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身火海
“我东躲西藏的,要找齐你们几个,也着实不易!”李三才露出一丝诡异的笑容。
你笑什么?每次都是这样,冷笑什么!如今你落到了我们的手上,还不知道自己会是什么样的下场吗?我们不会轻易杀你,我们要慢慢地折磨你,直到你剩下最后一口气!
“以告慰你们那些兄弟的再在天之灵对吧?我是真没想到,你们几个河盗也算是有情有义了。都六年了,也始终不忘了要报仇。就冲着这一点,我的成全你,让你和你的那帮兄弟,早日团聚吧。”李三才说。
你这屁话是什么意思?到了这种地步,你还能反抗吗?看我们不一拥而上,把你剁成肉酱!
也许李三才最后的气节,只是为了故意激怒他们,好似个痛快吧。
不过河盗们的行动确实被他给迟滞了,没有立刻上去给他剁巴了了事,这帮家伙也是够纠结的。有以前许多次的失败经验,这次应该更谨慎一些。
李三才这心里战术玩得可真是够溜的呀。
“我们走吧,再看下去也没意思了。”李长安也不喜欢看杀人。
“我,我觉得事有蹊跷。”白心慕还是决心继续观望下去。
人不是在疯狂失智的情况下,所表现出来的每一种行为,都有其固定的行为逻辑。李三才反复几次,都让人觉得他是一心在找死。也许他被人找到的那一刻,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死亡。
可是他全程表现得实在太淡定了,没有丝毫的慌乱。你可以认为这是勇气的表现,当然可以这么认为。人在临死前的一刻,的确什么都
可以看淡。
但请注意,李三才现在的情况,绝非临时。实际上,唯一对他造成伤害的不正经小子,也没有对形成什么致命伤。两个人只是单纯决出了胜负,李三才是输了,但没有受伤,只要调息,很快就能恢复之前的行动力。
这一点,不正经小子也用言语证明了。
那么,李三才还是具备绝地反击的机会的。前提是,他要把所有的河盗都拢到一块,来一个釜底抽薪!
以他一人之力是没办法做到的,或者,需要借助什么外物…一种可以瞬间杀死一群人的外物!
“你最好还是离远一点,他恐怕要适出一招绝户计!”白心慕赶紧把李长安护在身后。
正在当时,眼前传来耀眼的火光,紧接着就是爆炸的声音。
这个时代,已经有火药了。但爆炸的威
力,远没有那么强。这么近的距离,爆炸只是产生了一种声光效果,但也足以把那五个河盗引成熊熊燃烧的火球。
李三才在他所处的那个位置埋了火油,等河盗靠近的时候,引燃了。
但他自己也处于危险的范围之内啊,能够幸免吗?
只见他在火焰燃起的那一瞬间,整个人往后一躺,正好就躺倒在事先挖好的一个大坑里。浮土随即覆盖全身,将身上零星的火苗扑灭。没错,虽然这里是临江,但经验告诉我们,火油引燃的火焰,用水是很难扑灭的。用浮土覆盖,是最快的方法。
这个时候,那五个河盗如果想杀李三才,也还是有机会的。这应该是李三才整个机会最冒险的地方。他们每个人手里都握有利刃,朝着李三才躺倒的地方戳过去,怎么也扎他个透心凉。
只可惜,没被火烧过的人,是不会有这种体验的。在火苗腾起的那一瞬间,整个人眼前一片漆黑,是什么都看不见的。他们甚至都不辨江面的方面,四处乱撞一阵就哀嚎而死了。
真够狠的,但李三才也不一定能得以保全,这种方法很容易玩脱的。
过了半晌之后,李三才终于从土层里爬出来。“呸呸呸,火油用多了,差一点把自己给焖熟了!”
在古代,这种火油的燃烧效率也极低,很快就会熄灭。如果换成汽油,隔着一层土燃烧,李三才这回也都成叫花鸡了。
即使是这样,要积攒这么一点火油,也耗费了李三才相当多的时间。
李三才成功地避过一劫,把剩余的河盗全都算计进来了。
“失去了雇主的杀手,还会忠实履行自己的职能吗?”李长安觉得李三才并未脱险。
“哪有那么巧的事情,他怎么知道河盗今天会来。他怎么又偏偏败在了预定好的位置呢。”白心慕说。
“你是说…”
“送上门的便宜,不要随便占。”白心慕说。
只有一种解释,李三才原本跟不正经的小子就是一伙的。或者是李三才先雇佣了他们,让他们把河盗引到这里来,以便行事。他与不正经小子的那一场打斗,也只是为了到达预定的位置。不断地对河盗出言挑衅,也是为了把他们引到预定的位置上。
这是一出连环计,目的就杀人灭口永绝后患。
不正经的小子很快也印证了白心慕的猜测,他把李三才拉出来,两个很熟络地握手致贺。
原来早在李三才出门拜师学艺的时候,
两个人就已经是把兄弟了。原本的计划是,他联手河盗去抢劫商船,不正经的小子再出来黑吃黑。可是没劫成,还跟河盗作下仇了。
于是李三才有找到这个把兄弟,商量着怎么能除掉这帮河盗。
不正经的小子也很乐意帮忙,因为他正在筹建一个帮派,李三才是他早就物色好的人选。如果是武艺的话,李三才差了他很多。刚才的那一出演绎,不正经小子也留手不少。但李三才这个家伙脑子活泛的很,当个军师一类的角色是非常适用的。
把这个作为交换条件,不正经小子自然不能看着李三才死掉了。于是就有了这么一出。
只是在原本的计划中,是没有李长安他们这些观摩人员的。
而且李三才准备火油不光是为了杀死河盗,他还有更大的计划。
“无非是为死了使用火攻抢劫江面的商
船呗。你在这里住了这么久,就是为了熟悉这里的水路网道,并且记录下货船的出行规律吧。”李长安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