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龟儿闲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7章 一个妙招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既然爷俩思想一致,于是,那个事情发生后第二天晚上,估摸着女孩儿已经放学回家了,周局长就让司机开车带着他和他老婆还有他儿子周桐一起来到秦丽娜的家,还带了一大堆的礼物。秦丽娜的养父和母亲见有人上门,自我介绍就是那个经常半道截着闺女,还找人打了她养父(当然还只是怀疑,没有证据)的小流氓,自然很是气愤,但又不好发作。毕竟人家当局长的爹笑容可掬地跟着,人家妈妈也诚意满满,还掂着打包小包,而且,秦丽娜没有跟他们讲被强奸的事,所以在面子上也算是客客气气的。女孩儿见是周桐上门,早就吓的躲到了卧室里没敢出来。

    周局长为主谈,他开门见山,就说什么犬子很爱慕您家爱女啊,爱的死去活来,经常茶不思饭不想的,他跟他妈妈也很担心,家里就这么一个宝贝儿子,本身也很看重。作家长的,都是希望自己家的孩子能够得到一生的幸福,所以,亲自登门拜访。一来是对以前可能做的不对的地方道歉;二来主要也是带着万分的诚意上门提亲。而且,周局长不忘夸奖一下自己的优秀儿子,什么聪明啊,懂事啊,现在虽然是在教育局开车,但却是个公务员编制,而且以儿子的努力和他在县里的地位,周桐很快就能调动工作,这些都不是问题。他的意思很明确,自己儿子很优秀,再加上自己位高权重做依靠,配你们这样的家庭的女儿是绰绰有余。而且,他还暗示,以后两家结了亲家,他还可以帮着把亲家公和亲家母安排到一个稳定的岗位上去工作。

    这事有点突然,养父和妈妈显然有点不知所措,趁着养父在客厅跟他们聊,妈妈来到卧室征求女孩儿的意见。其实,他们在客厅说话,秦丽娜在卧室听的清清楚楚,她完全明白这家子今天突然上门提亲的根本原因,但她不糊涂,报警抓他成功不成功先放一边,如果现在答应跟这个恶魔定亲,那她就永远也逃不出他的手心了。但,自己现在的清白已经被他夺去了,可以说女人失去了自己最宝贵的东西,而且,最主要的是他还将一直持续地骚扰她,即便是能够考大学离开这里,可能也不一定能够摆脱他的骚扰。所以,她心里是矛盾的,另外,她的内心深处一直有一个最大的担心,也就是她被强奸的事一旦被传播出去,那对她和家庭的打击是致命的,而,这个周桐可是什么事都是做的出来的,如果不答应他提亲的要求,他势必会拿这个事做要挟,这事真可谓进退两难,这也不是她这个年龄的小妹子能够决断的,但妈妈和养父在等着她的决定。她在很短的时间里思考了一下,做了一个决定,她整理了一下头发,跟着妈妈一起走了出来。

    虽然对周桐这样一个流氓恶魔厌恶至极,但毕竟来客是他的父亲母亲,所以,丽娜还是客客气气,打完招呼,丽娜把心里的决定说了出来。她说,现在自己还太小,目前主要是学习为主,还不想谈恋爱,定亲的事只有高考结束了再做考虑。但有一点,无论周桐对她有什么想法,都希望他尊重她的想法,不能再以爱慕的名义干涉她的生活和学习,如果他能做到这一点,高考结束后,她会考虑他的。女孩儿这么讲是有她的打算的,她想,如果高考考上了外地的大学,她就离开这里,天高任鸟飞,海阔任鱼跃,也根本不可能再跟他定什么亲,那样就彻底摆脱了他;如果高考落败了,这就说明,她没办法靠自己的努力实现自我的救赎,再者已经被他夺去了清白,已经不是一个完整的女人了,那个时候即便是定亲也无所谓了,因为,定不定亲,她都将生活在地狱里。女孩儿自以为自己很聪明,但她低估了周桐的手段,他想要的女人还没有能逃得掉的,包括秦丽娜!

    其实,听到女孩儿这个意见,周局长是长舒一口气的,他这次来上门提亲只是由头,明明知道不可能一提就成,自家儿子20多了,人家女儿才十六七岁,不可能这么小就同意跟他定亲的。但,从女孩儿话里话外,没有一点要准备报案抓他儿子的想法,这一点就让他放心了。于是,周局长就和蔼地说,自己儿子是好眼力,丽娜一看就是个明事理、又聪明、又漂亮的孩子。他也很希望能够早日定下这门亲事,至于年龄小,其实不是问题,当地很多都是娃娃亲,孩子七八岁就定了亲的也多的是。当然,他尊重女孩儿的意见,还当场训斥了周桐,让他要关心、爱护女孩儿,不能胡搞乱搞,更不能影响女孩儿学习,如果以后被他听说又去骚扰人家,就打断他的腿(话嘛说的越重越好,本来就是说给女孩儿和她父母听的,得让人家知道这家父母都是明事理的人。)。当然,他话锋一转,即便是现在年龄太小不好定亲也没关系,反正再有一年多就要高考了,也很快,那就让两个孩子先做普通朋友吧。但,无论做什么朋友,周桐不能再影响女孩儿学习生活。

    那次谈话,秦丽娜对周桐父母,特别是他父亲的印象还是很好的,这个男人当年40岁出头,又是县里的大领导,文质彬彬,既有大领导的威严,又有慈父的和蔼,而且兼具中年人成熟的魅力和知识分子的文雅,说起话来入情入理,跟没文化的周桐完全是两回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