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改头换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一章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从丛林里走出来时,时间已经是傍晚六点半,但还有半个小时的路程才能到达指定地点乘坐巴士回公安部招待所,从没有经历过这么大运动量的林燕走到上大巴地点时,早已累的精疲力尽,上车后靠在坐位上不一会就进入梦乡了,车是如何到达的都不知道,只记得醒来来时车上就只剩下驾驶员董娟和她三个人,自己睡着后是靠着董娟的,所以待全车人下完车后董娟才叫醒她的。

    林燕下车后,虽然饥饿,但并没有直接去餐厅,只是到便利店拿了一盒方便面就回自己的房间。在回房间的过程,嘴不停地张,总有那么多哈欠,无精打采困的力不可支,回到房间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饮水机开关烧开水浇好泡面后再洗澡,这样安排有一个好处,洗好澡后就可以吃泡面,然后上床休息。

    一夜无梦,闹铃把林燕闹醒的瞬间,林燕仍觉腰酸背痛,一夜的休息仍然没有把昨天的疲劳带走,真的不想起床,但今天还有训练,想到这还得起,连睁眼都困难,而且有一种痛感。这样林燕一直在和自己抗争,直到四分钟后闹铃响了第二次才起来。在洗漱的时间里,林燕看着镜子,都有一些怀疑人生了,自己也真的太经不起风雨了,才经过一天的风雨,自己白皙的脸蛋开始变得有些黝黑,更惨的是脸上细嫩的皮肤上还留下一些丛林里树枝划过的细红的小伤痕,现仍感到有些火辣的痛。

    有了昨天的教训,林燕在出门前特意多涂了一层防晒霜,这样的护理明知出去执行任务后百分百的顾不上,但是爱美是女人的天性,至少现在还可以维持。做好护理换了一身新的作训服后的林燕仍忘不了再照一下镜子才出去到餐厅早餐,还好,今天虽有赖床但是没有浪费太多时间,很多队友都还在餐厅早餐,这样就可以赶上队伍,有时间可以好好的品尝食物,把昨天晚上少吃的补回来,昨夜由于很困只就了一包泡面就休息,早上还是感到有些饿,毕竟昨天饿的很伤。

    上车后,看到付筱雨身边的座位还空着,林燕走过去坐在她的身边,昨天一起走过火海比较熟一些,有聊的话题。林燕坐下后,和付筱雨对视了一眼,林燕真的不得不感叹,付筱雨不愧是特警出身,昨天的训练除了皮肤因为日晒开始有些暗外,脸上根本不像自己的,除了发暗外还有枝条留下的划痕,这就是不经风雨不见底细,经验总在崇山峻岭上得来,所的经验都是用经历换来的,只有经历过才知道怎样保护好自己。

    在路上,林燕和付筱雨谈了一些个人经历上的事情,年纪相差两岁。所以很有话题。话匣子打开后两人就有聊不完的话题,这样待到训练地时两人都有意犹未尽之感。今天的训练地点又变了,不再是昨天的那个地方,而是换了一个平原地带,放眼望去,绿茫茫一片似乎没有尽头,只有零星的小山头在平原中突出,点缀在广阔的平原中显得是多么的渺小,像个乱坟头土堆似的在平原中静静伫立,只有车轮辗过的印痕在告诉到来的人们,这里从来没有荒芜过。

    训练开始后,林燕才知道,昨天的场地也有前一天到达的人在训练。原来是训练场地有限,各个小队的训练科目是交叉进行的,这样可以让各小队的训练都能很好地单独进行。同时林燕也有疑问,这里这么好的自然条件怎么没有种上粮食作物,原来这里一直是首都军区的训练基地和演习场地。不过这个场地没有想像中的那么大,也只是视线所及的范围之内而已,此去不远的地方早已种上了作物,是国粮基地的一个产粮区。今天的训练科目早上是直升机低空滑落目标营救,下午是越野战车交护撤离训练。

    早集合时,林燕所在的小队还是昨天原来的人,也就是说,这个小队将是国家撤侨计划开始以来唯一在一个小队中有三名女队员的行动队,早些出去的小队要么有一个女队员或两个。在当初的启动计划会上也是这么要求的,所以才有了昨天早上胡志勇和张承武对视的眼神。当时张承武的意见是先训练,晚上回去报告后再开会研究,但晚上开会时,公安部后勤李宇佳就否定作人员调整。原因有两个:一个是任务已经开展了一些时间了,选上来的人都来了,从这几天的人员配置来看,根本就没有可调整的人员,也就是说每个小队两个女队员已经成定制,从各地报上来的名单来看,后面到来的女性更多,后面的若是军方这边女兵多话,说不定还要组建女子行动队呢;二来是女队员又怎么了,小队中有女队员战斗会减弱没有必然因果关系,在行动中是有计划和计谋的,又不是攻击前进,只要体力上过关的都可以去。再说,在我们国家团体协作中,女性有哪一项又低于男性了?男排还是男足?团体冠军都是我们女排的!一通话说的几位参会的男性负责人个个语塞,一时无反驳之言,只得同意通过,这样第一支有三个女性参与的任务组出现了,当然这个会队员们是不知道的。

    今天的科目和昨天相比,在体力上要轻一些,但是在心里素质要求上要强得多,别说林燕,就连从特警战线上来的队员,在集合时听到队长胡志勇说稍后要进行直升机滑落实战时,身体都禁不住颤抖了一下,林燕直接就是心里一直发悚。好在在进行实战之前,还是有适应训练的,在早会结束后,队长胡志勇给每人发放了一个减速滑轮,然后带着全体队员走向不远处的训练台,说是建筑嘛又不像,它只是一座混泥土框架。顶上固定有很多绳子,一直垂落到地上。考虑到有很多队员没有经历过直升机滑落训练,给队员们一个适应过程,队长胡志勇先带领队员们到三楼,这样从三楼训练滑落,只有两层楼的高度,队员们的心里压力小一些。到达三楼后,队长胡志勇先让陆战队员先试滑落一次让从警察队伍来的队员看。林燕都没看清是怎么回事,只依稀看到用滑轮套在从楼顶垂落的绳子上,然后用脚蹬了一下楼面,在绳子的作用下摆出去和楼面有一米多的距离后顺势下滑而下,都不到眨眼的工夫,人就安然无恙到了地面。虽然有了独木桥的经历,但此时林燕还是有些心跳加速,这个高空滑落和独木桥不是同一概念的比较,独木桥下面是水,落下去无非就是落水全身湿透而已,这个要是有个闪失就是粉身碎骨迭入万劫不复当中。

    接着胡志勇又吩咐李友全拿着滑轮到绳子边向所有队员作一次详细讲解,而且还全身挂到滑轮上,悬在半空中作滑落刹车和减速等动作,让队员们对吊绳空中滑落有充分的了解。实际上这样的适应训练对大部分队员来说只是加深动作巩固而已,在小队里的十个人中,四位来自海军陆战队的队员对高空吊绳滑落的技巧自不必说。六位来自警察队伍的队员也有三名来自特警,特警队员平时的训练中也有吊绳滑落科目,但都是从建筑上滑落,从直升机上倒是没有经历过。当然也有一些特大城市由于需要,也有直升机装备和训练,但毕竟很少。只有刑警出身的刘云海、董娟和医生出身的林燕没有训练过,特别是林燕,这样的训练跟让她跳楼没什么区别,刘云海和董娟虽然也没有训练过,但是从警多年,经历过很多在这一方面的心里素质要比林燕好的多。

    随着李友全的讲解结束,队员们开始一个个走近绳索把滑轮套上后就开始下滑,队员们的速度不一,有的很快,有的很慢,有的似点动似的,一点一点的往下滑,可以看出这是由于紧张造成的,还有的是要么不动,一动就快速下滑,中途又忽然刹住,惯性力让身体在半空中晃荡,这就是明显的生手,对滑轮的控制不灵活造成的。林燕就属于后面这一种,毕竟是第一次做这样的训练不紧张是假的,但是从昨天过独木桥以来,林燕在意识里已经对心里作出了很大的调整,虽然害怕但还是拿出了勇气,但是毕竟是初次试练,对绳索和滑轮的掌控不够了解才造成在半空晃荡这样的结果。但这是勇气,迈出第一步以后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林燕在内心为自己加油。

    第一次试练下来后,队长看到队员们有的速度虽然慢了一些,但都没有出现意外,这只是技术掌握的不够灵活而已,所有队员滑落到地面的时间都比同时也在同一幢楼试练的友队顺利得多,旁边的友队有的人还悬在半空迟迟不敢下滑,而此时自己的小队则开始准备更上一层楼试练了。由于这一次在三楼楼面的试练很顺利,队长胡志勇不想逐层训练,那样是浪费时间,想一就而就直接上到楼顶十一楼的楼面即十层的顶,在这样的高度滑下去让队员们多试练几次效果要比逐层试练好得多。

    在胡志勇队长的带领下一行人到了楼顶,然后胡志勇队长对所有队员说道:“直升机十点半到达,现在八点半还有时间,对这一项技术熟悉的也要锻炼一下,就算是为了任务热身;刚入门的多练几次,抓紧在短时间内掌握和熟练这一项技能,因为在救援中这一项经常用到,下面大家自由训练吧。”

    听到队长的话后,林燕没有犹豫,径直走到了一条绳索旁边开始训练自己,毕竟留给她的时间不多了,她要在短时间内熟练掌握高空绳索滑落这一项技能,才能在今后的任务中不拖队友的后腿,因为一个小队的反应速度是由小队中速度最慢的那一个人决定的。挂好滑轮后,虽然一直在调整着自己的心态,但是心跳还是有些加快,毕竟这么高的楼层,平时看一眼都胆颤心惊,更何况是现在还要从这里滑下去,这要是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要是没遇上这次国家撤侨计划,林燕此生可以说是与此项运动无缘了。

    林燕深呼吸了一下,轻轻蹬了一下脚下的楼面,整个身体立时悬在半空中,林燕用点动的方式一点点下降,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动作要领,同时努力让自己目光平视,看向远方,以免看到脚下的高空后引起无谓的心跳加速。林燕滑到地上后,又折回楼顶,如此反复训练自己,在前两次的下滑中,林燕已经有了深刻的体会,面对就没有想像中的困难。说实话这样的下滑动作难度远没有在医学院学医时,学的手术伤口缝合技术难,在那时一个伤口缝合技术练了好久,双手戴上塑胶手套拿着捏子夹着线,就这一个捏子夹着弯针穿线一按一勾一拉一绕一剪的简单动作,差不多花了半个学期的课余时间才熟练。这还是简单的伤口缝合,那更不要说手术中的血管缝合术了,那个难度比高空滑落要复杂得多,与高空绳索滑落唯一不同的是,在手术中失误死亡的是病人,在这里一个不小心的失误死亡的是自己。

    在这样的上上下下训练了几次后。林燕的体力透支的特别厉害,这是因为每一次循环训练,从楼顶下滑到地上用时不到两分钟,但上来时要爬十一层的高楼,可不是简单的事,但是为了这次任务,林燕拼了。每次林燕气喘吁吁地登上楼顶后,都是直接走向绳索作再一次下滑,没有要休息的意思。但在后面几次看到林燕大汗淋淋的到达楼顶时,胡志勇有些担心了,她怕林燕体力不支,在半空中出现意外过犹不及,不得不叫林燕作适当的休息。同时和林燕一样玩命的还有董娟和刘云海,在小队中只有他们仨是初次进行高空绳索训练。

    不得不说,这样的训练效果还是进步很大的,经过几次的反复下滑,林燕不说是一滑到底,但至少也能够快速下滑,他们仨人的进步已经超出了队长胡志勇的预期。看到林燕她们仨人这样拼命的练,队友们不再坐着休息,而是随着她们一起练,增加训练气氛。在一次下滑中,林燕来了个快速下滑中途只点动了两次刹车减速,连最后一次刹车减速着地才三次,短时间就有这样的成绩让深谙此行的队友们刮目相看,纷纷对林燕竖起了大姆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