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婉的担忧,在阿刁的心中同样掀起了一片焦虑的波浪。“应该不会吧?看起来还是很真实的。”阿刁自我安慰般的说。
“可其实破绽还是有不少。等他们反应过来后,就不会在对我们有所顾忌了。”
阿刁的父亲名叫扶庚,是鹰族第三十三代族长,也是鹰族有史以来最为精彩绝艳的一名鹰族族长。他在二十几岁时,就以掌握了鹰族的三大密咒,其中尤属地狱魔鹰之咒最为精通娴熟。
但是这三大密咒,一旦施法,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则是极为庞大,实属一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法术。故此,扶庚经过多年钻研,创立了一种空城计的幻术,名为地狱魔鹰大幻术。
此法术一旦施展,其威势堪比真正的地狱魔鹰之咒,声势极为浩大。但是却是一片徒有其表的空中楼阁,根本不具备现实的杀伤之力。但是地狱魔鹰之咒无论是在草原还是中原地带,都享有极其可怕的威名,所以只要敌人目睹了那恍若地狱魔鹰之咒的蜃景幻影,必定会恐惧的肝胆欲裂,根本生不起半点反抗之心。更有甚者,会在极端的恐惧中触发催眠效应,陷入假死状态。
到了后来,扶庚又再度简化了地狱魔鹰大幻术的施展成本,将法术封印在了吊坠之中。并且为了保护肉体脆弱的施法者,还一并封印进了一个护身咒。但凡施法者遭遇危机,吊坠内的护身咒就会自动触发,反弹而去。在附加上幻术那神鬼莫测的致幻能力,将会获得出奇制胜的神效。
清婉作为扶庚的爱女,自然获得了一枚可施展地狱魔鹰大幻术的吊坠。只不过这枚法术吊坠,如若需要激发,则需要施法者默念一遍冗长的咒文方能施展而出。
在鲛女宫营救月隐之时,清婉其实本想使用吊坠的法术之力。只不过这法术吊坠只能使用一次,法术一旦施展完毕,吊坠就会彻底粉碎,不复存在。
而这枚吊坠是其父扶庚留给清婉的唯一之物,她在使用时难免会有所不舍,由此导致了片刻的耽搁。等到她开始默念咒文的时候,一切已经晚了。
阿刁坚定有力的握住了清婉的右手,语气中充满了孤注一掷的决心:“在等一天,至多一天时间,我最后一次请求朱棣大伯放我们走。但如若他一意孤行,坚持要把我们留下,也不肯放了月隐,哪怕是要杀出一条血路,我也会劫了月隐,和你一起闯出去。”
清婉没有说话,只是把另一只手静静地伸了过去,再仅仅握住了阿刁的大手。
朱棣的寝宫内,朱棣挂着一脸强自压抑的冰冷肃杀,正沉默的听着玄化条理清晰的禀告。
“地狱魔鹰之咒现世的那天,城中有五百四十七人被杀死。可表皮却未有丝毫破损,只有一道淡淡的红痕存于表皮之上。至于城中的其余百姓,当天也有许多人昏迷不醒。不过事后的一道七天内,那些昏迷或死亡之人,却陆续睁开了眼,重新恢复了活动。微臣后来也派人去询问了这些昏迷或假死之人,他们全都说当时他们分明以被那群凶神恶煞的蒙古骑兵所杀死了。可不知怎的,昏睡了几天后,却重新返回了人世。”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朱棣的声音很闷,仿佛是在胸腔里充分发酵后的声音。”
玄化并未很快回答朱棣的询问,而是非常认真地思考了一会儿,在不疾不徐的回答道:“微臣曾在一些典籍中读过,在极西之地有一国家,名为希腊。大约在两千年以前,这个国家的人发明了一种可让人产生幻觉的法术,称为摄心术。后来,西域诸国不断深化研究该术法,由此便诞生了许多与其相关的术法神通。”
“故此微臣猜测,清婉所施展的所谓地狱魔鹰之咒,并非是真正的地狱魔鹰之咒,而是徒有其表的西域幻术罢了。”
“此事当真?”朱棣问。
玄化微微向前欠了欠身,答道:“虽不中,但不远以。”
朱棣单手拖腮,目光阴沉的思量了片刻,然后缓缓地开口道:“如此看来,清婉此女也并不是太可怕。”
“是的,只不过是一派空城计。一旦拆穿,那就不值一哂。”玄化说道。
“但就不知她的那种幻术,是否还可再次施展。虽然徒有其表,但倘若京师中再度出现,那也会引发骚乱,影响朝廷的威严。更何况鹰族之人向来诡异莫测,也不知除了这幻术以外,此妖女还有何等不为人知的伎俩。”朱棣有些顾虑的说。
“微臣不知那幻术是否可反复施展,但臣有一样妙计,可让清婉伏诛。”玄化的表情猛然流露出一片狠辣之色。
第12章 最后通牒
数天后的早晨,应天府中迎来了一场南下的冷空气,整座都城都笼罩在了一片萧杀的寒风之中。在这宛若深秋的清晨,一名高大白胖的老太监走进了阿刁和清婉的住所。
在老太监的下吧上,留着几根稀疏如枯叶的胡须,这使得他为此感到无比自豪,。只见他一首轻抚着须子,一边慢条斯理的对阿刁宣布了朱棣的口谕,让他前往朱棣所办公的宫殿,有极重要之事要与他相商。
恰巧阿刁也打算求见朱棣,好要再次表明自己的决心。故此他便随着老太监四平八稳的脚步,一同离开了住所。
在即将跨出门槛时,阿刁转身望着相送到大门处的清婉,低声对她说:“等我。”
清婉凝望着阿刁在大风中坚定地眼神,却不知怎的,她的心中蓦然生出了一种仿佛生离死别般的哀痛之情。但最后她什么也没说,只是无声的点了点头。然后倚在朱漆大门上,瞧着阿刁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前方的拐角处。
阿刁一走,清婉就觉得自己的心脏就像是被硬生生的挖去了一块,呈现出了一个黑洞一样的深坑,将她的所有精气神都瞬间收杀而去。有一瞬间,她甚至产生了一种已经死去的错觉。
清婉无精打采的关上了大门,慢悠悠的走向了屋内。那盘山的脚步,好似一个在寒风中无助的老妪。
回到屋内后,她从兜里掏出了那把最终证明了阿刁身份的小剑,放在掌心中仔细的端详起来。这把小剑,最初属于阿刁之父朱枬,其后被朱枬转赠于云鲁公主,以作为定情信物。而云鲁公主死后,小剑的归属权便转于了阿刁之手。但如今,小剑则归清婉所有了。
记得那时,阿刁郑重其事的把小剑交在了清婉的手里,但整个过程中,阿刁都未有一句表示。不过清婉心中很是清楚,阿刁将小剑转赠于她,仅仅是代表了感激与信任,除此以外并无其他含义。可是纵使如此,在清婉看来,这把小剑所承载的分量,其价值也已经远超过铸成小剑本身的黄金。
清婉望着小剑古朴的剑身,眼神就像望着阿刁本人那般的温柔。她就这么一直看了许久,才恋恋不舍的将其放回了兜里。
而就在这时,院外的朱漆大门在沉重的敲击下猛然炸响起来,音波迅速透过屋子,传入了清婉的耳里。清婉有些心有余悸的望着窗外的大门,心中不由自主的升起几分不安。
阿刁在老太监的带领下,一路穿过曲折的宫廷围廊与繁复的花园假山,终于来到了朱棣所办公的大殿内。阿刁草草的环视了一圈,此时宫殿内除了朱棣以外,还有另一位不知名的将军在场。
阿刁来到朱棣身前,深鞠了一躬,询问道:“皇帝陛下,请问您叫阿刁前来,是有何事指教呢?”
朱棣皱了皱眉,脸上瞬间划过少许不悦的阴影,但转瞬之后,又重新显出一派雍容大气的帝王之相。他神态的指了指一旁的小椅子,说道:“赐座。”
于是,阿刁便依朱棣之意,坐在了那位不知名将军身旁的小椅子上。落座时,在宫殿中依旧顶盔掼甲的将军还转脸看了他一眼,目光如刀锋般锐利。
落座之后,阿刁又再次重复了下此前的问题。他希望早点听完朱棣所说之事,然后好和对方重新提出那老生常谈但无比重要的请求。
可接下来,朱棣并未直接回答阿刁的询问,只是和他介绍起了坐在他身旁的那名将军。在朱棣的介绍中,阿刁方才了解到,此人姓刘名方木,是大明帝国的秘密部队《羽林》的总负责人。
在朱棣的麾下,拥有数个秘密监察与执法部门。除了常规的锦衣卫与东厂以外,还有一个更为神秘的机构,那正是羽林。不同于锦衣卫与东厂的高调行事,嚣张跋扈的可止小儿夜啼,羽林则显得极其默默无闻。长期以来,都并不被世人所知晓。
最早创立羽林的其实并非是朱棣,而是其弟朱枬。当年,朱枬在江湖中四处网罗天下高手。凭借着高强的武艺和人格魅力,一时间也招揽了不少武林高手为其卖命。而这批人,就是羽林的草创班底。
至于刘方木,原本是在西北大漠中纵横驰骋、扬名十数载的绝世刀客。但后来在决斗中一招败于朱枬剑下,故此便答应朱枬的邀请,成为了羽林的首领。在之后的数年时光内,他随着朱枬一同出生入死,堪称朱枬的左膀右臂。
得知了刘方木的生平事迹之后,阿刁不由得在心中升起了几分敬意。因此他快速起身,给刘方木郑重地鞠了一躬。但与此同时,他心中也想起了那从未蒙面的父亲,眼神中不免流露出了怅惘之情。
“哈哈哈,小王爷不必客气。”刘方木立马起身,大手一把握住了阿刁的双臂,制止了他鞠下的身体:“想当年,我和你家老子朱枬一起闯荡天下,杀蒙古鞑子,那是何等的快哉。”
刘方木身高足有两米开外,膀大腰圆,脸上的胡须根根竖立,看上去就犹如一头人形巨熊般雄壮无比。相较之下,挺拔健壮的阿刁,简直就是一个温文尔雅的白面书生。故此,阿刁刚鞠到六十度的身体变在也无法往下倾倒,不由自主的挺起了身来。
此后的两个多小时里,朱棣都在与阿刁东拉西扯的闲谈,时而还插进刘方木几句粗豪的语声。但每当阿刁询问起朱棣唤他前来的用意,却总被朱棣不着痕迹的避开。这让阿刁心里不禁疑窦暗生,可只能无可奈何的继续应承。
当时间快临近中午时,一名小太监便敲门走了近来,俯身在朱棣的耳畔低语了几句。这一刹那,阿刁发觉隐含在朱棣眉宇之间的焦虑与严肃荡然无存了,取而代之的则是从内而外焕发的畅快。
接着,朱棣便转脸望向了阿刁,眼里蓦地凶光一闪,沉声说:“阿刁,朕多次让你彻底归顺朝廷,你始终推三阻四。而如今朕给你最后一次机会,加入羽林,为大明效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