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河东往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51.得偿所愿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51得偿所愿

    听了新民的建议,第二天一上班,阿良就把自己的东西搬到了二楼办公室里,和数学组的老师坐在了一起。阿良在搬座位之前,先和隔壁教语文的年级组长说了一声,说是他想搬到楼上数学组办公室的一张空桌子上。

    年级组长是个看上去很温和的中年人,他看了看阿良,笑着点了点头,说道:“年轻人想法多,看来坐在下边也是耐不住寂寞啊!”

    阿良也没有多想组长这话里包含着怎么样的意思,反正他看组长不反对,就把自己的东西放到了二楼的办公室里。在阿良的心里,这个办公室虽然也很简陋,但多少空间大点,前边阳台,晴天的时候还可以晒晒太阳,平时视野也开阔些,内心少了些压抑感。我心本就向阳生啊!向往光明是阿良此生的最大追求。换句话说,阿良还没有到躲进小楼成一统的那个年龄段,年轻的他需要和人交往。

    解决了办公室的问题,阿良的心里满是开心,尤其是他就坐在开门的第一张桌子上,平时办公室门都是开着的,他一抬头就可以看见门外远处的蓝天和从楼下刚好探出一段身段的阿良也叫不上名字的树木的翠绿的叶子。每次抬头,都分外养眼。

    每当上午数学老师们倾巢出动去上课的时候,办公室里就留下了阿良独自备课的身影,而这时也是阿良独自放飞自己的思想的最好时候,他可以天马行空地自由自在地思考着他的未来人生。

    马上快要到国庆节了,学校里到时有五天的假期,阿良突然间想到,他是不是应该回学院去看看彩莲啊!想到彩莲这个曾经和他相处了将近两年的女孩子,他内心里更多的是一种甜蜜蜜的感觉。也不知道开学这么多日子里,彩莲是不是依旧象他一样在心里经常思念他。都说人去楼空,但阿良始终不能忘怀彩莲在他心里留下的美好回忆。想到这些,阿良暗暗决定,到国庆节的时候,他无论如何都要去看看她,去看看那个让他日思夜想的可爱的女孩儿。

    等到上午第三节课结束,几位数学老师就都完成了一天的课务,办公室里也就多了大家的谈天说地和欢声笑语。老师们一边批改收上来的学生作业,一边抒发着各自不同的感受。

    “哎呀,没有比这个学生再木的人了,讲了不下三遍了,还是要做错。 ”坐在办公室里边位置的刘老师说道。刘老师是个外表看上去很精神的人,脸庞有些瘦削,大约三十几岁,眉毛很浓厚,戴着一副近视眼镜。阿良听其他老师说过,刘老师有个儿子很可爱,大概七八岁的样子。

    “你才讲了三遍,我开学一周了,就是讲个正负数的一些基本计算,还有好些学生糊涂着,依旧算错。也不知道他们脑袋里想什么?”一位也是刚刚毕业的数学女老师说道。阿良这时才注意到,旁边的女老师个头高挑,皮肤很细腻,就是眼睛小了点,尤其是一副圆形镜框的眼镜戴在脸上,顿时喜剧感十足。阿良后来得知,这位老师姓那,学生们称呼她小那老师。

    “小李老师,你们刚来学校,在我们这里还适应吗?我们这里烧菜要放糖的。”旁边一位上了年纪的蒋老师说道。

    “马上要过中秋节了,小李老师要是不介意就到我家吃顿晚饭吧?”蒋老师的热情让李新民受宠若惊。

    “蒋老师,多谢你了,我们几个刚来这里,和外边接触的也比较少,基本上对这里还是一知半解,能有机会去蒋老师家里去拜访一趟,我真是求之不得啊!”李新民和蒋老师说道。

    “好的,就这样说定了,你到时候和小良老师一道,到我家来过个中秋节。”说着话,蒋老师对着阿良也一道邀请到。

    “谢谢蒋老师的热情,我和新民到时后一起去。”阿良不好意思地说道。毕竟,他在数学组只是暂时栖身,和数学老师们的相识,也是无意之获。或许吧,蒋老师能邀请他,也是沾了新民的光,但这也说明蒋老师是个热心肠的老师。后来,也就是在蒋老师的帮忙下,李新民才解决了他的个人婚姻问题。

    “蒋老师,你刚才说烧菜时候要放点糖,那是什么原因啊?”阿良看着蒋老师说道。

    “我们长三角人们生活条件好,这个就是象征着大家的生活过得甜甜蜜蜜。没别的特别的意思。”蒋老师笑着说道。

    在阿良的学识里,他知道西南地区人们喜欢吃辣,那是为了御寒和抗湿;山西人喜欢吃醋,也是由于水质太硬;其他还有好些地方饮食特色,但唯独没有南方地区吃甜食的地理解释。今天听了蒋老师的说法,他算是又长了一点见识。

    旁边还有一位老教师,看样子大概有五十几岁了,但阿良很少听到他的发言。看来这个老师是个沉默的人。阿良从其他人嘴里了解到,这位老教师姓周,马上要退休了,但还坚守在教学第一线,实在是精神可嘉,尤其是,周老师上课时声音洪亮,阿良就是坐在办公室里,也能听到周老师讲课的声音。后来,阿良才得知为什么周老师和他和新民交流的少,原因是他不怎么会讲普通话,平时上课,他都是用江阴话讲的。怪不得周老师一般不和他们这几位新老师多说呢!

    阿良看着自己的课程表,下午的课务排的密密麻麻,再看看数学的排课,都在上午就结束了,阿良内心里实在不是个滋味儿。每到上午第四节课和下午的三节课,就都是象阿良一样的副课教师出力流汗的时候了。这个课务的多少排定,阿良不知道他们是根据什么原则来确定的。简直是屁股决定脑袋的一种安排。这种课务安排无形中告诉阿良,副课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地位是处在教学边缘地位的。想到这些,阿良深深地感叹:前途堪忧啊!阿良内心里不由得又产生了一种对于未来难以令人愉悦的感觉。他知道,他的第六感又来了。

    轮到阿良上课了,上午的第四节课,在教学楼底楼的初一11班。阿良在上课之前,按照他自己的教学设计,他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和学生说明,自己上课对课堂纪律要严格要求。

    “同学们又在小学的基础上上升了一个台阶,随着年龄的增长,初一同学们一定要想清楚两个问题。”阿良和坐的整整齐齐的学生说道。

    学生们满脸的惊奇,哎呀,这个新老师真奇怪,上课之前还没有讲新课,就对他们约法三章了。对于阿良不按规则出牌的举动,学生们很是好奇。

    “同学们要想清楚的第一个问题是:我来曙光中学要干什么?这个问题大家要好好想清楚。想想你们的父母亲辛苦劳作,同学们要逐渐懂得自己肩上要开始承担一定的责任了。 ”我们古代有一句话叫:妙笔著文章,铁肩担道义。讲的就是这个意思。

    稍微顿了顿,阿良又提出了第二个问题。

    “同学们要想清楚的第二个问题是:你将来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老师希望同学们能树立一个崇高的理想。要有个人生的追求方向。当然老师希望同学们要把自己的目标定的高远一些。”

    阿良刚刚说完,就听下边有学生以戏谑的声音回答说:“我要成为社会人。”阿良听了很是上火,看来这个学生完全没有领会阿良的教学意图,存在着瞎起混的意图。

    为了端正学生的视听,阿良接着这个学生的话说道:“就是成为社会人,也要是一个有理想的,让人看得起的社会人,我们初一的学生正处在人生的起步阶段,一定要树立一个伟大的理想目标。”我们伟大的周恩来早年读书时就曾立志说: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目标高远,才能激励大家将来努力奋斗。

    说到起劲处,阿良在黑板上写下了一首词,写完后,阿良说:“这首词就是我对大家在学校期间的一个期望,希望每位同学都要背下来。”

    只见阿良在黑板上用粉笔写下了他自己写的一首词。他那遒劲有力漂亮的黑板字立刻获得了学生们的赞叹。

    校园一剪梅

    学校中央道,石砖铺地树成荫。

    寄语莘莘学子们,晴也用功,雨也用功。

    奋发且上进,莫负三年好光阴。

    待到中考佳捷后,你也开心,师也开心。

    学生们听说是老师自己写的诗词,满眼睛的兴奋和佩服。

    于是,阿良组织学生们把这几句话读了一遍,然后要求学生在十分钟内把它背出来。

    “哪位同学能在十分钟内背出来,老师就表扬他!”阿良和学生们说道。

    接下来的一幕让阿良惊诧了,学生们开始大着喉咙背诵了,要么前仰后合,要么互相检测,阿良头一次领略了初一学生的旺盛生命力。是的,这些初生的牛犊子们,正处在人生的起步阶段,他们唯一不缺的就是旺盛的精力。一位好的老师,就是要引导学生们把旺盛的精力用到学习中来。这也是阿良写这首词的目的。

    十分钟后,阿良选了几个同学,依次到讲台上背给大家听。走上来背诵的同学都很兴奋,背的也很认真。阿良看后心里十分高兴。学生只要有了学习兴趣,以后的教学就好办了。

    阿良把熟练背诵的学生大大地表扬了一顿,阿良知道,一定要让学生树立一种积极学习的优越感。这样,学生才会觉得老师注意了他,肯定了他,学生才有成就感和获得感。

    背完诗词后,阿良才开始讲起了他的地理课。

    那天阿良按照教材的编排,讲的是有关经纬线的基本知识。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阿良觉得教材的编排有些难度。尤其是经线和纬线都是先要构筑起对于地球形状的整体认识,才能更好的加以理解。对于还没有构建起球体模型的初一学生,显然大多数人接受不了阿良的讲解。好些学生不明白,经线是什么意思?纬线又是什么意思?它们是怎么排列的,怎么变化的?等等问题,让阿良深深地陷入了教学上的“修昔底德陷阱”而不能自拔。好在,阿良在实习时候就锻炼了自己百折不挠的耐心。

    阿良把手里的地球仪高高举起,提高嗓音进一步和学生解释经线和纬线是怎么回事。但学生似乎依旧糊涂,刚才背诵诗词时的学习热情被难以理解的地理知识冲的七零八落。

    怎么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呢?阿良突然注意到了前排一个穿着格子外套的小女孩。阿良眼前一亮,有了,就用它来给学生作解释吧。

    为了简化教学内容,阿良说道“这样吧,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就理解俩个概念,一个是经线,一个是纬线。”

    “好的,老师,我们听你的。”有大胆学生低声说道。

    “好的,请前排的这位女同学站起来,老师来给大家再通俗地讲讲。”阿良把那位穿格子外套的小女孩叫了起来。

    “同学们,大家看这位同学外套上的格子,是不是有横的和竖的两种线条。”阿良指着那位同学的衣服和学生讲道。

    “是的,”学生们齐声回答道。

    “好的,那我们今天讲到的纬线就相当于这些横格子线;经线就相当于竖格子线。大家再看看自己衣服上的纹理,是不是也是由横竖俩个方向的线织成的。”阿良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经线和纬线的直观感知。

    当所有学生都对经线和纬线有了一个直观感知后,阿良把手里的地球仪举了起来,再一次指着地球仪上的经纬线给学生讲了一遍。这次,绝大部分同学脸上露出了理解的笑容。眼睛看上去也不在迷茫一片。

    是的,对于学习来说,阿良有个观点,那就是:聪明的孩子听一遍就会了,而接受能力差一点的同学,听两遍或者三遍他也会懂得。关键是老师要真有耐心去帮组学生。其实这个观点的形成,就是阿良在念书时学习到的《卖油翁》一文给他的启示:此无它,唯手熟尔!

    阿良后来也逐渐明白,象地理这些非统考科目,在乡村中学里来说都是薄弱学科,大部分都是由非专业老师代课的。因此,上课都是一带而过的。如今他既然教这门课程,那就不管再怎么困难,他都应该认真去教,认真坚守好自己的阵地,认真把科学的光辉播进学生的心田。为了学生,也是为了自己能发挥出存在的价值。否则,和代课教师一样糊里糊涂,他们这些老师还有来这里的必要吗?

    讲完课后,阿良又组织学生们做了几个练习题,大家掌握的都很好,阿良脸上也露出了笑容,他的努力终于没有白费。

    很快,下课铃响了,同学们喊起立后,阿良又偶然看见了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那个小男孩,他就站在讲台下第一排的位置上。也不知道为什么,当他每次看到这个孩子的时候,阿良心里就会有一种莫名的难言的感觉,阿良不知道这将会意味着什么。

    阿良走出教室的时候,暗暗在心里祈祷,但愿老天佑护,这孩子以后不要有什么灾难。

    看来,阿良这个第六感他自己也是很难揪扯清楚的。

    下午,他就这样又上了另外三个班级的地理课,相同的内容又重复讲了三遍,一天的教学任务在繁忙中画上了句号。

    辛劳一日,方得一日安然。阿良也不知道是从哪里看来的这么一句话。反正,当他回去和大家一道吃晚饭的时候,内心里非常苏畅。

    吃过饭后,大家又聚在一起交流了起来。尤其是阿良,讲的最多的就是对于教学的感受。

    睡觉前,阿良把自己一天的感受依旧写在了自己的日记本里,作为他教学生活的留念。

    教书的责任

    自知从教是苦行,劳心莫过孩子王。

    如今登上三尺台,方觉从教要担当。

    未来学生国之望,教师培育出栋梁。

    矢志不渝站好岗,报效祖国放光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