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苍生剑侠图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楔子4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怪哉怪哉!哈哈哈,真想不到你这怪异的体质竟然还真的可以修炼道法!”深谷中响起了沈昭的大笑声。原来当日沈昭指点少年修习道法,因当时见少年情绪不佳,便立刻讲解《道源真解》好分散少年的低落情绪,少年身有古怪道伤

    ,理应先是聚齐,然后以最基本的导气法门一点点的运行,来查看少年体内混乱的经脉和五行是否能够接受,若是不能则立刻停止,防止有性命之危。不想这一急却忘了此事,初时聚齐这一步倒是不难,很快便在体内凝聚了一股真气,但在真气运行时,真气在体内一阵乱撞,搞得少年才一运气便痛苦难耐,这才想起少年道伤的事,吓得沈昭急忙作罢,并宽慰少年会再想办法,让他先做调养,切莫着急。心中却暗叹少年这身有这古怪道伤,肯定是无法修炼了 ,得想个办法如何宽慰少年才好。

    如此过了月余,其间少年话少了很多,似乎总是若有所思。沈昭也是无奈,只当他心绪不好,几次言语宽慰,可每次少年都是应付几句便不再言语。沈昭心中也是暗暗着急,可却再无好的办法,毕竟自己行事快意恩仇,我行我素惯了,是个粗线条的人,实不是个会宽慰别人的材料。又过了些时日,少年似乎开朗了些,并向沈昭询问关于五行的问题,沈昭大喜,难得少年又开始和他说话,当下自是有问必答,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而少年也是听的很认真。

    这一日,少年竟在他面前按他当初所讲解的法门,运气行走了一周天,让沈昭大吃一惊,再查少年体内,竟然又重新生成了五行,正在他要细看时,五行再次消失,重又变成了混沌,先前形成的那道真气也随即融入了混沌之中。然而就在他的惊讶之下,那团混沌竟然演化成五行。

    “演化五行?你是怎么做到的!”沈昭惊叫一声问道。

    “怎么了?这样很奇怪吗?”少年挠了挠头。

    “奇怪?何止是奇怪,你这都相当于开辟世界了,何止是奇怪这么简单,你小子是怎么做到的?”

    “那日修炼受伤后,我就想,既然书中写到混沌初开,化阴阳,演五行,也就是五行源自混沌。既然我体内已经成了混沌,那我何不试着自己去演化,所以找你问了相关五行的事。问完后自己就试着操纵那团混沌,不想那团混沌竟真的听我指挥,虽然开始很费劲,但后来慢慢也就熟练了。接着按照你所说和我的理解慢慢演化,并试着将混沌分为清浊二气,结果分开后一看,形成的竟然就是阴阳太极图,打开后自然形成天地,我大喜之下再度按照你说的五行知识再度演化并加以印证,最后就变成现在这样子了。”

    沈昭听了不由得啧啧称奇,并不由艳羡的对少年道:“这演化天地乃是大道,不是悟性高就能做到,还要有机缘。以前这演化天地之道也只是修道界的一种传说,但从来没有人能够做到,甚至哪怕只是想出一点门径也是不能。现在来看你这所受的道伤,也真是福祸相依,竟然能有如此福缘。

    少年听后大喜道:“既然这么厉害那我的道伤是不是也可以治好了?我的记忆也可以恢复了?真是太好了,这样我就可以知道我是谁了。那个声音一定对我很重要,到时候我就可以知道他和我到底有什么关系了,太好了,真的……”少年此时因为太过高兴,竟显得有些语无伦次。

    “先莫要高兴太早,正如我刚才所说的福祸相依,你因为受了道伤导致体内成为混沌,却让你领悟了演化天地的大道,而你因为体内五行不在而导致的生命无多的情况可能也会因此机缘而得到治愈,使得你因祸得福。但相反的,你虽然得到了这份机缘,但演化天地是何等的大道,这条道路必然极为复杂,而且没有先辈成功的经验,只能靠你自己摸索领悟,因此这条道不仅是很难,说随时可能都会丧命都是轻的,一个弄不好就是神魂皆灭,连重新轮回都做不到。”

    少年听罢,略微沉默了一会,洒然一笑。道:“其实我已经没得选择,这条路再是艰辛,我也只能走下去了。不知道为什么,其实我并并不在乎我是谁,我的生死,但我却很在乎那个声音……,我不怕死,但我更不想就这么稀里糊涂的活。”说完,少年那平时一脸懒散之色的脸上此事却挂着一抹坚毅。

    自此,少年变按照自己的领悟在体内继续练习演化那团混沌加以熟练,同时因为自己演化五行的最初想法来自于那本《道源真解》,因此也就愈加对这本书感兴趣,时时拿出来观看。随着时日增长,少年对书中所述理解愈深,他深深觉得这本书并不是像沈昭所说,讲的是修炼的初级理论。作为一部自古流传下来的道书,它注重讲解的更注重的是“道”的来源和演化的原理,写书之人更希望读书人通过这本书的讲解,能够按照自己的根骨和资质来感应天地,并理解和形成自己的“道”。

    并且经过仔细阅读,少年觉得书中所讲隐含着写书人的一个想法:就是他认为天道为公,不论你的根骨资质好坏,天道都会给你一份修炼的机缘,只看自己能不能发现并掌握。如能真的掌握到,根骨差者依然能有大成就。所谓道者,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既为世界之初的混沌,二为阴阳,三为万物也既万法。修者也以此为对应,一为修者本身,二可为修者以自身条件开辟与自身体质相符的阴阳,再以此阴阳产生符合自己的法。自此,法既成,便再无根骨一说,也即修炼是不再受根骨资质所限。但少年想到按沈昭所说如今修道的情况,反倒是把本应千变万化的“道”与“法”硬生生的归纳为几个派系,修者不能根据自身条件去寻找符合自己的“道”与“法”,只能生搬硬套的去逢迎当前固有的东西,并且在修炼过程中修的道法也基本都是门派固有的法术,反倒忽略修习道法应与自身契合,忽略了天人合一之道。

    少年心想古时修者必是善于将自身条件与天地契合,来寻找适合自己的“道”与“法”因此才会创造出如今的众多修道门派和道法。而到了现在,修者过注重于继承前人,反而忘了修道根本。

    想到此处,少年也是暗自感慨,不知道如今这种舍本逐末的修炼方式是否真的正确。不过既然自己认同了书中所阐述的道路,那便走下去,更何况这条路也是自己惟一的出路。

    书中所讲述的重点不是修炼,而是感悟。感悟天地,五行万法。这种方式看似简单,只需静坐面壁,用心去感悟即可。实则危险万分,及易分神,若稍有不慎,心生杂念变很有可能会产生幻象,以致走火入魔。随着少年感悟日深,杂念幻想也愈多,幸好少年已经失忆,忘记了与自己相关的事情,幻象心魔这一关要轻得多,再加上沈昭多年与内心魔念争斗,如今对守住心神颇为擅长,并传授了很多经验给他,甚至后来在静坐感悟时,竟然引来了真的域外天魔,也是沈昭仗着道法高深,拼命抵抗才助少年将之驱散。若非如此,少年恐怕早已身死道消,不入轮回了。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深谷中沈昭与少年所居的小山洞内已空无一人,沈昭用来锁住自己的四条寒铁链也被人破了阵法,从墙上拔走。如今洞内只留有一坟,坟前墓碑可有简单四个字“沈昭之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