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杜康酒的不断售出,杜康酒的名声也是越来越响亮,但是因为其高昂的价格,并没有被广大平民百姓所熟知,但是在上层圈子杜康酒可谓是越来越出名,甚至有些人从泉林县城杜康酒家买酒到外地高价卖出,利润非常的可观,这就造成了杜康酒家生意越来越火爆,原来的酒厂生产的速度,完全赶不上杜康酒卖出的速度,整个酒厂全天不停的工作也供不应求,没办法,酒厂开始招人,甚至已经在计划选个地方在建酒厂了,酒厂招人的事情一传出,整个泉林县城的人都动心了,酒厂虽然全天不停工,工人很累,但是待遇是其他酒厂的几倍还多,所以来应聘的人特别的多。
齐老太爷这下有事情忙了,而且是忙的不可开胶,齐知县每天还要公务要处理,根本无暇顾及酒厂和酒家的事情,齐老太爷挑起了大梁,安排新建厂房还要招聘可靠的人,粮食的买进储存等等一大堆的事情,齐老太爷估计以前是闲的太久了,这次忙下来反而很高兴,很是上心酒厂的事情。
新的酒厂并没有建在泉林县城里面,主要是泉林县城没有那么大的地方了,在泉林县城不远的一条河边建厂的,选河边建厂主要是方便水的取用和处理,三个月的时间,在投入了大量的金钱和人工之后,新的酒厂就建成了,占地面积很大,马一群还特意来新的酒厂来看过,一片的厂房,很有工厂的味道,酒厂的工人络绎不绝。齐知县在选择工人的时候只要泉林县的人,外地人一概不用,这是提高泉林县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办法,这个政策让泉林县的人对杜康酒家非常的满意。
当然了新酒厂中很多内容还是保密的,大量的人工只是从事粮食的晾晒,普通酒的酿制,东西的搬运等这些工作,核心的内容,全部是齐府信得过的人在做,而且是严格保密的,蒸馏笼是整个杜康酒酿制的最关键的环节,所以杜康酒的蒸馏笼直接被安置在了泉林县城的酒厂里面,形成了新酒厂只进行普通酒的酿制和存储,泉林县城的酒厂则进行蒸馏和勾兑这个主要步骤。
经过这几个月的折腾,泉林县城竟然变了一个样子,来到泉林县城的客商特别的多,而且大多数人是来贩运杜康酒的,泉林县城的人们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了很多。每天早上都有很多泉林县城的人出门,他们是去酒厂工作的,甚至一度让马一群认为这些人是泉林县城的工人,每天按时上下班,俨然成了工人阶级了,这倒是让马一群始料未及的事情。每个月酒厂发酬劳的时候,竟然成了整个泉林县城最开心的事情,整个县城到处都洋溢着一种满足的感觉。
齐知县是酒厂幕后老板的事情没能瞒住太久的时间,不仅仅是因为齐老太爷和朱管家的出面,更加是因为酒厂在建设和投产过程中处处都有衙门衙役的影子,到了后来,衙役开始明目张胆的在酒厂巡逻,酒厂内部更是有衙役经常出入维持秩序。当然了这些衙役是在空闲时间过来,挂着衙役的头衔赚着外快,不懂的人根本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现在的酒厂俨然已经成了一个企业,层级明确,分工明确,工人固定,企业管理马一群并不懂,也没想参与进去,齐老太爷也不是很擅长,朱管家倒是很在行,毕竟朱管家管理齐府这么多年,有非常多的经验,所以朱管家成了酒厂的主要代表,整天也是忙的不可开胶。
齐知县知道自己是酒厂老板的事情总会传到官场上的,所以齐知县提前就做好了准备,他特意让马一群勾兑了一批最好的杜康酒,派人送到了知府府上,郡府府上,更是向齐国皇帝的御膳房送了一批。齐国皇帝喝过了杜康酒之后,赞不绝口,更是对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诗句很欣赏,直接让齐知县定期送杜康酒到御膳房。有了皇帝的这话,就给齐知县的经商上了保险了。当然了这也埋下了隐患了,主要是官员经商确实不合乎律法。
马一群想要的赚一些钱的想法也实现了,而且还赚了不少,齐府的改造计划也提上了日程,马一群想买一些兽肉的愿望也在一步步的实现,现在马一群花了大价钱找人帮忙买能够产生灵力的兽肉,每个月都能吃上一两餐,生活着实美好了很多。
然而,杜康酒家在得到巨大的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引起了一部分人的注意,财帛动人心啊,杜康酒的利益引起了一些不法之人的重视,更是引起了其他原本大的酒家的仇视。
同样是身在南平郡的另外一个府的乌家就是以酿酒出名的,乌家有非常大的酒厂,而且一直以来乌家酒厂都是齐国酒家的龙头老大,乌家也因为酿酒成了商业巨擘,产业遍布齐国各处,实打实的大家族,但是这段时间乌家很不开心,乌家在全国各处的酒馆生意都不好,被杜康酒可以说是抢占了高端酒的市场非常大的份额,而且这种情况越来越明显,甚至有人说乌家的好酒就是垃圾,与杜康酒一比就是浪费粮食等等的话语。乌家人听了这话彻底的不干了,同行是冤家,这话一点都不含糊,乌家笼络了几家齐国买酒的家族,开始了对杜康酒家的破坏。
找人到杜康酒家的酒厂闹事没能行得通,因为衙役在巡逻和看管,但是其他的事情就接踵而来了,乌家开始想进办法的挖人,齐府有几个人被乌家的人高价收买了,想方设法的开始偷取杜康酒的酿制办法,但是效果甚微,并不是被收买的人没有用功,主要是核心机密的蒸馏笼从外表根本看不出来有什么作用,而且原浆酒和勾兑的过程都是被朱管家牢牢的把握在了手里,所以偷取杜康酒酿制办法的事情进行的并不是很顺利。
齐知县这个知县是酒厂老板的事情并没有阻止乌家人的脚步,暗地里开始了他们的破坏活动,从粮食购买的阻断开始,然后在收买酒厂的一些工人在酒厂闹事,订货酒商直接退货等等下三滥的事情层出不穷,杜康酒厂有一段时间感到了巨大的压力,很多地方都受到了限制和阻力,商业的竞争开始渐渐的显露了出来。
当官商开始勾结之后,杜康酒家的日子渐渐的变的更加难过了,因为乌家直接勾结了南平郡府的军队上层之人,连府都跳过了,直接在泉林县的周围设置了军队的关卡,以军事演练等等的名义不允许酒商通过,或者直接向酒商收取高额的过路费用,这一下杜康酒家的生意一落千丈,齐知县气的直跳脚,即使把事情告到了南平郡府那里也没用,因为南平郡府早就有人打理好了关系,目的非常的明确,让杜康酒家交出酿酒的办法和配方。当然这些人还是很有办法的,有些送往都城的酒从来不拦着,不惹都城的那些达官贵人。
红火了几个月的杜康酒家渐渐的来订酒的人少了,但是生产酒的粮食已经买了,工人也在用着,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杜康酒家竟然开始亏损了,这个时候酒厂的工人又被乌家收买,开始了各种闹事,一时之间原本热闹祥和的泉林县城竟然乱了起来。惹的齐知县没办法,辞退了一批工人,这下算是惹了事情出来了,闹事的人越来越多,酒厂都差点停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