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农门娇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410 安身费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安身费

    沈公子想的是,罗红红找到了弟弟,一家团聚,然后就该寻一个安居乐业之处吧。沈公子对她向来不错,她若偿了心愿,要找一个称心如意的人,亦非沈公子莫属了。

    沈公子总是一厢情愿地认为,罗红红并非对他全无情意,只是亲弟弟一日未寻得,便不敢有这样的妄念。

    “原来你选择跟我合作,还是为了讨好罗红红咯。”李长安说。

    “这么说原也不错,这是我平生追女孩子下的最大的一笔本钱了。”沈公子说。

    “一年三万两,算下来一天也才不足百两。对你这样的身家来说,不算是什么血本吧。”李长安说。

    “一年三万两,你如果做得好,还有后续,我甚至可以适当提供比例,也能帮你拉其他商户的订

    单。那时候你就只能按照实时计算了,不能像是这样的推测。因为他们会给你多少的比例,我不晓得呀。”沈公子说。

    沈公子还劝李长安别把有钱人当成了冤大头。一百两银子,搁普通人家够一家人好几年的开销了。这里沈公子也觉得奇怪,李长安怎么说也是一个商人啊,她怎么好像不知道一百两银子能做多少事情似的。

    李长安一直是不自觉地将这里的银两换算成她最熟悉的等值货币,其实这样是不科学的。李长安的时代是看面值,这里是看重量,没有什么参考价值。

    而且各个时代的兑换比例都不一样。

    如果按照系统商城的比例,这也是李长安最主要的参考。这里的通用货币,与系统商城的兑换比例大概是一比一百。一百两银子,大概相当于一万商城货币。

    但按照实际的购买力,现实中一百两银子,

    比一万的商城货币购买力强多了。

    沈公子说的也没错,一百两银子足够普通的三口之家过上好几年的。但沈公子实际请一顿客饭的开销至少在千两银子上下,说一天一百两银子的开销对他来说算不得什么,也是实话。

    但你不能完全代入人家的消费观啊,还是要结合当地的消费水准嘛。说实话,给普通人一百两银子要他一天之内花光,还是一件挺不容易的事情呢。

    这一百两说多不多,也少可也不少啊。想要高高消费吧,够不着那门槛,低消费也确实很禁花。河间府又是严格禁赌的,沈公子就只能在买东西送礼物上面下下功夫了。

    这些年,沈公子送给罗红红的绫罗绸缎珠宝首饰之类的东西,不计其数。按他的说法,都是些不值钱的物件,大概都在数十两上下。买太贵的吧,怕把人家女孩子吓住了,是怎么也不肯收的。

    可就是这些很普通的东西,罗红红也是不肯说。理由是跑船的风吹日晒,要这些东西有何用处。

    这么看来女孩子跑船差不多就等于是糟蹋自己了,沈公子也很心疼。可人家罗红红执意于次,沈公子也没有办法。

    现在不是说,已经确定跟了李长安了嘛,东西也就彻底地送不出去了。

    昨天晚上,沈公子是好说歹说,罗红红才答应收下一件。也算是多年情义的一个见证,你图她不要忘了沈公子才好。

    问说是什么物件呢?沈公子有些不好意思,是一只祖母绿的戒子。他骗罗红红说是随便淘换来的,只值得十几两银子。但实际呢,那是上等的绝品祖母绿,沈公子足足花了两千两银子呢。

    “这我要告诉罗红红知道吗?万一她哪里手里急用,给几两银子就当掉了,该怎么办?”李长安说。

    “这也太伤人了吧,我送的东西,她会那么轻易当掉吗?”沈公子说。

    “可你跟她说只值十几两银子啊,她肯定是

    想着能赎回来的。可当铺不会不识货的,到时候赎回来的可能就不是原品了。”李长安说。

    “那我岂不是折了上千两银子,倒便宜了当铺。”沈公子说。

    “要我说呢,既然是你送给她的东西,那她怎样支配,就是她的权利了。如果当得了几两银子真的可以解了燃眉之急,这也算是有所值当了。不能单纯以实际的价值来衡量,你说是不是?”李长安说。

    “这东西若是你的,你不会觉得亏吗?再说了,一千多两银子的差价,这给了罗红红,能做多少事情呀。”沈公子问她。

    这倒也是,人总是劝说别人要豁达,自己却未必能做到。

    “那怎么的,还是跟罗红红说清楚比较好吧。”李长安说。

    “说清楚了,她肯定会立刻退还的。这东西折价了也至少千两银子,她当不当的,我倒不在乎。我给了她这东西,本来就是想充当安身费,以备不时

    之需的。”沈公子说。

    “既要让她知道,又不能让她退回,那只能先瞒着了。你如果信得过我,我找一个合适的时机再跟她讲明吧。”李长安说。

    “说什么信得过信不过,料你也不至于贪图这区区上千两银子吧。”沈公子说。

    “这一点你对还算是比较了解的,那好吧,这件事我就替你办了。这种事情,势必要先造成既成事实,然后再劝。罗红红又正是缺钱的时候,我认识劝说可行。”李长安说。

    “好好好,就冲这个,我必定给你签一笔大单。”沈公子说。

    这好饭吃完,还顺利地签了一笔大单。可以说,这一顿饭局是吃得很有意义的。也比较符合饭局的定义,总之吃饭是小事情,要达成某种交易才是主要的。

    不过他们吃饭也很认真啊。这东方的饭局不比西式的正餐,基本上一桌子的菜一码就上齐了。一

    时吃不完也很正常,店家也不会特意撤去。

    而有些菜市,可能只是刚刚动了动,基本还是很全的。

    这时候,朱老大给李长安递了个眼色。李长安就说要打包,这是很自然的行为,及时朱老大不提起,李长安也是要说的。

    可又招来侍应的嘲笑,说这里是鸿运楼,没有打包的服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