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河东往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27.服务大众才是致富脱困之道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27.服务大众才是致富脱困之道

    穷则变,变则通,古人的智慧,放之四海而皆准啊!阿良在万般无奈中想到了村里人们种的西瓜上来。在村子南头,人们为了能够增加收入,种了不少西瓜。眼下,西瓜开始进入了成熟季节,但还有好多人家的西瓜在等待出售。甚至有些人家在为卖西瓜而犯愁。

    阿良在心里想,二年前他在高三补习时曾经帮城里的表哥卖过一个暑假的西瓜,他知道在城里西瓜市场不错,只要西瓜质量好,基本不愁卖。正好城里表哥开着一家百货店,也经营瓜果类产品,那何不求求表哥,能把村里的西瓜卖给他,自己从中赚个学费,应该有希望。想到这里,阿良茅塞顿开,何不试试呢?

    阿良回到家里的时候,正好妈妈烧好了午饭,看到阿良心事重重的样子,母亲一边端饭,一边问道:“孩子,不是哪里不舒服吧?回来这么多天,看把孩子累成了什么样子啊!”

    “妈,没什么事情,我身体好着呢?刚才出去走了走,看见村里人家种了不少西瓜,我想帮人们卖西瓜,也好挣点学费。”阿良边吃饭,边和父母亲以及妹妹说出了他心里的想法。

    “家里有没有亲戚种西瓜的,我帮着卖掉点。”阿良问他的老父亲。

    “这个倒不知道,爸爸好久没有到田里了,其实也用不着找亲戚,你只要直接到地头找种瓜的人说就好了。只要价格合适,估计人家都愿意卖给你的。”阿良父亲以自己的劳动经验告诉他。

    “好吧,那我吃过饭下午到田里去看看,如果能成,我就卖几天西瓜吧!”阿良西里呼噜把碗里的面条吃了个精光。

    “妈妈做的面条就是香,家乡味儿,好吃的很。”阿良咂咂嘴说道。

    “那就再吃一碗。”说着话,妈妈又给阿良盛了一碗面条。

    “妈,也给妹妹再盛一碗,咱家小妹也是个好劳力了,能干勤快,是家里的顶梁柱了。”阿良边吃边把妹妹的碗递给了老妈。

    “妈,我吃饱了,不要盛了,你们吃吧,我要到院里把几件衣服洗了。”妹妹说着话放下碗走了出去,开始洗她的衣服了。

    让妹妹受累了,阿良心里不由得想到。这么多年,阿良太在乎了自己,对于自己的这个妹妹,他的确关心的很少。阿良不由得在心里升起了一丝愧意。将来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好好报答一下自己的小妹,这是他今后最亲的人啊!

    吃过午饭后,阿良就出去开始实施自己的暑假卖瓜计划了。

    这次出去,阿良骑了家里的一辆旧自行车,一路飞驰,向村南头人们种瓜的地头奔去。

    阿良来到一块西瓜地的瓜棚里,看瓜的是位和阿良父亲年纪相仿的人。阿良认得,老人就是阿良小学时一位同学的父亲。老人也是满脸的风霜,略显苍老的面庞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每道沟坎都代表着生活的不易和艰辛。

    阿良下了自行车,走过去忙着和老人家打招呼:“大爷,今年这西瓜长得很不错啊?”

    老人抬起头看了看阿良,急忙放下了手中的活计,回答道:“这不是谁家的小子吗?大学放假了?怎么有空来这里啊?”

    阿良和老人一道找了一片阴凉地儿坐了下来。

    “大爷,我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我想帮着家里卖掉点西瓜,不知成不成啊?”阿良和同学父亲解释说。

    “成、成,这是我求之不得的好事情啊!大爷眼下就在为卖西瓜发愁呢。你要能帮着卖掉点西瓜,真是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啊!”大爷忙不迭的连声说好。

    “大爷,我今天过来,一个是想要看看西瓜的品质;一个是看看西瓜的价格。”阿良开门见山的和大爷说。

    “我先到地里摘个西瓜你尝尝,看看口感怎么样?”大爷说着站起来往西瓜田里走去。

    阿良顺着老人走去的背影望去,那么大一块西瓜田,翠绿的瓜秧下,隐隐露出了一个个圆溜溜带着西瓜特有的虎皮花纹的大西瓜。阿良站起身也往田里走去。西瓜长势很不错,瓜秧棵棵粗壮,西瓜个个出众。农家人,辛勤劳作换来了西瓜的大丰收。从气候上来说,老家地处内陆,昼夜温差大,这是得天独厚的优势,有利西瓜的养分积累,尤其是糖分应该不会低的。

    不一会儿,老人手里捧了一颗西瓜从田里走了过来。这么多西瓜,在老人眼里,每一颗的情况他或许都是熟悉的。什么时候出苗,什么时候开花结果,什么时候压藤,老人像侍奉孩子一样的照料这这些西瓜,期望在这收获季节,也能获得相应的回报。所以,对于老人家来说是满园捡瓜眼不花,原因是他了解每一颗西瓜。

    但种好的西瓜,要卖出去变现却比较费力。在村里,大家普遍的做法就是以物易物。有的是用自家的车拉到周边村上,要么换烟叶,要么换小麦,要么换些胡麻之类的农作物。毕竟,那时村里人们普遍贫穷。而西瓜又不易保存,只好换成其他东西慢慢再出售。如果能现金卖掉,那是最好的选择。

    说话间,老人家已经把一个大西瓜开成了几瓣,虽然不怎么规则,但西瓜那诱人的鲜红和清凉的味道瞬间吸引了阿良的注意。

    “来,先尝尝看,看看今年西瓜怎么样?”老人说着,把一大块西瓜递给了阿良。

    “大爷,那就不客气了”阿良说毕,接过老人递过来的西瓜,大口地啃了起来。西瓜那甘甜的汁液立刻充盈了阿良的整个嘴巴。难怪大才子纪晓岚要说:“凉争冰雪甜争蜜,消得温暾顾渚茶”。

    “嗯、嗯,好瓜,好瓜”阿良边吃边由衷地和老人家说道。

    “这么好吃的西瓜,应该好卖的,”阿良继续和老人说着。

    “咱这西瓜,不比巴盟瓜差,就是没有人家牌子叫的响。”老人自豪中带着一丝遗憾说道。

    也许这就是那时农家人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种出来的农作物缺少好的销售环节,难以卖出好价钱。

    吃过西瓜,阿良和老人家开始打探价钱的问题。按照当时的价格,一斤西瓜也就一毛钱左右。

    “咱这西瓜,如果买的多的话,8分钱就可以卖了,现在市场价也就一毛五分钱”老人和阿良说道。

    “好的,我们今天就暂时先定在8分钱这个价钱附近,我明天到城里找我表哥打探打探,如果能行,我帮着老人家尽可能多的卖掉点西瓜。”阿良吃掉手里的一块西瓜擦了擦嘴巴说。

    “能行,那就劳烦你辛苦点,帮着跑跑市场吧!”老人笑着和阿良说。

    阿良和老人最后约定,他去联系市场,等有消息阿良来拉瓜出售。

    第二天,阿良骑着那辆老旧的自行车,往呼市城里姑姑家骑去。他满心地期待着能有令人欣慰的结果,好帮他解决上大学的难题。走时,父亲让他把家里新磨得面粉装了50斤,顺便带给姑姑一家。让他们尝尝新小麦的好味道。

    当然,阿良知道,这是父亲对他的另外一种帮助。一方面为了亲情,一方面也好和姑姑家表哥说话。

    阿良骑了整整四十分钟,才赶到城里的姑姑家。一年前那些熟悉的建筑又都再次出现在阿良的眼里,还是那个小区,那个园子,那个他曾经住过的小屋,阿良在心里称之为“斗室”,只是现在,他成了姑姑家二表哥的驻地。

    对于阿良的到来,姑姑家人给了极大的热情。阿良也感动的热泪盈眶。没有他们的帮助,阿良难圆自己的大学梦。还是血缘里的那层亲情关系,不管怎样,都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关键处总能见真情。

    阿良把面粉搬进姑姑家,看到大家正在吃午饭,真是来得早,不如来的巧。阿良在姑姑和姑父的招呼中和大家一道吃过了午饭。吃饭当中,阿良和大表哥说明了来意。

    “卖西瓜倒不是问题,就是你那西瓜质量要好,价格要合适,否则咱这里不好卖啊?”表哥显然喝了不少酒,但思路清晰。

    “西瓜绝对好吃,质量也保证,绝对是绿色食品,不含农药化肥什么的。”阿良和表哥保证道。

    “下午表哥要有空,和我一道回老家看看,你绝对会满意的。”阿良补充到。

    “你有没有问问价钱啊?最好物美价廉啊!否则我们赚不到钱的。”表哥以生意人特有的精明和阿良说道。

    “如果买的数量多的话,每斤一毛钱左右,绝对有利润空间的。我和表哥前几年也卖过西瓜的,那时记得每斤要卖到3毛多钱呢?”阿良和表哥说道。

    “人家那是巴盟西瓜,保熟保甜的,卖起来基本没什么损耗的。”表哥给阿良解释说。

    “眼下我们本地西瓜大量上市,价格竞争不过人家的。“表哥接着说。

    “那我们本地西瓜城里零售价能卖多少啊?”阿良和表哥咨询道。

    “也就俩毛钱多点,不超过二毛五的。”表哥说道。

    “只要在2毛钱以上,就可以做的,绝对不会亏,就是零售时间要长些。”阿良和表哥说。

    “我看你就和表哥一起卖西瓜吧,现在正是卖西瓜的好季节。”姑姑在一旁说道。

    “反正你表哥表嫂也忙的很,不如接下来你就住在城里,和你表哥他们一起卖西瓜吧,到时也好赚点学费上学啊?”姑姑直接给阿良做好了安排。

    “这样最好也最理想了”,阿良顺着姑姑的话说下去。

    “等下午我和阿良回老家看看再说吧,如果西瓜不错,那我们就开始卖本地西瓜喽!”表哥说道。

    于是,吃过饭后,阿良和表哥说:“事不宜迟,我们还是回去一趟吧!看看村里的西瓜怎么样?”

    “好的,先休息一会儿,下午我们回去看看村里的西瓜。”表哥对阿良说。

    等表哥睡醒后,阿良和表哥各人各骑了一辆三轮车一齐往村里赶去。

    一个半小时后,阿良和表哥直接来到了上次阿良来过的那个西瓜地头。

    阿良和看西瓜的大爷寒暄之后,说明了来意,准备看看大爷家的西瓜。

    大爷照例开了一颗西瓜让表哥和阿良吃了一遍。吃瓜的时候,表哥一直说西瓜确实不错,味道好,个头适中,应该是好卖的。阿良听后,心里那块石头终于放了下来。看来,他的学费有着落了。

    “大爷,你这西瓜打算卖多少钱一斤啊?”阿良的表哥边吃西瓜边问。

    “你们要买的多的话,可以八分钱一斤给你们,少的话一毛钱一斤。”大爷爽快的回答。

    “这样吧,大爷,我们今天只好拉600斤西瓜回去,如果畅销的话,我们再过来拉,你看好不好?”表哥和老大爷说道。

    “价钱就按一毛钱算吧,”阿良表哥补充说道。

    “好的,好的,我去摘瓜,你们装车。”老大爷返回田里摘瓜去了。

    阿良就和表哥顺便回了家里一趟。表哥也看望了阿良的父母亲,给了50快钱,算是略表心意。

    之后,阿良和表哥回到地里,把600斤西瓜装好车,乘着晚风一路骑回了城里。阿良累的满头大汗。回去后,阿良和表哥直接把西瓜停放在自家商店门口,开始挂牌销售本地西瓜。阿良负责做营业员。为了好卖,阿良写了一个牌子放在旁边,无公害西瓜,绝对保熟保甜。每斤2毛五,多购优惠。

    一晚上过去了,阿良居然一个西瓜也没有卖出去,这可急坏了他。好在表哥是个做生意的老手,他对阿良说“不要急,慢慢来。看来我们的价钱有点贵。”

    于是,第二天再上街开始卖西瓜时,阿良把价钱降了3分钱。022元一斤。但愿能够畅销。

    同时,表哥选了一个西瓜,割开后分成好几瓣,让来买瓜的人先尝后买。巧的是接下来的几天天气炎热,这大大地增加了前来吃瓜的顾客。

    经过表哥的整改,西瓜零售生意大好。600斤西瓜一天就卖光了。阿良很是欣慰。

    最后,阿良和表哥结账时,一共算下来,赚了50多元。表哥给了阿良20元,说:“接下来的西瓜进货卖货就由阿良负责,每天进600斤西瓜,卖完再上货,他和表嫂还要忙别的事情。”

    阿良真是欣喜若狂。这个生意可以做。三赢啊。村里老大爷解决了西瓜销售问题,阿良解决了学费问题,表哥还雇了个赚钱的小工。管不了那么多了,阿良知道,只有付出才可能有回报啊。别的都不去计较了,自己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尽可能地多卖西瓜。

    只是大爷家那么大一块地,有几万斤西瓜等着销售,靠阿良这点销售真是杯水车薪啊!

    于是,阿良和表哥说,希望他能牵头,联系他熟悉的开店朋友,能不能帮着批发卖掉点西瓜。

    经过几天辛苦的卖西瓜的体验,阿良在心里有了一个新奇的想法,一个人要想发达或者富有,第一要有的就是服务大众的精神。只有这样个人才能从中受益。也许这就是他后来读《老子》第十三章里讲的一个道理: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人如果能够做到先人后己,那日后必然非富即贵啊!

    表哥也很帮忙,他不但做起了自己零售的生意,还在货栈里搞起了本地西瓜批发的生意。那一个暑假,经他手批发出去了好几万斤西瓜,而阿良也帮着零售卖掉将近一万斤西瓜。

    最后,当西瓜销售结束后,阿良自己赚了将近500元,表哥一家又多给了他200元,算作对他的回报。

    后来,当阿良回到村里后,种西瓜的大爷对他不停的感谢,说他帮了村里的大忙。阿良听了也很开心。自己只有这么大的力量,能为老家人们做点事情着实是应该的啊!

    能真心为人民服务,那人民也会感谢他,这是阿良从社会底层得来的真切感受。

    之后,阿良照例是写了小诗一首,用以纪念那个难忘的岁月。

    卖瓜偶得

    家乡父老勤又俭,面朝黄土背朝天。

    不惧烈日当头照,躬身劳作田垄间。

    春播希望秋收籽,最怕一年白辛苦。

    但愿市场多能人,可为百姓谋出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