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将军行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四章 禾城之战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大凉景泰二年,七月十四日。

    用非常手段,解决了留城问题后。郑曲真正名符其实的掌控南疆。

    此时,其所掌军队有,六万嫡系的胡骋军、四万刚刚约束的尹长军、五万随时待命的吴军,以及从各城卫营中抽调出的一万城卫军,共计十六万大军。

    随着尹长军开拔,标志着,僵持一月有余的南疆战事,进入新的阶段。

    由郑曲所统率的军队,将为逼和,进行南下以来的首战!

    此时,依照战前部署,收到军令的各部,分别从东南的木石崖一带、西北的屈城、西南的吴国南部军寨、以及正南方向的留城,由各自的主将,即胡骋军的郎将范旻、范允、贾麟、吴国的上将郭杰、尹长军的军主马义田,统领两万东路胡骋军、两万西路的胡骋军、五万吴军、四万尹长军,向柳县、莘乡、悦城和禾城方向进军!

    至此,南疆第二阶段的战役[禾城之战],即将爆发!

    一日后,宴安拿着整理好的情报,往郑曲的中军帐中。

    “将军,各路大军进展顺利,如今尹长军已经抵达预订位置。静等东西两路军抵达,便可进行收复禾城!卫文建将军,也已经整编完两万城卫军与胡骋军,正赶往此处。”宴安汇报着,整理的信息。

    这一次作战计划,他事先就已经知道,并且参与其中。

    而,作为制定最终作战方案的依据,主要也是他们刺探回来的,比之郑曲安排的斥候收集的更加详细。

    最主要的是,探明了,如今南军的朗威军主力的驻扎之地,以及其军主大约不在军中的可能性。

    正因如此,当郑曲派人,再次确认之后,便即刻召开了战前会议,最终确定:要一战而收复禾城!

    禾城不拿下,就无法真正对朗威军照成威胁。

    如今兵力有限,一旦开战,那么驻扎在三城之间依兰山附近,修整月余的二十万朗威军将会支援禾城,搞不好会重蹈梁福军的覆辙的。

    这也是,郑曲下令,东西两路胡骋军,挺进衡扎在,依兰山与禾城之间的莘、柳二乡县之地的原因。

    只要,依兰山的朗威军有所行动,那么,他郑曲,不介意关起门来打狗。即便是以一比二的兵力落差的情况下,也要吃掉这闯进门来的豺狼!

    不过,相信只要这两路军到位,这二十大军的主将应该不会这么蠢的一头撞进来。

    然而,到底是有些,低估了南国禾城的守将。

    在听到,凉军大将阵前斩将的情报后,便已经连翻派出四路信使,分别往依兰山、伊城、末城和南城通报。

    请,依兰山主力,向禾城方向增援;伊、末两城提防凉军迂回偷袭。

    收到信报的依兰山主将,朗威军副将[陈基跃]颇为重视,当即鸣鼓聚将,商议可能之事。虽然,也有部分将领觉得,战事已经僵持月余,应不会有太大变化。不过,陈基跃还是派出两路人马,共计四万。

    一路沿莘禾方向北上禾城增援,一路南下末城,扼守南进要到,以防不测被敌方断了归路。

    不得不说,南军反应之快,在贾麟率领的西路胡骋军抵达莘乡时,这两路增援的朗威军,已经经过这一带,前往目的地。

    这也是没有办法,从屈城赶往莘乡,这一路是四路当中,路途最远的,也是最先进兵和最后抵达的。

    看着斥候探回的消息,贾麟无奈。千赶万赶,还是没能在对方,反应过来之前抵达。

    【禾城之战,不好打了呀。】

    叹气之余,急忙命信使,将情报传到中军,好让大将军决断。

    只不过,当此信传到的时候,郑曲已经得知了禾城增援的事。

    “将军,看情况,对方反应不慢啊,竟能提前派出了援兵。”宴安看着贾麟传来的信息,对郑曲说道。

    “依你之见呢?”郑曲不置可否的问道。

    能事先派出援兵,说明:要么这是常规增兵,朗威军可能要扩大战事;要么就是提前预知凉军将要反扑,提前增兵部署。

    只是,结合东西两路军传来的消息看,扩大战事是不可能了,若真想扩大战事,必定是兵出两路:一路往废城,拿下废城,为南军打开另一条进军路线,同时牵制留城、卫城的凉军。一路则东进禾城,拿下木石营,进兵丘城,取水路北上,威胁凉城。而不是如情报中所说,一路南下,一路北上,主力不动。

    至于预知凉军反扑,这个预知的时间似乎有点早了。按照时间推算,以及行军速度测算,似乎是在尹长军将抵达指定目的时,就出兵了。

    这说明什么?说明他们在尹长军还没有进兵前,就已经预知了将来之事。

    “喔,末将以为,应是南军守将提前预知了我等将要进兵之事。却不确定具体情形,以防万一,提前增兵。同时,借此可以确定,此时,穆吉定不在军中。但此人的临战警觉性甚高,恐怕并非泛泛之辈。现在想来,上回能安然翻城返回,当真是侥幸啊。”宴安有些无语的分析到,世上难道真的有未卜先知的人吗?他宴安真不信,那他如何得知凉军将要进兵?

    “怕了?”郑曲静静听完宴安的分析,看了一眼,挑逗道。

    “谁怕他呀,不看看我是谁……”宴安微眯双眼,道。

    “恩,确实不是泛泛之辈啊……”郑曲点点头,道。

    “只是,对方如何推测出此等情况?难道真有先知解惑不成?”宴安悻悻道。

    “呵呵,先知?不!这世上,总有些人不一般,稍微有点风吹草动,便能被他们推测出大致的事情来。别忘了,斩留城令的那一刀,可不只是震慑了众人,还会惊动一些别的人的。比如,这位朗威军的将军。”

    郑曲可没有宴安那般迷信的心思,依据经验判断道。

    战场之上,往往一丝不经意间的信息,便能改变战局。

    而,能把控这些信息的将领,往往都不是易与之辈。

    要么是,天赋异禀;要么是,驰骋沙场的老将。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偏偏这类人,又都不是轻易能斩杀的。

    【既然,各军已达预订位置,那就没什么好隐藏的了。】

    “命令尹长军,即日起,亮旗进兵,直插禾城,此战,要一战而下,收复禾城。”分析之后,郑曲便下令。

    既然,已经不可能隐藏,那便在对方主将回程之前,斩掉其前军,让局面向着自己预期的方向发展。

    而此时,驻扎依兰山附近的朗威军主力,其统帅陈基跃,也收到了斥候探回来的情报:东北方向,柳县一带,驻扎凉军约两万余人,主将信息不详;西南方向,莘乡一带,同样如此。

    陈基跃端详着这些情报,思索凉军的用意,或者说,凉军主将郑曲的意图。

    单凭这四万人,就想硬悍他二十万军队?陈基跃想想都觉得可笑,可如果不是,这又是做什么?牵制?阻截?

    陈基跃想不通,驻扎在身边的两支凉军的用意。

    “禾城可有消息?”思虑之余,想起禾城守将公孙祈上回的增兵请求,问道。

    “禀将军,没有。”身边的亲兵回道。

    【难道,是禾城?难道凉军此次的目的是,禾城?】陈基跃反复推测。

    “留城斩将,留城斩将,东西两路兵马扼守柳、莘要道。这是要干嘛……”陈基跃反复观看,行军图上的几个地名,自语道。

    “留城…禾城…柳县…莘乡…依兰山,进而不攻,进而不攻……”

    “来人,击鼓聚将!”陈基跃似乎恍然道。

    【果真是,针对禾城吗,郑曲大将军!】

    ……

    大军无法隐藏之后,郑曲下令进军。而多日来,一直在中军的宴安,眼看两军就要交战,心中难免痒痒,他们重回南疆不就是等的这一天吗?眼看开战在即,自己不能窝在中军不动。

    但看样子,郑曲将军似乎没有让他们上场的意思。也对,现在他们是隶属于郑曲麾下的亲卫营的,主要职责便是保护主将,除非中军被突破,否则此战与他们无关!

    想了想,宴安决定,还是要去请战。

    “将军,末将宴安特来请战!”

    “嚯,憋不住了?呵呵呵……”郑曲看着跪在账前的小将有意调侃道。

    这一路来,宴安慢慢又恢复军中风采,很多建议都与他郑曲相通。他是越来越喜欢这位原凉府军的小将了。

    【看来,卫拓极力留下的,确是块璞玉啊!】

    想起曾经的兄弟,郑曲收敛调侃的神情。

    “你可想好了,当真要带这些人重回战场?”郑曲知道,宴安来请战,并不是单纯的参战!他是要带着剩余的千余人,重回战场!这对他们来说或许是残酷的,但又说会在意呢,早就是死过一会的人了!

    “请将军准许!”宴安坚定的说道。

    “军中并非儿戏,这不用我多说。既然决定了,那就去吧!此战,你们可以自由参战!如何打,怎么打,打哪里,本将一概不管,唯有一点,你得给我把他们都带回来!听清了吗?”郑曲郑重的道。

    此战,他不想约束他们,只希望他们发泄完心中的情绪后,都活着回来!

    “……将军……”宴安不知该如何回答。

    “去吧,去吧……”挥挥手,郑曲似乎赶人似的,催促。

    宴安没有矫情,起身离去。

    战争越发的接近,宴安带着千余人的队伍,脱离中军,没有人知道他们去往哪里,将从那里参与此战。而他本人,似乎也不是很明确。

    ……

    前往,南国边境的道上,一队人马,纵马而过,不时引来路人侧目。

    只见,此行八骑,个个人高马大,典型的军中良驹。不过,在南方,这样的高头大马是不常见的,便是军中也不常有。

    而这八人,正是从国都南城返回军中的穆吉众人!

    耽搁了月余,结果还是不能改变,再加上,不久前,城中流言,凉吴将联手出兵南氏国。一查之下,却发现,消息是从南边和西边的禹城、岳城传回的。

    真是一石激起千乘浪,朝中那些原本摇摆不定的墙头草,即刻转变风向。想想真让人窝火!

    对于消息的来源,穆吉甄别之后,确信了。这是阳谋,光明正大!

    因而,他不的不放弃继续留在南城谋事,转而匆匆北上回营。

    只是,让他跟加吃惊的是,就在他与七名亲兵,匆匆回营的路上,撞上了公孙祈派回报信的信使。

    看完内容,他的心凉了半截。

    这是第一封,简单陈述了留城斩将的事,着重附上公孙自己的猜测,以及对策。穆吉看完,便清楚了,此战,被动了。

    【可恶,大好时机错过了!】

    穆吉,恨及了那帮人。只知在朝中争权争利,不思进取。

    按照,公孙祈的猜测,恐怕凉军已经进兵。不过,自己还掌管这二十万人马,凉军进兵又如何,不就是在打一场吗,自己还没有扩大战事,对方倒好,自己送上门来。

    起先,收到第一封信,穆吉并不是很担忧,虽说让对方占了先机,但,也不会占到多大便宜。

    公孙祈既然有了对策,相信定能扛到自己回来。

    然而,事情并不像他想象的那样发展。

    不久,穆吉便收到了公孙发来的第二封信,以及副将陈基跃差人送来的情报。

    穆吉真是,恨不能直接空投到军中。

    看着,信中种种情报,穆吉知道,禾城保不住了。

    只是,吴国的军队呢?如果凉军只是打算收回故土,那吴国的五万大军在哪里?

    他有些,看不懂凉军的意图了!

    从已知的情报来看,此次凉军的目的定是禾城,但禾城之后呢?

    四万人马,挺多是起到牵制的作用,对他朗威军还构不成威胁!

    唉,情报太少,无法推测!

    看完这些,穆吉的脸色越发阴沉。

    “加快速度,我们要尽快赶回军中!”如此奈何,他穆吉好不容易,制造出的优势,将要一一泯灭,由不得他不着急。

    “四万人马的牵制,哎,陈基跃啊陈基跃,太小心了会措失战机的……”他买能说什么呢,当初选择此人担当自己的副手,不就是见其沉着稳健吗?

    有他穆吉在,加上他陈基跃的辅助,两人相辅相成。一战而覆灭,赫赫威名的凉府军,还能如何?若不是当时陈基跃的稳重,搞不好,他穆吉真会变成[偷鸡不成蚀把米]的存在了,哪里还会有这么好的局面。

    不过,那一战还是,被拼掉了三分之一的兵力啊,这让穆吉,难以接受!

    如今,失去他坐镇的朗威军,显露出了缺点:攻击力不足!或者说锐气不足!

    锐气不足等我军队,能干什么?只能守城!

    他知道,郑曲的用意,他也知道陈基跃的顾虑。如果他在,就算是被断了退路又如何?

    他穆吉从来就不是温顺的家犬,他是狼,是豺狼!哪怕是掉进了猎人的陷阱,也要挑出些肉来。

    所以,他带领的军队从来都是,凶狠异常。只是碰上凉府军后,这只豺狼才被栓住了手脚,不过没事了,如今栓住手脚的链子已经废了。

    可正当他要恢复往日荣耀时,该死的朝廷,该死的士族拖了他的后腿,断送了他的机会。

    穆吉马不蹄地赶回,只是,禾城这边,部署完成的郑曲,已经不给他机会了。

    此时的公孙祈,看着眼前的地形图,脸色难看。他虽然,猜测出了凉军的企图,却没想到,凉军的决心如此之大。

    已探知的情报,前方四万大军徐徐而来,后续还有两万压阵!莘乡、柳县各两万军策应!小小的禾城,值得他郑曲这么重视吗?

    只可惜啊,国中的流言好没有传到这里,如果公孙祈听到这则流言,以他的才智,不难看出郑曲在打的什么主意。

    只是这是战后的事情了!

    禾城即将陷入攻伐战,而此时的宴安,却远离战场,带着他的千余弟兄,消失在这紧张的氛围中中。

    参战的双方,似乎有意无意的忽略了,这支军队的存在。

    起初,宴安还徘徊在周围,像是在考虑,从哪里参与到攻城战中。

    只是,走着走着,整支队伍慢慢消失在人们眼中。

    对于几十万攻伐的军队来说,一支千余人的队伍根本不值得他们来关注。

    无形当中,这也正好为宴安他们的行动,提供了掩护。

    没有人知道,此时的他们,心中隐藏着巨大的阴谋。这是计划之外的计划,是宴安临时起意的计划。

    如果成功,将对整个南疆战局有着巨大的好处,说不定真能留住这二十万朗威军!那他们就可以雪耻了。

    深处依兰山中的陈基跃,紧盯着行军图上的几处,两处增援路线,已经被阻断,很难再探到禾城的消息。

    不少将领纷纷来情战,要求领兵出站,打通与禾城的通道,区区两万人马驻守的地方,那里是他们的对手。可是,都被他拒绝了。

    他没看清楚凉军的意图,或者说,也已经很清楚凉军的意图。只是这关门打狗的意图也太明显了吧,万一呢,万一还有隐藏的军队呢!它不敢赌!

    而且,有个地方,视乎都被所有人忽略!虽然那一处,此刻并不显得十分重要。但是,万一被人穿了空子,袭了此处。

    那他朗威军就是不死,也要脱层皮!

    不妙!不妙!之前怎么没有发现那一处这么紧要呢!但是现在已经来不及增兵了,就算来得及,附近虎视眈眈的四万凉军,也不是吃素的!

    不过,稍微安心的是,如果真如此,他们还是有机会退回项城,这也是让他拒绝出兵的原因。

    景泰二年七月二十日,已经部署妥当的郑曲,正式下令尹长军挥兵进攻!

    自此,南、凉两国,在大凉南疆的第二次战役正式打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