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龙皇出世,二宗宗主联手一击,倒是拼了旗鼓相当。但就在此时,李灿的身影鬼魅一般出现在二人背后。
随手几剑,便是逼得他手忙脚乱。
对于现在的李灿而言,取胜,那不过就是个时间问题罢了。
没过多久,两名宗主的人头落地。而李灿,不过就是受了些外伤而已。
直到死到临头,这两个老头子才知道后悔。早知如此,方才干干脆脆就投降了该有多好啊。
他见城头还在进行着拉锯战,直接一招龙皇出世轰破了城门,血骑团长驱直入,不由分说开始砍脑壳。
麒麟、狗蛋以少打多,此时也分别都占了上风。
李灿喝道:“楚军听真,临阵倒戈者,朕以名誉担保,一个不杀!”
李灿对于百姓秋毫无犯的仁德之名,大半个楚国都有耳闻。那些个被强行抓来的壮丁们一听这话,顿时各个倒戈。本来被强行抓上来送死,他们心里对于武大穆就怀着一口怨气。况且,武大穆这个皇帝还名不正言不顺。
不,就算前面那个名正言顺的项拔棒,对他们也是一再剥削,对此心怀不满之人可是不在少数。
李灿这话一出,将近二十万大军纷纷倒戈。一见这样,不少不属于壮丁的楚国士兵也直接倒戈了,楚国兵败如山倒。
纵然二宗弟子强大,也难以挽回溃败之势。
麒麟和狗蛋也都结束了战斗,他们受伤不轻,但是并不威胁到性命。而他们的对手,却没有一个活着的。
南唐帝国,已经彻底控制住了局势。
“李灿,你做事难道一点都不留余地吗?”
被高泽文一掌轰得吐血倒退,武大穆凄惨的吼道。
“你们催动百万雄师要吞并我南唐之时,又可曾想过留一点余地?”
李灿冷漠的回应了这样一句话,一剑结果了武大穆的性命,连逃跑的机会都不留给他。
还剩下几个二宗的长老想要趁机逃跑,被狗蛋、麒麟、高泽文堵住了去路。以多欺少,一顿围杀。最终,皆是陨落。
见这情况,无论是楚国兵将还是二宗弟子,都纷纷选择投降。
李灿一脸冷漠:“全部杀了,一个不留!刚才有那么多的机会可以投降,可你们却选择负隅顽抗。既然你们这么忠心,就乖乖殉国吧。”
李灿恩威并施,给投降的人们也是上了一记眼药。
没过多久,大战便已经结束,南唐军队一面打扫战场,一面开进楚国皇都。进城之后,仍然是老规矩,出榜安民,并且将那十余万壮丁全部卸甲归田
,不用再受战乱之苦。
对此,壮丁们皆是感恩戴德。
李灿先是开了庆功宴,论功行赏。修整三日之后,他仅仅留下万余人马负责皇都安全,其余人等全部派遣出去,收拢大楚剩下的国土。同时昭告天下,大楚已经被南唐给灭了。
悲辞等将领奉命出征,所到之处,攻无不克。甚至很多城池一见南唐军马,立刻开城投降。论及主要原因,实在是因为楚国已经被掏空得差不多了。
其实武大穆篡位之后没少向别的国家求援结盟,可惜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愿意来帮助残暴无道的楚国。
也没有人敢趁机袭取南唐,毕竟李灿的几场大仗,杀破了所有国家的胆子。更何况李灿还有本事收拢了国内所有宗门,让他们都一起保卫国家,虽然大军出动,但后方并不空虚。
不到两个月,悲辞便是带着好消息回来了。如今楚国每一块地都是南唐的地盘了,每一寸土地都
姓李了。
而一下子灭掉了混乱之地最大的楚国,自然是一个极大的成就,系统也是给李灿下发了不少奖励。
李灿也完全遵守了他先前的诺言,对于不闹事的百姓,秋毫无犯。而触犯了南唐律令的,都按南唐律令治罪,完全废掉了大楚律令。
从此,大楚的百姓,也是完全成为南唐的百姓。
他把曾经在南唐用过的治国方法,照样子搬到了大楚。施行之后,百姓大为开心。
知道出国空虚,李灿便轻徭薄赋,给了百姓休养生息的机会。同时三千血骑团大力出击,消灭了大楚几乎左右恶霸一般的大家族,狠狠的填补了一波国库。
同时将圣旨传回南唐,命六大学堂之人都分出一些师资力量,再到大楚开设分院。六大学堂这些日子广纳南唐人才,分出些师资力量自然不成问题。
再加上六大学堂的副堂主都在,云罗学堂甚至直接就是堂主狗蛋在这里,开设学堂自然非常容易。
原先是楚国百姓的那些南唐百姓更开心了,毫无背景也能有修炼真气成为强者的机会,皇上英明啊,仁慈啊。
而那投降之后立功最大的赵葫芦,李灿直接给了高官厚禄,命令他率十万大军驻守原本属于楚国,如今属于南唐的边疆,警告其它国家不要进犯。
他还调用了一些南唐官员来楚国治理,又让原本楚国的一些官员去南唐做官,互通有无,加速两片土地的融合。
至于楚国的皇都,自然也是被改了名字。如今没有大楚,只有一个南唐,两国变一国,那自然也必须只有一个皇都。
就这样又过了三个月,大楚这边的情况完完全全的稳固了下来,南唐的疆域,一下子翻了十几倍,成了混乱之地的第一大国。
朝中传来消息,不少国家已经派遣使者前来
进贡了。
见到这般境况,李灿决定先回到南唐看看。
这出来将近一年了,他也无比想念旧人,也想回到皇陵,陪着父母聊上两句。
他把几十万大军留在了这里,仅仅带着几千血骑团一路飞奔,赶回南唐皇都。毕竟这里这么大的地方,不多留下些士兵镇守恐怕不行。
数千血骑团,一路穿过大铁岭,通过铁甲关,马不停蹄的赶向南唐皇都而去。
所过之处,一片欣欣向荣,老幼鼓腹讴歌。这些,都是李灿的政策带来的。
如今的南唐,可谓国泰民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