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抽个美女打江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时机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从古至今,所有认在做不正经事的时候都习惯性找一块遮羞布。不仅仅事对外有个交代,自己也好过一些,更容易迈过心里那道坎。

    比如后者,很简单的例子,假设吃人就能加强自身,怕是大多人都难以做到摒弃良知。单是杀人就不那么容易,何况还吃。就算连杀都不用你杀,那也不行么。

    可若是假设你得了一种独特的能力,自身分化出传说中的食人花的什么的,由这玩意直接一吞,包裹住慢慢吸收消化而后将能量转换到自身。若是这种方式,怕是不少人就做得到用这法子了吧。

    因为不用直接吃了么,不血腥,还不用亲自动手。

    嘛,扯远。总归李隆基目前所作的,大抵就是这么个意思。

    作为皇帝最宠爱的妃子,武惠妃当然知晓自己与自己儿子最重要的依仗是什么。若是没了宠爱,都无需想象,单看宫内其她人就知道是怎么过活了,更莫说她还是武家人,一旦失宠,结局只会更加艰难。

    是以,即便今日是儿子李瑁大婚,按照常理来讲,理应洞房花烛欢天喜地才是,但为了李隆基,再有不满也得忍着。谁让李隆基找了那么一个合适的理由呢?

    今晨李隆基噩梦,惊醒之后,便表示梦到了母后。也就是窦德妃。

    先前有说过,窦德妃和刘皇后是一起死的,并且死不见尸的那种,就连安葬都是以招魂的方式安葬,并无身体。

    按照这种情况,以古人的见解,自然是死后难以安生的。谁都知道,在古代除了个别民族,基本都是讲究入土为安,好么,结果人家死在哪都不知道,当然安不了啦。

    于是李隆基表示窦德妃托梦了,说她过得好惨呐云云。当初与李旦恩恩爱爱,结果被武则天给弄死了,不甘心呐。不过如今见李隆基不仅长大成人,且登基为帝君临天下,她也心中甚慰,本以为了却一桩心事,可以不用在滞留人间做那孤魂野鬼,不曾想,仍旧游荡。

    李隆基是她儿子,虽不满武惠妃为武家人,可见两人恩爱,也不忍分离。可心中仍有郁结需要消除。这不是当初她与李旦被迫分离嘛?如今武惠妃之子大婚,也得让他们尝一尝夫妻分别之苦。

    虽不是原话,可意思大抵就是这么个意思,武惠妃能咋办,凉拌呗。

    如果李隆基真是直接打杨玉环的主意,那么武惠妃是绝对不准许的,可若是拐弯抹角从其他方面出发呢?

    武惠妃可是还想让李瑁争夺太子之位来着,那么势必不能引起李隆基反感。或许别的问题还好说,但是关于窦德妃,还是老实点比较好,至今未见尸首,俨然成了心病,若是此举能让窦德妃灵魂安息,那么反到是一件好事。

    到时候出于对李瑁的亏待,势必会有所补偿,毕竟那可是大婚之日就让人分别呢。

    所以杨玉环懵了,本颇有且忐忑的坐在新房内静等。李瑁她自然是见过的,模样还算不错,出身又高贵,能嫁过来怎么也算是福分,至于其他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相处才知道,至少就目前而言,还算是满意的。

    结果呢?李瑁没等来,到是等来几个内侍和宫女,顺带还有一份旨意。

    着杨玉环即刻出家为道,赐道号太真,为窦太后祈福,不得耽搁。

    此事秘而不宣,外人却是无人知晓,便是玉真公主此刻也是一无所知,连玉真公主都不知道,周少瑜自然就更不知道了。眼见人家拜堂成亲结束,只待待客完毕,李瑁就该回去洞房了!

    于是周少瑜坐不住了。

    寿王府,或者准确来讲应当说寿王宅。这两者还是有区别的,前者为办公之所,而后者为住所。就在大婚之前,寿王李瑁本来是叫做李清的,这会儿才改成李瑁,而后加开府仪同三司。这意味着寿王李瑁可以正式组建自己的班子,这便有了王宅王府之别。

    周少瑜本就不在邀请宾客之列,完全就是跟玉真公主混进来的,之后也远远的隐于人群当中,相对偏远,见李隆基一直没动静,这便悄摸摸的离开。

    (ex){}&/  他不过是扮个马夫而已,还没说啥呢,你看杨玉环的反应速度多快,也正因为此,导致周少瑜后来压根没有接触的机会。

    而杨玉环一旦知晓了事情当真如此,那么,怎么办?

    彷徨?忧郁?惊恐?不安?忐忑?

    反正没可能是什么好情绪。尤其在此事既得不到杨家的帮衬,更没有丈夫的理解之后,所有负面情绪将进一步放大。

    而这时候,却是最好的接触机会了。

    趁虚而入,之后稳妥的再设计一番吊桥效应。在杨玉环彻底孤立无援的时候站在她身边,周少瑜就不信了,这样子还不行?

    额,就是有点小卑鄙。

    可那又如何,若是杨玉环一生顺顺利利平平安安,周少瑜或许也就算了。但杨玉环一生当真开心么?设身处地想一想,让你突然改嫁给六十多岁的公公,你是嘛想法……

    好吧,说白了也就是周少瑜给自己的小卑鄙找一块遮羞布,好让自己继续心安理得的布置下去。

    因为时间仓促,来不及另外单独准备一处小道观,又或者是因为别的什么原因,杨玉环此次出家,先入的便是玉真观。准确的说,是从玉真观内单独划出一小片区域独立出来,是为杨玉环清修祈福之所。

    如此一来,杨玉环的动态,可以通过玉真公主知晓的一清二楚。不过人家玉真公主才没闲心老关注这个,索性现在李腾空已然对周少瑜无比信服,索性也丢过去和杨玉环一同清修,有啥事直接问李腾空便是,更加方便快捷。

    只可惜现在并不是出现的好时机,人家杨玉环已然对周少瑜生出的是恶感,这时候跳出去,只会让她愈发警惕反感。

    是以,一个字,等。

    而这一等,便是春去冬来,再春暖花开,一个轮回过去。已然是开元二十四年。

    杨玉环仿佛如同被人遗忘,无论杨家还是李家,都不曾有人前来探望,至多也就是逢年过节的时候,能接到几份礼品罢了。

    这让杨玉环很失望很伤心,别人也就罢了,居然连李瑁都不曾来过,如此不重视自己,不由让杨玉环有几分埋怨,并且随着时间推移,这份怨气也愈发旺盛起来。

    然而事实上,李瑁是有来过的,只是被人挡住不准进。这看不是周少瑜的手笔,虽然周少瑜也会这么做。可还轮不到他插手呢。

    李隆基的理由本就是为窦太后了却与李旦分离的不甘,若是任由你们见面,这杨玉环出家不出家还有甚子区别?嗯,这是表面理由,暗地里实际上,李隆基也在以防万一,若李瑁何杨玉环两情相悦了,自己到时候就算想要抢人也不是那么方便,万一杨玉环是个贞烈的性子,从一而终,那还了得。

    所以李瑁来了,自然也就被挡下,并且此事压根就不会汇报给杨玉环,就连李瑁送来的书信,都不曾转交过。

    整日里闷在小院,每日对着雕像咏诵经文,小日子自然是极其无聊的。也是得亏身边还有个李腾空相伴,日子长了,自然也就成了闺蜜。

    只是李腾空一心向道,对于其他事也不曾关注,反到觉得这小院闹中取静,却也是个清修的好地方。

    久而久之,杨玉环无所事事之下,反到让李腾空给带着信了几分道,这到是出乎了周少瑜的预料。

    而这时候,仍在等待时机的周少瑜在做什么呢?

    “来来来,子美贤弟,你我一见如故,当浮一大白,且满饮此杯。”周少瑜笑容亲切爽朗,很是和气拉着一年轻男子喝酒。

    子美,这表字还能有谁?那便是未来的诗圣杜甫!

    开元二十四年,杜甫入洛阳参加进士考试,周少瑜可是等着呢,这不,活捉了吧!

    只可惜如今李白尚在长安,这两人是不会提前见面了,此外,玉真公主也回了长安,值得一提的是,当初周少瑜抄的李白那首诗给玉真公主,去岁李白正式出现,也将此诗给拿了出来,虽当时并未在场,但也不难想象出玉真公主那会儿惊愕的表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