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河东往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90.新民的乔迁之喜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90新民的乔迁之喜

    时代的发展,总是在打破成规陋习的基础上进行的。出生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阿良,在人生的道路上,把国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时的所有事情都赶上了。

    念大学的时候,幸亏早上了两年,沾了点儿低学费的光,他才有幸把大学念到毕业。而到了毕业找工作的时候,系里不再包分配了,只提供就业指导,这样,阿良只好自己联系单位,才独自一人来到了南方。如今,结婚要解决住房的问题了,就完全是在市场经济的规则下,个人自己买房居住了。 原来念书秉持的“书中自有黄金屋”的理想对阿良来说也就彻底破产了。

    考虑到要和柳瑶琴结婚,阿良首要解决的事情,就是想办法要买房子。安居才能乐业,这是国人几千年来遗留下来的观念,尤其是在丈人和丈母娘的世界观里,更是把男方有房子作为女孩子出嫁的底线。

    这个梦寐以求的房子,就成为了阿良内心祈求的梧桐树。

    尤其是,经过几年的奋斗,眼看着新民开开心心地从宿舍里搬进了自己的新房,阿良简直是满眼的羡慕嫉妒恨啊!

    新民为了感谢这么多年大家的相知相聚,特意在搬家那天请阿良他们这几位老同事一道吃了一顿晚饭。饭局上,大家相谈甚欢。

    晚饭是在新民买的新房子里进行的,约定好的大餐,新民尽显了当家人的拿手绝活。他亲自上阵,烧了一桌地地道道的具有他老家麻辣风格的家乡菜。

    新民的房子是座独顿院子,两间三层楼房,由于原来房子主人全部搬到了城里,于是这座旧房子就卖给了新民。也不知道新民是怎么联系上卖家的,反正花了大概不到十万块钱就搞定了。据新民后来说,经过他再三努力,街道还补贴了两万块钱,他自己出了大概七万多。

    不管怎么说,再怎么艰难,事情做成功了就值得庆贺。尤其这还是件人生的大事。

    阿良和张卫国是第一个到达新民新家的老朋友。在宿舍里,其他哥几个都搬走了,只有卫国和阿良还在过着单身的日子。于是,晚课结束后,阿良和卫国就一道相跟着来到了新民的家里。

    新民正在忙碌着烧菜,厨房里飘出了一阵阵扑鼻的混合着麻辣味的特别的香味。

    “新民,恭喜恭喜,终于脱离了宿舍的苦海,有了你自己的私人别墅了。”阿良对着正在围着围裙炒菜的新民说道。

    “我们哥两个宿舍里同居了五年了,今后你就形单影只喽!”新民说着话笑着从厨房出来招呼阿良和卫国上楼去先坐一会儿。

    新民在二楼的客厅里,早就准备好了茶点瓜子之类的小吃,就等着阿良他们的到来。

    “你们先喝点茶,看看电视,另外随便走走,看看我这新房子格局怎么样?我继续下去准备晚饭,今天我父母和妹妹她们也都来了,大家一道热闹热闹。”新民说完话,就下去准备他的晚饭去了。

    “看不出,短短几年,新民已经是有产阶级了,我们的压力山大啊!”阿良和坐在一起喝茶的张卫国说道。

    “新民买房结婚是个办法,但他有能力实现,真的值得庆贺。象我们这种家底比较薄,也要走这条路的话,恐怕是很困难的啊!”卫国看着阿良说道。

    “难道还有其它更好的办法吗?”阿良不解地说道。

    “有,我准备入赘了。我现在处的对象女方家里就有房子,条件不错,如果能够成功,我可以省略掉买房这一步。这样,今后生活的压力会相对小一点。眼下实在是想不出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能够解决房子的问题。”卫国看着阿良,心有不甘地说道。

    “卫国,你不要刺激我啊!我可是准备买房子了。是不是有些飞蛾扑火的意思?”阿良笑着说道。

    “不满你说,我眼下自己手头有将近两万块钱,到时候街道补贴我们两万的话,我拥有的财力是四万左右。到时候和亲朋好友再借一点,估计可以先买个面积小点的房子过渡过渡了。”阿良继续说道。

    “到时候等着吃你的搬家酒了”卫国笑着说道。

    正当阿良和卫国说着房子的事情的时候,胡亮平、王建平、陈东学和刘天华一道也来到了新民的新家。

    “天华现在可是稀客了,连宿舍门的朝向都不记得了吧?”等天华他们上来后,阿良和他开玩笑说道。

    “我这不是为着家庭和睦吗!家里老婆管得紧,一般的外出活动能免就免了,有时候真是得罪大家了,呵呵。”刘天华笑着说道。

    一旁的卫国也忙着和大家打招呼,虽然他们每天都在曙光中学出出进进,但真正聚在一起的时间也是有限的。也难得有空一道坐在一起喝顿酒,谈谈心的。

    看到大家都聚齐了,新民上来招呼大家下去一道共进晚餐。

    “同志们,晚饭准备好了,大家一道下来吃个搬家酒,让我们这些多年共同奋斗的老朋友一道聚一聚,乐一乐。”新民笑嘻嘻地对在座的众人说道。

    新民在楼下开了两桌,一桌是他的父母亲和兄弟姐们,一桌是他们这些个同事。

    大家坐定之后,新民举起手中的酒杯,说道:“今天一边是我的家人,一边是我的友人,我们都是在外飘泊的游子,如今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一个窝,这么多年以来的辛苦也就值得了。今天,高兴之余,请大家来喝个小酒,表示我对大家的感谢。让我先敬大家一杯。”说完话,新民和大家喝了一个满杯。

    “都是家常菜,大家不要嫌弃,我老娘和妹妹们掌勺,我在旁边备料,大家尝尝,下筷子多吃点啊!”新民时不时地招呼着同事们喝酒吃菜。

    “今天吃了新民烧的菜,我好象有回到了熟悉的老家喽!”王建平夹了一块腊肉放到嘴里,边吃边说。

    “还是老家带过来的腊肉味道好,吃着地道。你两个要不要来尝尝?味道好得很。”王建平看了亮平和卫国说了一句。

    “阿良也夹了一块看上去晶莹剔透的腊肉放进嘴里,一股独特的味道袭击了阿良的味蕾。干香的肉味和松烟味儿一道混合着让阿良体会了什么叫做有着浓郁地域特色的美味。确实不错,新民有没有多余的腊肉,走时候给我带个一小块回去常常。呵呵。”阿良有些厚脸皮地和新民说道。

    “不多,我给大家没人准备了一条带肋骨的腊肉,回去清蒸着吃,味道好极。都是我父母亲从老家带过来的。”新民对阿良几个人说道。

    “恭喜新民乔迁新居,我先敬你一杯。”刘天华说着话,站起身要和新民喝一杯。

    “不错,天华现在是春风得意马蹄疾,幸福生活过得美满的很呢?”新民笑着和天华说道。

    “哪里哪里,我不如新民,。我结婚叫因地制宜啊!没有条件和能力买房子,事业又是刚刚起步,只好钱不够,人来凑了。我和亮平算是典型的代表。哈哈。”天华说罢,爽快地和新民喝了一杯酒。

    “我也准备和天华学习了,眼下也走在了准备结婚的道路上了。”卫国看着天华说道。

    “又不丢人的,在本地人眼里我们好像低人一等,但实际上这是大家的一种睿智。只要和女方互相看对眼,我觉得这倒是一种很好的婚姻模式,值得推广。”阿良若有所思地说道。

    “新民,听说学校要盖新房子了,据说是为了解决我们外地教师的住房问题。”王建平和新民说道。

    “其他学校早就开始着手解决这个事情了,我有好几个同学,他们基本上都买了房子了。就我们学校,雷声大,雨点小。”新民郁闷地说道。

    “不过,据曹校长和我透露,我们学校也有望在最近几年内解决这个问题,到时候大家准备好钱钱就对了。”新民笑着对阿良和建平说道。

    “估计到时候房子不会贵的,据曹校长说,九十平米大概五六万左右,主要是解决我们学校单身男老师的婚姻住房需求。”新民继续补充说道。

    “看来新民和曹校长关系铁的很啊!”东学在旁边插话道。

    “有些事情,你只要求到曹校长面前,他还是肯帮忙的。”新民笑着和东学说道。

    “就以我为例,光是曹校长找我给他打招呼的那些关系户的孩子补课,就不知道有多少了。那我们有求于人曹校长,他当然也不会拒绝的。这就是校长常常说的: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含义啊!”新民吃了一口酒,说出了他对付曹校长的经验之谈。

    “你那是用得着啊!象我们这个学科,很少有人辅导的,所以我们很有被边缘化的感觉。”东学对着阿良说出了他们的共同感受。

    “那就想点别的办法嘛?非得一棵树上吊死啊!”新民笑嘻嘻地说出了他的建议。

    “借着今天的喜庆日子,我们大家敬新民一个,愿他乔迁新居之后,早日洞房花烛。到时候我们再来吃喜酒。”阿良说着话,和大家一起站起来准备敬新民一杯酒。

    “等一下,等一下,坐下来慢慢喝嘛!”新民看到大家又要敬他喝酒,忙着说道。

    “先喝了这杯,我们集体对你表示道贺,应该喝的。”说着话,胡亮平把就递给了新民。

    “好吧,今天只好舍命陪君子了,那就喝个尽兴吧!今天酒管够啊!”新民说完,和大家一道干了一杯。

    “其实,生活就是在不断地解决困难的过程中就过去了。大家想想看,是不是这个理呢?”喝完酒后,新民有感而发。

    “就比如我吧,老家房子卖了,地也转让出去了,基本上和老家再无瓜葛了。现在克勤克俭节约奋斗了几年,在曙光镇上安了家,找了对象,背井离乡以后,都是在无中生有啊!你们说难不难?” 新民红着脸说着他的这么多年来的切身感受。

    “柳暗花明又一村,其实好多事情都是我们自己吓坏了自己的。困难有时候反倒激发我们能够积极地去想办法解决,只有这样生活才算有意义啊!”兴华也说道。

    “不过有些原则该坚持还是要坚持的,我就坚决不走招女婿这条路,当然我说的话不是针对今天兴华你们几个的啊!”王建平看着兴华他们几个人说道。

    “我们几个的婚事已经是既成事实了,无所谓难看不难看的,大家心态放平点就对了,谁没有个灾灾难难的,多年以后,大家都是殊途同归的。”胡亮平笑着对王建平说道。

    “哈哈哈,亮平说的有道理,看来没有喝多,我和你喝一杯。”阿良说着话,邀请亮平一道喝了一杯酒。

    就这样,借着新民的搬家酒,阿良他们几个人把这么多年生活中的风风雨雨和具体感受互相倾述了一遍,有骄傲快乐的,也有失意难过的,大家都暂时得到了一个畅快的宣泄。让这并不轰轰烈烈的日子,又多少增加了些许真情和实意。

    能怎么样呢?普通的日子只有这样平凡过了。每天睁开眼睛,无非就是这些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故事啊!

    喝罢新民的搬家酒,在告别新民回宿舍的时候,阿良在路上突然想到,下一次他们应该喝谁的喜酒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