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穆吉知道,和谈罢兵的事情,国主也是万般无奈。
谁叫朝堂之上崔氏、谢氏、中行氏、智氏、王氏等五大家族执掌着中枢呢!
但凡政令,无不是出自这些士族之手。他穆吉虽凭借自身才华跻身于将军行列,最后不也是依托这些大家族,才再进一层,坐稳了朗威军军主之位。
当代国主萧阖,虽有凌云之志,却也只能依靠王族本家,堪堪坐稳王位。
后来,迫于形势,不知用了什么代价,拉拢了王氏大族,才有了现如今相对稳定的局面。
巧的是,穆吉一族,也是依附王氏才使得穆吉能够掌控二十余万朗威军。
也正是这样一层关系,才有了后来穆吉能够出兵欲夺取凉国南疆的机会。
七月二十三日,也就是宴安巧收伊城的时候,南氏国都成[南城]同时收到了来自交趾方向的陈城、百越方向的旬城、以及吴国方向的鲁城传回的急报。
急报中单言交趾、百越有增兵边境迹象,近几日多有斥候冲突。相比较这两处,吴国那边已然跨过边境进攻鲁城。听闻如此,朝中哗然,国主萧阖也暗暗心焦,几大家族急急进宫请命。
“国主,鲁城危亡,西北不安,臣请召回朗威军,约和凉国……”大殿之上,户部尚书智孝淳
急忙出言。
“智尚书此言,颇有长他人之志,灭自己微风啊,难道,我南氏国除了朗威军,就没有其他军队了吗?”位列班朝近乎末端的一名朝臣,听说要召回朗威军,出列打断了这位尚书大人的话。
【……】
【哼,你们穆家到时打的好算盘!】
“哼,我南氏国当然还有其他军队,然相比较而言,此刻朗威军兵锋正盛,这可转战西北,阻挡进犯的吴军。”微微皱眉,智孝淳冷哼一声,说道。
他没想到,这没落的穆氏攀上王氏大族之后,越来越不安分了,仗着王氏以及掌军的儿子居然敢当庭撩他的虎须!
[吊梁小丑,早晚把你撵出朝堂!]智孝淳忿忿的心想。
“尚书大人说的不错,此刻我南氏国的朗威军,正是兵锋正盛之时,也正是继续北上,打通北方通道之机,岂可因小小的吴国而耽误。”
“国主,臣下认为,此刻应派出安武军,前往阻挡吴军,继而,在增援朗威军,将反扑的凉军覆灭与城下,打通我北上之路!”显然不被众人在意的这位大臣,打定了心思,继续说道。
“喝,穆大人不会是想给自己的儿子争功的吧,但此乃国事,可由不得你胡言乱语。”实在见不得这等微末小官,在朝堂之上大言凿凿,现任兵部尚书崔奎出言呵斥。
开玩笑,他堂堂兵部尚书,崔家的代言人,此刻都没有出言建策,你一个没落的小氏之族也敢妄言。
虽然他对调回朗威军不置可否,但有机会削弱智氏的势力,何乐而不为呢!只不过,大家族之间、士族之间的争斗什么时候轮到你这颗棋子来搅局。
“智尚书稍安勿躁,国主,臣下以为,穆申大人虽然有争功的嫌隙,但所言却颇为中肯,且不说是否增援朗威军,就先前发回的急报来看,只怕两军正在酣战,相持之下一时半会儿也是脱不开身,因而我等,又何必舍近求远呢!您觉得呢,谢尚书!”
呵斥了穆申之后,崔奎并没有给穆申说话的机会,紧接着向他们的国主萧阖谏言,同时又将礼部尚书谢弼志阡侧进来,将话头变相的交到这位礼部的尚书身上。
本想辩解几句,但听到这位尚书大人,并没有支持撤回朗威军,便将到嘴边的话硬生生的咽了回去。
“崔奎,你……”听到这话,智孝淳火冒三丈,前一句话让自己稍安勿躁,有一句话直接把自己往土里埋!这t的打的什么注意,以为被人不知道吗!
“智尚书,慎言,此乃朝堂之上!国主,臣下也认为,此刻,召回朗威军,于大局不利。相比较而言,鲁城之患乃是藓疾之病,拍一军挡之即可,不足为虑。至于陈、旬两地,也就是吊梁小丑而已,无关大雅。因而,臣下以为,崔尚书之言可用。”活了一辈子,还被人利用了一番,这位礼部的谢弼志尚书,也没啥好脸色,把刚要骂人的智孝淳给怼了回去。这不过是看在其中的用意上,对自己颇有好处,也就这么做了。能有机会削弱一大家族的实力,他就是睡着了,都会笑醒。天大的好事,不干是要遭殃地!
“你,你们……”智孝淳知道,这么个削弱自己实力的机会,这些个是不会放过的,只不过这当真是机会吗?
【看来,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再精明的人,也会被迷失双眼啊!】
一直没有说话的刑部尚书中行桧暗自摇头,却也不言语。
【这些人,就是我南氏国的柱石?呵呵呵】
王座上,国主萧阖一脸迷茫的望着下面的大臣们,相互倾轧,一副认真听取的模样。
“主上,臣下以为,智尚书所言再礼,当下要罢兵绝患啊……”
“放屁,此时,正是朗威军乘胜北上的时机,机不可失,主上莫要轻信啊,当如崔尚书所言……”
“……”
[哼,都拿寡人当傻子呢!]
当初前军大胜时候,捷报传来,一个个的,争相威胁罢兵,心里怎么想的,难道没人知?
瞥了一眼,王座上一脸懵懂的国主,再看看下面争吵不休的众臣,兵部尚书王仁芝,吏部尚书肃朗庭相视一眼,摇头不语。
反正这事,今日肯定没结果,又何必费口舌。
对于王仁芝来说,如果不是与国主一脉上了同一条船,只怕至今他都以为,当今的国主真如他们眼中的一样,什么事都是懵懂不知,什么事都要问,“x尚书觉得呢、这样可行吗…”之类的话。
[迟早有一天,正在争吵不休的这些个家族,都会被这头擅长伪装的变色龙给收拾的!]王仁芝心中暗暗到。
到时候他们王氏与肃氏,便是这朝堂至上唯二存在的士族!虽然他也知道,这位国主打的什么注意,但他不也是留着后招吗!
“诸位大人,看来今日无法议出章程了,主上要用膳了,各位大人,明日再议,如何,主上以为如何?
良久,吏部尚书肃朗庭实在不想在看着这些个昏了头的蠢货们,再吵闹下去,便大声出言道。
“这样合适吗?”满脸蒙昧的国主,看见下面的声音渐渐的安静下来,像往常一样问道。
不过这个时候这句话,到时有些意思。如果不是知道这位国主向来如此,说不得这几位尚书大人,的好好考虑一下这句话的深意了。
“主上,还是让各位大人们明日再议吧……”王仁芝,可不认为这局话就这么简单。
“哦,那就这样吧,寡人这就去用膳了!”说完不管不顾的起身离去。
[呵!]望着离去的身影,刑部尚书中行桧心中呵呵一声,起身离去,看也不看这些个面红耳赤的大臣。
……
“岂有此理,简直,简直是愚蠢至极,愚蠢至极!”朝堂上受到这些人的针对,各个都想着趁机削弱自己的实力,当真是把这位智尚书气的不轻。
但又能怎样呢,他知道,撤兵是必然的了,那位工部尚书王仁芝可不会看不到,如今的局面对他们南氏不利,这应该就是凉国的谋划,想不到还有这般人物。
“来人,备车,往兵部尚书府……”虽然气愤,虽然预料到,王仁芝会同意罢兵,但说不得,他拖上个几日,那损失的可就只有自己一家啊,这可不行,说什么今晚也要说通那两位,好让明日就把这事给定下来。
……
王宫之内,王仁芝,肃朗庭并没有回府,而是借了个由头,此刻这在与国主萧阖分析眼下之事。
“主上,这是一盘大棋,如若之前,朗威军不曾停下,或者穆吉不回国中,或许我们可以破了它。可如今,却因为某些人的作祟,这盘棋已经成势,势不可违啊。倘若,臣下所虑不错,眼下前军也不容乐观啊。为今之计,唯有罢兵言和,切勿使得内忧外患……”通盘考虑之后,王仁芝看清了局势,毫不避讳的直言。
“主上,臣下也认同王尚书之言,只叹那些个利益勋薰之辈,被眯了双眼,不明局势。”站在一旁的肃朗庭附和道。
“唉,都是我南氏国的士卒啊,不能白白浪费了……”萧阖淡淡的说了句,缓缓闭目养神,有时候他发现,不用操劳也是件美事。
……
“崔奎,你心里打的什么算盘,老夫知晓,可你这也太鼠目寸光了。被眼巴前的些许利益蒙了双眼。你以为,只是我智氏的鲁城有患,而你们的没有吗!醒醒吧,为何那穆吉在国中滞留月余,没有说动我等便匆匆回营?为何又偏偏在同一时刻,边境告急?傻子都能看出来,这是早有预谋!人家借着我们提供的机会,下了盘大棋,可怜我们这些人还在相互拆台,算计对方!当真是愚蠢!”户部尚书智孝淳气冲冲来到兵部尚书崔奎府上,不请自入,还指着坐在堂上品尝的崔奎,恨铁不成钢的骂道。
往常他们两家也是有来往,所以,门房见着这位尚书怒气冲冲的冲进府中,也不敢阻拦,只跟着一道进了去。
“嘿嘿嘿,老了老了,还当真卖起老来了,尚书大人,这可是在我的府上……”崔奎今天有些高兴,就盼着智氏一族大吐血的那天早些到来,不曾想到,自己刚坐下,就被这老家伙闯进来咆哮一通。虽说好像说的也是那么回事,但真的但自己扫兴。
“自己要倒霉了,还想拉上我?门都没有!就算,鲁城被打没了,只要穆吉那支军队还在,南边的那些怂包们马上就安定了,我单什么心?啊!”崔奎呲呲的笑着说道。
“哼,冥顽不灵,你以为朗威军还能向先前那般?如果是,他穆吉,不得磨着我们这些老家伙,干嘛着急回去?再想想,现下前后左右,哪有安定的地方?若过老夫没有料错,朗威军肯定吃了败仗,到时候,兵临城下,你以为南边的那些怂包只会掺一脚吗?醒醒吧……”户部尚书智孝淳,慢慢平息了火气,幽幽的道出当下的局势。
……
第二日,朝会上并没有再出现嘈嘈嚷嚷的不雅局面,相反还是相当的一致。
只见宦官,照例喊了一嗓子口号之后,昨日还挣得面红耳赤的三步尚书:户部的智孝淳、礼部的谢弼志、兵部的崔奎一到出列奏请。
“主上,臣下恳请召回朗威军,与凉罢兵言和……”
“主上,昨晚臣下仔细考虑之后,觉得智尚书之言有理。故,臣复议。”
“臣,复议!”
三人神情恳切,躬身乞命。
“主上,臣下亦复议。”未等国主萧阖出言演戏,昨日一直不言语的刑部尚书中行桧便出列复议。
原来,昨日虽不耻他们在朝堂上的行为,但这位刑部的尚书大人,还是好好的听完了,深夜造访的三人,并答应了此事。其实这并不需要他们来说,这位大人自己就打算如此。既然有人白送个人情,干嘛不要呢!
“臣等,恳请主上召回朗威军,与凉罢兵言和……”
……
“啊,要这样么?”萧阖还是那样的询问,只不过,眼中闪过一丝狠励,无人看见罢了。
“臣,工部尚书王仁芝,复议!”
“臣,吏部尚书肃朗庭,复议,恳请主上派出使者,召回朗威军,邀凉国使臣入朝义和!”
满朝文武,复议之后,这两位尚书大人,看着国主萧阖蒙昧般的盯着自己,知道自己要出言附和了,这本就是商量好的。
“哦,那就这样吧,寡人昨日着了清梦,有些困了,就……”萧阖似是懵懂的说着,也不理满朝的大臣,呲溜溜的王后宫去了。
当天未时,六部尚书大人商议安排好之后,南氏国的使者便出了都城,往项城而去。
那个时候的宴安,绝对没有想到,这个使者竟是经历了这一番波折才派出!
对于这样的结果,正如穆吉所想,他堂堂的南氏国主,也是无奈啊!世家大族,其影响力就是这么大,这类人有十分的懂得利用政局护身,搜刮!
奈何呀,奈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