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之挂机神豪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五十一章 狙击微信战略【求订阅】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在微信之前,市场上已经有了同类的产品,这就是中国移动的飞信。

    当时,用手机发送短信的费用高昂,因此飞信用其免费发送短信的特点迅速圈占了大批用户。

    在巅峰时期,飞信曾经拥有5亿用户,月活用户高达1亿。然而,中国移动却在一片大好形势之下使出了昏招,拒绝使用其他服务网络的用户使用飞信,这就给微信的进入留下了空间。

    依靠能够让“三网”用户实现互通的优势,微信在上线后很快积累起了一定的数量。加上腾讯通过qq向微信进行用户导入,微信的用户数很快达到了较为可观的规模。

    作为一个具有强烈网络外部性的产品,这意味着它已经突破了临界点,为未来的扩张奠定了基础。

    微信创造了移动互联网增速的记录,10个月完成增长5000万手机用户,433天之内完成用户数从零到一亿的增长过程,千万级用户同时在线,摇一摇每天次数过亿……

    这就是微信一年多来的成绩。

    在魏昆的记忆中,微信有无数的竞争者、挑战者。

    还有人能打败微信吗?

    从微信诞生的那一天起,它的身份一开始是挑战者,当米聊、飞信等一批先行者被微信追赶上后,其后的挑战者前赴后继地都想挑战微信在社交上的地位。

    那些曾经试图挑战微信的产品,最后的结果都怎么样了?

    有一款叫做‘飞聊’的通讯应用,出自中国移动之手,为的是拯救在微信和米聊冲击下日薄西山的飞信,但最终以失败收场,可以说从问世到退场连一点水花都没溅起过。

    在有如过江之鲫的微信挑战者中,网易的易信和阿里的来往应该是最高调的,其中易信背后还有电信这个‘土豪干爹’,马云更是亲自上阵为来往拉新,巨头们倾尽全力,力图与微信一争高下。

    然而,用户并不需要这么多‘微信’,只是功能的简单堆砌,缺乏革命性创新的易信和来往,到头来也只能落得个无人问津的下场。

    这一点很容易理解:一个微信可以搞定的事,为什么还要用几个“微信”来解决呢?

    这些“挑战者”们,恰恰没有注意到这点,它们大多数采用了和微信类似的设计,只在一些具体的功能上给予了加强。因此,它们的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后世的微信依然是社交领域的王者,站在高耸入云的峰顶,直感慨‘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2012年的现在,面对着已经累计拥有一亿多用户的微信,此时狙击微信的切入点又在哪里?如何在微信崛起的关键时期偷用户?巨大的用户市场中到底怎样才能够抢到足够多的用户呢?

    显然需要一些刺激因素才能够让还没有进入的潜在用户义无反顾的入坑。

    此前的吸引方式无外乎一些特权奖励措施

    例如最开始的时候qq就是用会员等一些特权作为招募新用户的奖励,微博也用微博会员的资格作为奖励,但是这种方式很快就不适用了,因为大家发现所谓的会员的诸多特权有一大部分都是不实用的功能,所以这种最基本的“引诱”最后是以失败告终了。

    面对这个问题,魏昆也是思考了很久,才算想到了两个解决办法。

    其中一个是笨办法在一开始69an游戏平台的扩张时也用到了,那就是‘砸钱’!

    这个方法其实也是模仿后世层出不穷的新闻类app和短视频app的用户扩张方式,那就是现金奖励。

    因为不论什么诱惑都比不上现金奖励来的吸引人。

    例如后世的今日头条,支付宝等等软件都有一个邀请码,邀请朋友使用填写邀请码之后就能够让邀请者获得相当客观的现金奖励,被邀请者也能够得到一定的福利,这种方式可以说是相当吸引人。

    后世的微信竞争者们难道就没有想到这个办法吗?

    其实他们也想过,因为从理论上讲,新的社交入场竞争者可以通过高额的补贴来迅速积累初始人群,从而让产品本身的“网络外部性”强化起来,最终通过滚雪球般的过程扩展用户。

    (ex){}&/  “参照这些分类,微信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强关系型的文字型工具软件,其针对的用户主要是中年及以上人群。”

    说着,宋远鹏晒出了他最近做的一些资料,资料上显示‘微信使用量最多的人群集中在46—55岁’,这可以佐证他刚刚的那段话。

    “由此可知,虽然其用户规模巨大,市场占有率很高,但还远没有达到照顾到所有用户、所有需求的地步—事实上,微信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达到。”

    “也因此,一款社交软件如果和微信在功能或用户的定位上足够差异化,就完全可能在微信的压力之下迅速、牢固占领某一个利基市场。”

    说到这里,宋远鹏又讲起了这些天来他对‘比邻’这款软件定位上的一些想法。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我们‘比邻’主打的就是视频聊天,虽然微信有的功能我们也有,例如文字聊天、语音聊天、朋友圈等等,但是视频聊天才是我们主打的功能,视频聊天,可听可见。”

    “我们同微信打的就是一个时间差……抢先在微信视频聊天功能发布前,抢占下部分的用户市场,再以软件体验分强弱。”

    听了宋远鹏的话,他的一些观点魏昆是不予苟同的。

    “你可以保证我们能抢先在微信更新视频聊天功能前上线app吗?这中间的时间差有多少?”

    魏昆承认宋远鹏在软件技术上的能力,也是社交软件领域的大拿,但以他先知者的眼光来看,他的一些想法还是有些过于保守,甚至说过于自负。

    微信根本不会留给他们太多的时间,当初米聊是怎么死的?不就是腾讯反应过来的时间的太快了吗?

    如果市面上出现了一款主打视频聊天的软件,那么微信的视频聊天功能就会加快速度上线,中间留给‘比邻’的时间根本不会太久。

    这个时间可能是半个月,甚至只有几天,不等‘比邻’扩张开来,微信的用户已经体验上了视频聊天功能,这个时候想要再抢占下这批用户根本不可能。

    自信可以,自负却不可取!

    听到魏昆的话,宋远鹏也才算反应过来,心里思索了良久这才叹了一口气后摇了摇头回答道:“时间差可能不会太久。”

    虽然没有接触过自己的学长及榜样--微信创始人张小龙,但是宋远鹏也知道如果视频聊天的功能出现后,微信团队就会马上跟进开发,这一点上是他考虑不周了。

    “资金上你们不用担心,你们需要做的是在比邻app中整合现金奖励邀请码这一功能,不仅是邀请新成员可以获得现金奖励,每日文字聊天、语音聊天、视频聊天、发朋友圈、获取通讯录权限等等,这些任务都可以获得金币奖励,而金币也是可以兑换成人民币的。”

    魏昆所说的这个就是头条新闻曾经用过的一种模式,增进用户对app的依赖程度。

    “至于说这整个一套系统的数学模型、数值方面大家不用担心,我会派游戏相关的数值策划来协助大家将这个功能开发完成。”

    魏昆不能完全阻止用户群体中一部分人薅羊毛的行为,但是他却可以通过一整套严谨的数学模型将这方面的损失降到最低。只要投入的成本精力大于产出,自然也就杜绝了部分人薅羊毛的想法。

    魏昆一边说着,一旁的开发团队认真的在本子上记着笔记。

    “另外还有一点,后续可能需要大家同三网运营商的技术人员对接一下。”

    听到魏昆的话,宋远鹏不禁皱起了眉头,同运营商对接?还是三家?这是要干什么?

    魏昆顿了顿之后这才道出了自己的另外一个狙击微信的杀招,“近期我会同三网运营商的负责人沟通一下,主要是讨论一下咱们这个软件的定向流量包的相关事宜。”

    “等软件上线后,会针对用户的流量资费贵这一问题,举办一个长期活动,例如聊天时长兑换相应流量的活动,具体的兑换方式还需要讨论,大家记一下就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