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陈桥驿黄袍加身
此时陈桥驿处处可见军中之人,各色将领汇集于醉仙楼内,都叽叽喳喳的谈论着刚才的正邪大战,但对赵氏之事却只字不提。
赵匡义找到兄长赵匡胤,两人送别完其它江湖朋友,对死伤者做出妥善安排后,也赶回醉仙楼与众将领汇集。
只见醉仙楼在上午众正道英雄聚集的会客厅里已经坐满了人,按官阶大小共坐了每边三排,而刚才还是中间两椅的布局,现在已改为中间一椅,赵匡胤兄弟二人走来,与众将打着招呼,赵匡胤一看这格局,也不谦虚,径直走到中间就坐,而赵匡义则站在他左侧,军师赵普则站在右侧。
赵匡胤目视众将一圈,下面谈论声立时停止,大家都盯着这个当朝点检,后周军中最高指挥官,等候发号施令。
赵匡胤环视一周后,知道军中自己的人该来的都已经来了,由于这些年兄弟两人南征北战,战功彪炳,并且两人善于与人交往,在军中威望、声望均较好,这些在坐的已经是军中绝大部分手握实权的将领,后周的天下就掌握在这些人手中,可以说皆是举足轻重的人物。
赵匡胤面露忧色的对着在坐将领沉声说道:“各位领军、兄弟们,自大唐崩于后梁至我后周短短五十余年,中原大地历经战火,一共历五朝,大小割据政权十数个,我中原百姓流离失所,居无定所,乱离人不如太平犬,百姓过着猪狗般不如的生活。后得我朝圣祖建立后周以来,百姓始过上一段安稳的日子,然好景不长,魔人邪徒皆不愿看到我中原百姓安康,致世宗在征伐契丹之时为魔人所害,留下幼儿当朝。今探得北方契丹欲趁我主年幼,国中无柱,联合后汉余孽数十万大军进逼边境。我中原自失燕云十六州以来,北方已无屏障,北方联军可轻松进犯中原大地,大周朝已危在旦夕。而自幼主登基以来,对我等军中旧将甚为忌惮,朝中奸人弄权,挑拔是非,今更是要召我等进朝,在此北方联军进逼之际,在此国之将亡之时,削我等军职,实是误国害民,亡国之策。”
赵匡胤一口气分析完情势,再看众将,众将已是情绪高涨,稍微停顿又接着说道:“在召大家来之前,我兄弟两人与军中十八军棍刚刚与北方、南方魔教邪人大战于百战山下,中原正道江湖侠士拼死卫道,血贱沙场,天师道张天师、乾坤门碧门主、潇湘水畔水门主、东京振威镖局洛镖头、快刀门马门主及许多门人皆战死沙场,为国殉道,我与匡义及十八军棍也是危机四伏,多次命悬一线,幸得江湖正道侠仕多次出手相助,才得以保全性命。众将也知我兄弟二人非苟且偷生怕死之辈,魔人恨我兄弟二人入骨,欲除之而后快,我兄弟二人纵然苟且偷生亦不得让魔人奸记得逞。”
赵匡胤见十八军棍余者皆小声与未参与之人在细述刚才那惊心动魄的大战,不想打断,刚才赵匡胤所说的各门主皆是江湖中成名的大侠,军中将领也是非常熟悉,此番话让众将无比震惊。
赵匡胤停了停,走了下去看着大家接着说道:“此次大战中原正道人士却也死伤大半,元气大伤,最后在魔人既将得手之际,而我亦命悬一线之时幸得逍遥睡神出手,一举制住魔人头目,我中原正道才勉强驱逐了这群魔人,此消息尚在百战山内,不需多日北方联军必得此消息,趁此机会挥军南下,到时一场大战再所难免,可怜我中原百姓又将如何面对此等大祸。今大势所逼,我赵匡胤决定不负天下百姓,为天下百姓长治久安背负不忠之名,非我赵匡胤要夺人江山,想我从太宗至世宗,两代圣主都对我赵氏不薄,但局势所趋,为求中原百姓万世安康,更求南北一统,永消战乱之痛,今日我赵匡胤在此立誓,纵是遗臭万年也要为天下百姓请命,永不负天下百姓。”
赵匡胤说完看着大家,下面众将情绪已达,个个情绪激昂,个个大声齐说拥赵匡胤为天子。
此时赵普看大家已无异议,传令后堂取来龙袍,与赵匡义一起为赵匡胤亲自穿上,并与赵匡胤并排下跪,而此时众将已知大局已定,皆纷纷起身下跪,赵普与赵匡义二人带头真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赵匡胤重新坐在中间大椅之上,双手平举高声宣道:“众将平身。”
接下来的一切只是按预先布置的事进行,宫中很多人皆见惯了朝堂更替,都无话可说,乱世之中强者为王,纵然是那些藏在宫中的魔人,有的已悄然离去,有的确依然如故。
至此赵匡胤按已有部署,带众将直入东京皇城,此时宫内大部分魔人得到消息都已逃之夭夭,赵匡胤也不为难幼主,只是着赵普诵读禅让诏书,赵匡胤明正言顺的当上皇帝,国号宋。
只是可怜皇后母子,几月时一个丧夫,一个丧父,而如今未坐稳几天的龙椅,在赵普一通禅让诏书后,就不得不起身让坐。
赵匡胤非残忍之人,兼之前朝太宗、世宗皆待自己不薄,看着这对母子,于心不忍,当即封前朝天子柴宗训为郑王,迁往房州,并赐“丹书铁券”以保柴氏后人永享富贵,罪不加刑,太后偕七岁宗训下跪谢恩。
七岁的宗训从当上皇帝那天起,尚不知天子为何物,未至半年,已是物是人非,符太后也知大势已去,民谣成真,点检当天子,也无所求,幸赵氏兄弟感先帝之恩,未赶尽杀绝,保得柴氏血脉,也算心中无忿。
她这个太后,也是太宗无后,世宗以养子身份继承大统而来,得之不求,失之也不厌,谢完恩就拉着宗训匆匆离开大殿,宗训虽有不解,但却很听话,没有哭闹,只是在走出大殿时,几次回头注视大殿龙椅,还有已经在商谈大事的赵氏兄弟,眼中透出一股坚毅的神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