常人看来年纪轻轻就能调到省局工作,这是件难得的好事,随之而来的是前途无量、飞黄腾达。
周浩明当然也愿意这样想,但另一个声音却告诉他肯定哪里有问题,工作一年多还看不清本质吗?局里比你关系硬的年轻人多的是,这样的好事怎么可能凭空落在你身上?
中午,食堂里人头攒动,周浩明调到省局的消息成了大家共同的话题,关注程度远远超过了全国人大会议。
周浩明还没走进食堂,就已经觉察到了异样,人们注视他的眼神都怪怪的:惊奇、嫉妒、鄙视、羡慕等等从四面八方射来,让他浑身难受。
“小周,不错嘛,因祸得福啊!”周浩明刚进门,保卫科唐天鹏就笑嘻嘻拍了下他胳膊说道。
李灿跟在唐天鹏身后,左手提着一个掉了瓷的白色大饭缸,右手捏着一双筷子也附和着说:“以后就是省局领导了,记得提携下老哥,怎么说我们也是肩并肩战斗过的同事嘛。”
面对这样的情况,周浩明略显尴尬,他不便说什么,逐一报以微笑,但表情并不自然。
“哟,这还没走呢官架子就摆上了啊!”,一个阴阳怪气的女声从队伍后面传来,为了吸引注意,故意提高了八度。
大家停止了谈论,向队伍后面望去。
还没等目光落定,话声又响起了:“周浩明,你给大家说说,你是怎么巴结上省局领导的呀?让我们也学习学习,共同进步才对呀,大家说是不是?”
语气充满了挑衅,重要的是它还底气十足,这次周浩明看清了,说话的是业务科副科长李晓霞。
“李晓霞!公共场合乱扯什么!”业务科科长曹刚责骂道。这时,张喜明也从包厢里走了出来:“吵吵啥呢!”
饭堂安静了下来,张喜明瞪着眼环视了一周,目光落在了周浩明身上:“小周的情况你们知道什么?别看他年轻,比有些人强多了,一天就会在后面嚼舌,还有什么本事?”
张喜明说完望向队伍后面,李晓霞低下头往后缩了缩。
“下午小周就去省局报到了,这可能是他在市局食堂吃的最后一顿饭,你们这些领导、前辈怎么当的?他一年多基本都在工地,吃了多少苦你们谁又知道?和你们八杆子打不着的一个年轻人,哪里得罪你们了?”张喜明眼红脖子粗,谁还敢出声,一个个都低着头,筷子碰碗的声音都显得格外刺耳。
“费正力,小周,你们来。”张喜明招呼着两人前后进了包厢。
张喜明说对了,周浩明确实得罪了李晓霞,而且不是她一个人对周浩明恨之入骨。这话从何说起呢?
还要从王福禄落马说起,想当年王福禄任京南市气象局一把手八年有余,为了巩固权力、清除异己,栽培亲信无数,形成了完善的党羽体系。
在这些年里,许多人为了能升迁发财,向王福禄行贿,王福禄更是来者不拒,送的多升的快,送的少原地等。
有的人甚至卖房贷款给王福禄送钱,为了能让自己送出去的钱不成为费纸,这些人死心踏地为王福禄卖命,唯其马首是瞻,所有敢逆旨意的人都被清除干净,唯有鹰犬走狗类才能繁荣昌盛,何来公正和道法?
曹刚再过几年就退休了,李晓霞为了能尽快提升科长,刚给王福禄送去50万,可没想后脚王福禄就被周浩明送进了监狱。
你说能不恨吗?
周浩明无意的一个行为,改变了整个体系运行状态,随着张喜明到位,系统很快恢复了原来的机制,不同的是其中的零部件被更换了,李晓霞便是其中之一。
这样的体系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是什么呢?
是纠偏,周浩明无意中对系统进行了一次纠偏,差点小命不保。
一个完善的系统必须要有纠偏机制,纠偏能保证系统正确的运行方向,达到预期的目标,没有真实的纠偏机制,系统将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崩溃,当然这个时间可能会很久。
因为各个利益团体存在冲突,纠偏并不总是以客观实际为依据,有时甚至违背客观,为群体发展带来严重损害。
“伪纠偏”应运而生,它的本质是欺骗策略,也是人类最优策略机制。
通过对人类历史研究发现,在信息不对等或是认知不对等的情况下,人们倾向选择欺骗策略,因为欺骗是代价最小的获利策略。这是人类基因的演化需求,只有获利才能更好的生存和繁殖。
伪纠偏,即能回答民众疑问又能贪污腐败,这样的机制早就存在。
欺骗策略先成立专门的反贪部门并进行广泛宣传,构建一种反贪高压态势,造成无人敢贪,有贪必抓的假相,可实际呢?
我们交给时间检验吧,几年后,聪明的人就会发现问题:几乎所有贪污腐败案件都是被举报才发现的,完全由反贪部门审查出来的凤毛麟角,小三、二奶、夫人、下属成了真正的反贪功臣。
具备科学素养的人会有这样的疑问:官员财产公开是贪腐的纠偏机制,为什么却不施行呢?我们的纪委、检查院、法院不可谓不完善,为什么效率这么低下呢?
因为这触及了领导阶级的核心利益,注意,是核心利益。
这样的体系存在严重风险,虚假的纠偏机制让太多的人相信了系统的安全有效性,忽视了实实在在的危险。
一个刚毕业的学生应聘到工厂做学徒,他被告知所要检修的机器有制动保险,机器中的刀片不会飞出伤人,学生相信了并大胆启动机器开始检测,但是不久刀片飞出切断了他右手的四个指头,学生抱着手痛苦地蹲下……
好的故事让人相信社会运行体制中实实在在设立了纠偏机制,并相信这个机制在完美运行。
这种伪纠偏机制很多,它们的作用并不是真正纠偏,而是欺骗他人相信整个系统完善有序。
这样,少数阶级利益保住了,整个社会也稳定和谐。
有科学素养的人又会产生疑问:这种伪纠偏机制真的能保证系统长久运行吗?
答案自然是不能,因为它并没有真正实现自身功能——纠正错误。
在“故事”开始的时候,因为系统运行时间不长,即使没有纠偏机制也不会偏离目标太远,这好比投篮,站在篮下投入的机率比站在远处投三分大的多,因为短时间(短距离)错误并不会放大很多。
当“故事”经过十年、二十年……
由于没有客观实际的纠偏机制,错误不断被累积就会产生不可避免的系统风险,再以原来的“故事”进行下去必然造成灾难后果。
这也是少数阶级难以抉择的时刻,引入真实纠偏确实能挽回系统,但自身核心利益从此不再,而继续伪纠偏下去自身也要灭亡。
所以,大多数的选择是切除自身部分利益,换取短暂的真实纠偏,完了以新的“故事”继续下去,直到下一次系统偏离,但那已是十年甚至几十年后的事情了,与己无关。
切除自身利益肯定是件痛苦的事情,但从长远看,完全是有必要的,因为这些损失的利益会在今后几倍、几百倍抢回来。
为什么我们要努力培养科学认知,成为具备科学素养的人?
因为这样你才能看清更多的真相。
相信多数人都会认为工会是有利于普通工人和职工的,因为工会当初出现的本质就是为了解决普通工人与上层领导矛盾的机构,可实际上现在这也是个伪纠偏。
工会,工人联合会。工会组织成立的主要意图,可以与雇主谈判工资薪水、工作时限和工作条件等等,从本质上讲,工会的确是对普通职工有利的,但随着时间推移,工会失去了它本身的作用。
工会在很多国家,相当一段长的时间内属于非法组织,当局对成立非法组织工会处以酷刑,甚至有的处以死刑,因为工会触及了统治阶级利益。但为了缓和矛盾,权力阶级最终妥协,承认了工会组织的合法性,然而本质上,工会为普通职工带来的保障和收益是相当有限的。
目前,我国虽然存在着大量的工会组织,但普遍已经名存实亡,工会已经成为企业和党委、内部的一个职能部门,并由企业和党委、组织高层对工会进行人事任命,已经没有相对独立的组织和行动。
它们大多只是在节日进行象征性的小福利发放及组织娱乐活动组织,并不能代表广大员工的利益,尤其是国企工会,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的是资方利益。
根据《工会法》的规定,工会经费的来源有五个方面:一工会会员缴纳的会费;二建立工会组织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按每月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百分之二向工会拨缴的经费;三工会所属的企业、事业单位上缴的收入;四人民的补助;五其他收入。
事业单位经费虽然不是通过全体职工缴纳,而是每年预算按2工资总额拨付,然而依然只有少部分用在了职工身上,京南市局每年近18万工会经费,只有5万左右用在全体职工福利上,大部分打擦边球,用在了少数群体身上。
根据规定,工会经费是工会组织开展各项活动所需要的费用。什么是各项活动?没有明确定义,工会培训、购置设备器材、聘请专家等花样繁多的活动都出来了,而这些活动经手人和支付利益相关人总是那么几个少数人,大多数职工并不知道,审计时就会发现,有的单位甚至半年举办了四次运动会,然而这些普通职工也不知道,因为他们是一丘之貉。
工会已经完全沦为了领导变相敛财的工具。
周浩明的世界观就是这样一步步被颠覆的,然后又一步步形成,每次改变都让他更接近事实的真相,也让他更加意识到作为逆行者的危险和无奈。
周浩明跟着费正力进了包厢,除了张喜明,两名副局长也在,一个是分管业务的杨立功,一个是分管后勤的段秋明,其他的位置都空着,然而桌上的菜却有十几盘之多,不可谓不丰盛,周浩明预感有什么重要的人或事在等着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