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天邪这边大伙还在沉闷地继续前行,刚刚在那场自爆中受伤的一名护卫由伙伴搀扶着继续行走。
“师兄。”秦曼玉先打破了沉默的队伍。
“师兄,帝妖会不会刚好闯入木道人的阵法?”秦曼玉是问的驱天邪。
驱天邪当然知道,秦曼玉不是多话之人,此刻开口必然是担心帝妖。
“不会的,木道人不会对帝妖动手的。”
“。。。。”秦曼玉没有说话,欲言又止。
“木道人不会对帝妖动手是有原因的,就算帝妖闯进了木道人的阵法,木道人也不会启动。”驱天邪缓缓地说。秦曼玉有些不解。
“曼玉,昆仑,你们知道在战斗中一个人的底牌是什么吗”。
驱天邪其实很少说教或者和别人讲关于战斗中的经验,因为和他配合的人无需他多讲,一个眼神足以,但是只要他讲一些作战经验,在别人看来是受益无穷的。
这次驱天邪主动和圣昆仑说更是十分难得,豪火门中极少有人搭理圣昆仑,他独自一人住在一处无人服侍的地方,除了被人监视的帝妖偶尔去他住处坐坐,传授些武学上的心得,再就是门派中一些小丫鬟会偷偷去看他,平时基本没人和他说话,更别说这个名义上的四师兄驱天邪,可能驱天邪也认为此刻已经是存亡之际,在这支队伍里只有自己人,不应有所保留,在加上之前帝妖的关系也感觉自己对圣昆仑太过严苛。
“现在武功体系越来越复杂,江湖中又出现了不少招式诡异的术士,甚至有些武者都藏有不为人知的绝招,所以战斗中一个人的底牌就是最后的秘密,不到万不得绝不使用。如果底牌这次使用,难保下回不被下一个对手针对,所以底牌不在生死之际是不能轻易露手,为什么有些人不管什么情况下都会把对手杀掉灭口,甚至连同无辜之人,不仅仅是他们弑杀,更重要的也是自保。”
驱天邪说这些话绝不仅仅是传授他们江湖经验,因为他们这次面临的敌人是具有天授神力的五行异人中实力最强的木道人木木八道尊。
驱天邪闯荡江湖多年,他的武功其实江湖中已经人人皆知,不过他已经到了一定的境界,即使对手洞察了他的招数,知道了他的武功底细,但驱天邪至今仍未尝一败。
即使你知道他要出哪招,你的速度依旧跟不上他,就算反应过来,也没法抵挡住他的攻势,这就是驱天邪厉害之处,另外一种境界,以不变应万变,以不动应万动。无需隐藏底牌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找准机会给敌人致命一击。
当听到了木木八道尊的大名之时,驱天邪和罗钢骨几人已经在布局,已经在商量对付木道人的方法,因为豪火门也知道木道人的底牌,他的绝招,他的阵法。
这要从多年前说起,沈鹤君和木道人之战,虽然沈鹤君当时赢了,但是那只是一时之胜,未来木道人的走向谁都没法料到,他当时已经预测到未来木道人的阵法一定会变得更加厉害衍生出更强大的术,所以。。。
当天战斗的所有经过沈鹤君都记录下来,也就是木木八道尊的种种招数豪火门的众多高手都窥见一二,以防木道人会再次和豪火门冲突。
这就是豪火门等少数门派能够在江湖中崛起的重要原因之一,他们不是一个两个人,而是一个团体,木道人不仅仅是和沈鹤君一人战斗过,而是和整个豪火门都交过手。虽然木道人仍然是江湖中数一数二的高手,仍然是五行异人之首,仍然是布阵施法中的翘楚,甚至还创立了更厉害的阵法。此时毫无地利的豪火门与其应战也不会像盲人摸象一样毫无头绪,至少能有所准备。
“曼玉,你之前说木道人会对帝妖下手,我现在可以确定的说,不会。”驱天邪坚定的说。
秦曼玉看向驱天邪。
“因为他的目标至始至终都是我们。”
虽然驱天邪说木道人的目标是自己这群人,不过秦曼玉反而更为轻松,有些时候担心深爱的恋人反而比担心自己更为深切。
“师兄,不知道木道人的阵法布在哪处,我们有没有可能避开他的阵法走出森林。”
“避开他的阵法。”驱天邪笑了笑。
“我们已经在他阵法当中了。”
秦曼玉和圣昆仑几乎是同时发出惊叹,已经身处木道人的阵法当中,难道木道人真的神力通天,能把整片森林都变成他的木行大阵吗。
“穿越这片森林对于我们来说要两至三天的路程,敌人如果布这个局要花上一个月甚至几个月时间,他们有时间可以走遍这片森林每一处地方,而木道人的阵法厉害之处,就是可以利用这片森林在我们走的每一条路线上都布置结界,随时准备开启阵法。”
“师兄,如果这片森林都处在木道人阵法范围内,那为什么迟迟不动手?”这回发问的竟让是圣昆仑。
“虽然这片森林可能早就被木道人用他独特的手法动了手脚,但是我相信天下还没有能以一人之力启动这么大范围阵法的人,我们一路上遇到那些死士自爆,所经之路也并未异常之处,说明阵法还没启动。”
“启动?”
“启动就是阵法对入侵敌人展开进攻,不过这是有范围的,只要选择我们所处地方开启阵法就行。”
“就是说他随时都可以启动这个阵法,我们没法预测什么时候和地点。”
驱天邪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森林的光线没有之前明亮了。
“他在等启动阵法最佳的时机和方位。”
“天黑阵法就会启动吗?”秦曼玉问。
“不一定,时间不一定是夜晚,可能是他一天中他真气最强盛之时,也有可能是某个能将阵法达到最佳效果的时机,地点肯定也是选在他的认定的最佳的地点。何时何地我们并不清楚,我们要做的就是时刻保持警惕,随机应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