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拐个蛇夫来种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00章:先斩后奏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杨玉武去地里摘了些青菜回来,想着晚上能炒着吃,也抵得上是一个菜。

    家里人多,吃不饱粥,能吃些青菜健康着也不错。

    他一回家,就提着一篮子菜去了灶屋。

    不曾想今儿是白冰心做饭,他硬是愣怔了一下,直挺挺的站在门口没动。

    白冰心没察觉,一个人坐着生火。

    也是听到了咳嗽声,她才侧目看见了提着菜篮子的杨玉武。

    杨玉武自觉的将青菜理了出来,又清洗了一番,才放到可以沥水的竹篮里,拿了进来。

    两人都各自忙着,并没有多说一句话,却也能明显感觉到这样的氛围不对劲。

    像是在同一屋檐下的…陌生人?

    这样的处境说实话,挺尴尬的。

    好在杨玉武没在灶屋待太久,就出去了。

    白冰心长舒一口气,专心生火。

    她今晚打算做顿面条来吃,穿越过来,待在老杨家天天都是玉米馒头并一碗清的能见底的白粥。

    若不是她隔三差五还能去冬花家蹭饭,就钱氏那克扣人的吃食,估计能把人给饿出病来。

    她打定主意后,眼下鸡蛋倒是有了,却为面条发了愁。

    哪怕平时何氏做饭蒸的馒头,那也是许多粗糙的玉米粉掺了一点点的白面粉才做出来的,像钱氏那样精打细算的人,是不可能任由面粉在外搁置的。

    所以说要做一顿面条来吃,真是不容易啊。

    杨乾永父子俩坐在院子里谈论隔壁刘老四家的事情,可杨玉武却心不在焉的往灶屋瞅。

    杨乾永不知道大儿子在瞅啥,自个儿也回头顺着看去。

    原来是老二媳妇还没生火。

    他望了望天色,这个点要是还没把饭做好,恐怕又会招惹他那婆娘一阵声讨。

    果然,这家里女人多,是非就多。

    见父亲摇头叹气,杨玉武这会儿才回过神来,道:“我方才去了趟灶屋,瞧见米缸里见了底,估计弟妹这会儿是在愁晚饭做什么。”

    杨乾永知道大儿子的一片苦心,可到底是不可能的事。

    作为老杨家拥有说话权利最高的人,杨乾永平时基本上不会过问家里面吃些什么。

    他跟大儿子也不是个挑食的,女人们弄什么就吃什么。

    这会儿大儿子突然提起这个,恐怕老二媳妇是真遇上难处了。

    不是有句老话说的好嘛,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就算老二媳妇一人有再好的厨艺,没有东西可煮,难免不会被骂一顿。

    罢了罢了,他这个做公公,不忍瞧着大儿子伤感,也就起身去屋子里瞧瞧。

    事实上,白冰心的确在犯难。

    六个鸡蛋已经打在了碗里,锅里的水也已经沸腾了许久,可没东西可下,总不能让一家八口人吃水煮青菜下鸡蛋吧?

    正愁眉不展时,她看着公公端了个盆过来,身上还沾了不少白白的东西。

    待杨乾永走近一看,碰里装的竟然是白白的面粉。

    这么一估计,大约有好几斤吧。

    杨乾永把盆往灶头上一搁,拍了拍手上和衣裳上不小心沾上的面粉,道:“老二媳妇,这些面粉是我去侧屋搜罗出来的,不过里面应该是混了些大豆粉和玉米粉,你看看能凑合着做个什么出来,总不能让大伙儿回来晚上饿着肚子不是?”

    白冰心眉心舒展开来,看着那些不怎么纯的面粉,也算是解了燃眉之急。

    说做就做,她想着每每自己回老家,爷爷做的那一手拉面,味道是真的不错。

    自个儿也在认真回忆了一会儿步骤,就开始动了起来。

    不过拉面这活儿可是个苦差事,况且家里人不少,要想做八个人分量的拉面,没些手劲儿还真不行。

    不过说来也怪,她发现自己自从得了锁魂兽的那股力量后,就有不寻常的本事。

    不仅能预判一切,而且总能在危机时刻爆发一种惊人的灵力,这种灵力不可描述,或力大无穷,或身姿矫健,或能免疫天寒地冻,最后化险为夷。

    她想,那次陈城南想要靠近她,却被大力推开,或许就是这灵力起作用了。

    和赵清儿同时跌入水缸里,她也没多大的事儿,该蹦跶就蹦跶,该吃吃该喝喝,更不用像赵清儿那样,到了卧床不起的地步。

    还有被钱澜围堵的那晚,若不是两人及时认出,恐怕她身体里蕴藏的灵力一定会助她脱困的。

    由此一来,做拉面这种看似是男人才能做的活儿,她也能一个人揽下。

    何氏今儿是被钱氏母女俩给硬拉上的,说是要一起去邻村的一家农户家里看看猪崽子。

    何氏也是今儿才知道钱氏这么兴师动众的在家里面倒腾,原来是为了凑钱去买猪崽子来养。

    不过三人去的太不凑巧,那农户家有头老母猪,今年总共下了十头,有些家里富裕的,早在开春时就付了定金,等农忙一过,就来挑选猪崽子回家养。

    到底是钱氏一时兴起,要说这养猪崽子,还是听了那些妇人的耳旁风。

    其中一个李氏,家里面男人干活给力,又有几个儿子,这日子过得比村里大多数农户都要好。

    这不,男人和几个儿子跟着杨玉武去了趟密林,猎了不少好东西,一家子将那些猎回来的动作都高价卖了出去,得了不少银子。

    李氏想自己闲着也没事,就将存起来的银子拿去邻村别家卖了头猪崽子回来养。

    夏天的时候买的,养了好几个月,家里因为两个儿子要娶亲,盖了房,又给亲家下了聘礼,这李氏逼不得已才把那头养的白白胖胖的肥猪拿去卖了。

    倒是卖了不少银子,这遇上钱氏几个妇人就闲聊了

    几句,把钱氏心里弄的痒痒的。

    钱氏自从听那李氏说了后,这心里一直惦记着,可家里面女人太多,花销大,纵然大儿子猎了不少好东西,这银子也存不住。

    这几个月来,家里面又是隔三差五的生病,实在不如李氏家富裕。

    她也是凑了好久才凑齐了买猪崽子的银子。

    她心可比李氏大着呢,一听一头大肥猪卖了不少银子,她就在心里算计着买两头猪崽子来养,到时候卖出去的银子可就翻了一倍。

    越想越得劲儿,钱氏去了那农户家看了看猪崽子,没多想就交给定金,而且是定了两头猪崽子。

    这么一洽谈下来,钱氏留下话,说自己过两日就来把猪崽子给运回去。

    实际上,她是打算先斩后奏,回去给杨乾永说这事,再让人把家里面闲置着却一直没用过的猪圈给腾出来。

    回来的路上,钱氏心底儿高兴的紧,脚底生风,走

    的轻快极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