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爵爷接到消息匆匆忙忙赶回家里,老太太院里已经守了一院子的人。
宋大太太在床前抹着眼泪,听外面有人喊“老爷回来了——”,赶紧用帕子拭了拭眼角,迎了出去。
宋爵爷不等她迎到门口,就三步并作两步地迈进屋里来,直奔老太太的床前去。
见宋老太太面色苍白,气若游器,他的眉头就皱起来,冷声质问:“早晨还好好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宋大太太吓得连大气都不敢出,更遑论解释。
还是她身边的妈妈硬着头皮,将先前那一幕来龙去脉给说了一番。
其中自然隐去了宋大太太告诉老太太,宋书和此生都不得再回京的事。
宋大太太胆战心惊地听了,也不敢乱插话,生怕这罪责落在自己头上。
气病了婆婆,这可是大逆不道的事,若是传出个一星半点的风声,她只怕是万死也难辞其咎了。
宋爵爷听完那婆子的话,顿时暴跳如雷,怒道:“这个逆子,为着他的腌臜事家中生出了多少是非!如今竟连亲祖母也被他害成这样!留他在府中还有何用!”
“让人去传话,马上给他收拾东西,除了贴身的衣物其它的一概不准带在身上,天黑之前必须出京城,胆敢晚一步就打断他的狗腿!”
老太太身边的妈妈闻言忙道:“老爷,老太太这病势也是因着担心二公子起的,您若是这么匆匆忙忙地就发配了公子,只怕老太太醒来……”
宋爵爷还没说什么,宋大太太身边的妈妈突然道了一句:“就是要老太太好,才急着将二公子送出去的,若是还留在身边,老太太醒来了又是一番挂怀,还不知会闹出什么来。”
“祖母心疼孙儿是无可厚非,可宋家毕竟是高门大户,除了父子人伦,还要顾忌着家族颜面。”
“与其这样留二公子在府上惹得老太太时时忧心,还不如早些送出去磨砺,心疼归心疼,但毕竟不似在眼前儿了,老太太纵然挂念,过一段日子也就好了。”
她的一番胆大直言把宋大太太吓得要死,心惊胆战地不敢看宋爵爷,生怕他当即发怒。
(ex){}&/ 她喝了口茶缓了缓气,瞪着那妈妈道:“你今日是不是中了邪!方才在老爷面前多得什么嘴!”
妈妈忙道:“太太先别急着生气,老奴说那些也不过是为您考量,虽是情急了些,可句句都是肺腑之言。”
宋大太太冷着脸道:“你句句肺腑,可听在老爷耳朵里算什么?你是我的体己婆子,旁人谁不知从你嘴里说出的话就相当于是我的心里话!”
“瞧瞧你今日都说了些什么,让老爷趁着老太太昏迷不醒把她最心疼的孙子给送走!”
“给老爷听见了算是怎么回事,我这个做母亲的容不下自己的亲儿子了?还是把自己的儿子当成筹码,和老太太唱对台戏?”
“这让人要怎么想我!”
宋大太太气得肝儿都疼了。
妈妈见状忙给她倒了一杯茶,一边宽慰道:“太太莫急,如今事情到这一步,老奴说出这些话来也不是全然没有好处的。”
“二公子是您亲生的不假,可他犯了弥天大错也不假,如今为了正规矩,你这个做母亲的忍痛将亲儿子送去外地,旁人看在眼里只会觉得您明理识大体。”
“不会因着亲近而刻意纵容,有罪当罚,又功当赏,这便是您在此事中立起的威信,日后下人对您也必然是恭恭敬敬不敢造次的。”
“至于老太太那边……”
宋大太太的心都吊起来了:“老太太那边怎么了?”
妈妈压低声道:“您嫁到这府上二十多年了,从青春正好熬到了现在,却连一天的家都没当过,不觉得委屈吗?”
一番话正中了宋大太太的软肋。
她嫁到宋家二十多年,如今都是做了祖母的人,却连一天家都没当过,还要在婆婆面前立规矩,婆婆动辄当着下人面不给她颜面,她也只能受着。
如此境地,连老大媳妇那种大家出身的,看她的眼神都有些不对劲,虽面上从未有过什么失了规矩之处,可那种不是从心底发出的恭敬她不是看不出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