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人间有味是清欢
关于人要怎样活着的问题,阿良也有自己的看法。好些时候,人们活着活着就被无形中带入了别人的轨道。比如小时候看见别人家小孩子穿了个新裤子,于是,自己也跑回家逼着父母亲帮自己做条新裤子,而从来就没有考虑到父母亲的难处;长大后,看别人买车子,吃炸鸡牛排,自己也非要硬着头皮去买车子,赶时髦地学着人家一样,也吃炸鸡牛排,殊不知车子开了,却反倒留恋那乡间田野,林间小路,羡慕别人两条腿悠闲地散步;炸鸡牛排吃了,内心里却放不下那美味的豆浆油条和一碗味道鲜美的阳春面。
所以,阿良觉得,与其跟着别人的眼光和脚步去活着,到最后失去了自我,委屈了心灵,那还不如自由自在地生存于天地间。渴了,喝一杯清凉茶;饿了,吃一碗家乡面;累了,哪怕是个窝棚也要放下身段去歇一歇。
一句话,人就得活出自我,活的无虚浮做作,无畏别人的冷眼。就像南怀瑾先生说的那样: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所以,从容过生活,平凡过生活,为自己过生活,活成自己内心里原本期望的样子,而不是为着别人看自己的眼光活着,这才是真正地活着。
你过你的朱门红妆,我过我的淡泊素雅,这不是很好么?
阿良坐在课桌前,回想到刚才和曹校长的一番争论,内心里头一次深深地体会到了为自己的尊严而活着是怎样一种释然。当然,阿良也知道,他和曹校长这个梁子,也算是结下了。以后,在学校里呆下去,难免还会被穿各种小鞋的。好在,阿良也知道,生活在和平年代,刁难你的,害你的人,最后大多是成就你的人。这是阿良灵验的第六感告诉他的一个人生结论。
抛开了烦恼,阿良精神十足地走进了课堂。
在阿良的教育下,学生们逐渐养成了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阿良的课上起来也自然是得心应手。也只有在课堂上,阿良才真正地感受到了自己当老师的价值。正是由于老师的严谨和认真,学生才学会了严谨和认真, “学高为师,身正是范”正是在这样的良好的榜样示范作用下,阿良所教的班级在同类班级中显得特别优秀,这是阿良最感到欣慰的地方。
“要学生有一瓢水,自己要先有一桶水。”阿良不知道是哪位教育家说过的这么一句话。而对于阿良来说,他要求自己拥有的不是一桶水,而是一江水。也只有涛涛一江水,才能在漫长的教学岁月中,不断滋润那千瓢万瓢水。
上完课,已经是中午时分,阿良照例来到学校食堂吃午饭。
给阿良打菜的是承包食堂伙食的老板娘。阿良刷卡以后,就见老板娘打菜的手左抖右抖,真正落到盘里的菜数量明显不足。于是,阿良心里有些愤愤不平,说道:“别抖了,这点菜不够吃的,我要再加点!”
“按照学校规定打的,每人的分量都一样的。”老板娘对阿良说道。
“不对吧!我看见你给学校领导打的菜数量明显比普通老师多啊!排骨尽捡好的打,莫非我们不是人?不会肉吗?”阿良愤怒地说道。
看到阿良不好说话,老板娘又在盆子里搅了几下,给阿良的盘子上很不情愿地加了点菜,嘴里还用本地话都囔着:“个格宁哪会适格样子!”(本地话发音)(翻译过来就是:这个人怎么会这样。)
“谁让你们太抠门的,我们老师在课堂上讲奉献,你们却在食堂这里算计着怎么赚钱,天下还有这种道理吗?”阿良对长着一张胖脸的老板娘说道。
看到阿良和食堂老板娘为着打菜发生了争执,后边等着打饭的老师急忙劝阿良不要发火,也纷纷提醒老板娘给年轻老师打菜时要适当多一点,否则他们吃不饱的。
老板娘看到大家都说她确实打菜有点少的时候,后来再给老师打菜时才把手抖这个毛病改了。
这个事情也从侧面告诉阿良,不是对于任何事情都要逆来顺受的,不合理的地方就要起来斗争。争取公平应该是每个人应有的良知。
阿良端着菜,看到新民他们几个人已经坐在一起,于是也走过去一道坐了下来。
看到阿良满脸余怒未消的样子,新民笑着调侃道:“阿良,看你阴沉着脸,莫非和食堂吝啬老板娘怄气了?”
“你们每天也看到了,食堂老板娘打菜从来都是看人下菜的。我已经忍耐她好久了!我们卡里刷的也是钱!”阿良气呼呼地说道。
“标准的势利眼,钱串子!”旁边吃饭的亮平也愤愤地说道。
“你看菜里连点油水都没有的,基本上就是开水煮白菜,开水煮包菜,对我们老师的饭菜都这样,可想而知学生吃的也好不到哪里去!”阿良对亮平说道。
“阿良,这话不要乱说,你知道学校食堂是谁承包的吗?”新民对吃饭的阿良说道。
“管他是谁承包的,饭菜少质量差,质次而价高,这就是不合理。明显的剥削啊!你去看同样的价钱,外边快餐店要好多了。”阿良又对新民说道。
“搬来就是嘛!我们在食堂吃饭就是图个实惠和方便啊!最起码不应该成为被剥削的对象的。”亮平应和着阿良说道。
“这里的猫腻你们不懂吧!承包食堂的人是曹校长的侄儿啊!一般人是承包不到的。你们看老板娘为什么那么势利眼,就是有这层关系啊!”新民悄悄地和他们几个一道吃饭的老师说道。
“那最起码老师这个伙食要多少象点样子啊!饭菜打的少不说,那个态度也是很差的。”阿良说道。
一顿令人上火的午饭吃过后,阿良怀揣着一肚皮的不快回到了办公室。办公室里的本地老师们,都回家吃饭去了,由于本地老师们大多不在食堂吃午饭,所以,对于食堂的事情他们大多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
对于人们的这种隐忍精神,阿良也是说不出的难受,明知道是不合理的事情,却没有谁会勇敢地站出来说声“不”字,正是由于这种软弱,才使得不公平的事情能够大行其道。每个人都期望别人出头露面解决不公平的事情,然后自己默默地享受公平的结果。而强出头的人常常被别有用心的人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生活里无形中多了许多人为的阻力。
为了安慰灰暗的心情,阿良又翻出了他摘录的苏轼写的一首词,反复地诵读了起来: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慢慢。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人间有味是清欢。”多好的词句,阿良被它深深地吸引了。
读到这个句子的时候,阿良不由得想到了还在厂里上班的柳瑶琴,已经有好几天没有去看看柳瑶琴了,不知道她这两天心情怎么样?于是,阿良拿起了手中的电话。
他找到了柳瑶琴的电话号码,顺手拨了过去,等了好一会儿电话里都是“嘟嘟嘟”的盲音。
“咦?柳瑶琴怎么不接电话呢?莫非这几天她不在?还是出了什么事情?”阿良一脸的狐疑。
于是,阿良决定,等到下班后,他要去厂里看看柳瑶琴,看看那个能给他心灵带来清欢的女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