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今年的午收情况,江苏上半年是风调雨顺加上去年年末兴修水利修整田地,小麦普遍增产丰收。南通仓库早早收满,各县官仓即将满仓。粮价应声下落,农户苦不堪言。
胡文楷不解的问去年开始在太仓、苏州、镇江、扬州大规模兴建粮库怎么还会出现这种现象。
“老板你有所不知,大部分是安徽、河南、山东的小麦因为我们收购价格高他们通过水路运过来贩卖。文楷是你规定的敞开收购的我们又不好拒收。”王长荣抱怨着。
“统计过了大概有多少流入。”
“怎么能统计过来,船排几公里下去了。”
胡文楷考虑这是民生问题马虎不得,一不小心将前期利民形象全毁了。
“蒋秋鸣明天电令徐州、南通、阜阳组织人手搭建简易粮仓敞开收小麦,价格照旧但质量必须把关,让他们加快速度修建大型仓库防止秋季稻谷丰收。”
胡文楷不放心的问:“收粮的钱不会短缺吧。”
王长荣笑起来说:“你现在当甩手掌柜的,江苏各县收粮不缺钱,缺的就是仓库。”
胡文楷还真不知道各县经济情况,问起王长荣苏州的状况。
苏州财政去年开始像坐火箭般的快速增长,今年头六个月财政收入已经和去年持平。蒋秋鸣的上海县财政收入快赶上南通。
胡文楷咧开嘴说这下可以腾出资金重点发展徐州和南京了。
蒋秋鸣捣了捣王长荣说:“老板你别只盯着我们,张红芳那个国内贸易公司赚的钱是上海县和苏州加起来的两倍还多。”
“文楷,这倒是真话张红芳太能赚钱了,一斤茶叶从我这拿才一元多她一转手到北方和东南亚就卖出四元钱。”王长荣附和着蒋秋鸣。
“你看你们俩个酸吧拉几的,你们俩今年不收你们钱但给我将城市建设好否则明年你们一分钱别想留下来。”
蒋秋鸣牛逼轰轰拍着胸脯说:“谢谢老板,年底你就可以看见一个崭新的上海县。”
“秋鸣啊,我要的是一个崭新的上海市,不是一个上海县,任务不是一般的重哦。”
蒋秋鸣顿时焉了:“老板这太不公平了,那几个县才并进来几天啊。”
胡文楷拉下脸说:“我不管,你要是不能做到就不要当这个市长。”
“成,年底让老板看到一个崭新的上海市,这市长我是坐定了。”蒋秋鸣咬咬牙发狠的说。
孙晓澜不能理解为什么要敞开收粮,按现状不会缺粮根本不需要花很多钱收购外地粮食。
胡文楷笑着说:“孙晓澜你打仗还好,政治和经济不如蒋秋鸣。”
“收外省的粮食是一项政治工程,赚口碑的事。我们收购价高于他们在本地卖的价格,农民会羡慕我们这三个省的人民,会想到苏州农民在家门口可以卖到一个好价格,就会想到他们父母官的无能,凸显我们让利给农民。”
“我们有大型面粉加工厂,等到秋天面粉卖给他们不是一样将钱拿回来,还有不少利可赚。这就是大资本和大工业的结合。还有一点这么多粮食储备让我们心里有底不会有粮荒。”
(ex){}&/ “尼玛,没有想到政府这么惨,我也不指望他发了。伍万部队平均下来军饷和训练费、武器一人一个月需要10元,一年就是六百万。这还是维持运转最低费用,飞机、战车那玩意就是烧钱的祖宗,我预测加上海军需要1500万才能够。”
蒋秋鸣笑呵呵的从口袋掏出烟说:“老板不要哭穷了,我预测今年张红芳那边利润就可以支撑部队费用了,还远远不止。她生意已经做到新疆那边了。前段时间她在天汾订了一万副大车轱辘说是运到新疆销售。”
孙晓澜取出笔记本汇报:“老板我差点忘了,张作霖同意用等同张作相体重的黄金换取张作相,说近期就运到徐州。还有正如你预测的张作霖不同意用金钱赎回士兵和下级军官。北京黎元洪已经公布价格士兵20元,连长以下军官50元,连长100元作为释放条件。”
“高级军官什么价格?”卢永祥抢在胡文楷前问。
“价格蛮高的,营级要500元,团级要2000元,旅级要价是5000。”
卢永祥张开大嘴惊呼:“我的小乖乖,老张会给钱嘛?”
“在讨价还价中,不少军官家庭出钱赎回,士兵也有不少被家人赎回了。老板这下估计回去的官兵对张作霖是怀恨在心。”
卢永祥这才明白这手段是胡文楷教给直系方面的由黎元洪这呆头鹅出面,没有想到表面看文质彬彬的胡文楷如此有心计如此毒辣。卢永祥局限于民国这时代那能懂得后世过来的胡文楷手段。
胡文楷又开始跳跃了:“长荣兄准备何时举办婚礼?”
“文楷你问过多少次了,年底结婚。”
“新房放在哪里?”
“美琴她父亲让新房放在他家里。这样可以减少不少费用。”
“王长荣这么大事,你不提前告诉我?放在潘美琴家你想得出来,你是招女婿?”胡文楷真火了,这王长荣怎么这样毕竟是自己名义上邻居大哥。
“文楷我能怎么办?我哪有那么多钱购置家产。”
“王长荣你没有钱我难道没有钱?你这是在打我脸,明天去南京找一处别墅给买下来立即装修,所有费用我出。你要知道你是我哥,住在潘美琴家算何体统。”
“我在苏州工作去南京安家?”王长荣没有转过神来。
“哈哈,王长荣你大舅子发话你必须听。”蒋秋鸣这厮酒喝多了,口不遮拦随口说出这话。
“蒋秋鸣你还真准备想去安徽?”
“老板我说错了,我收回,你看我这嘴贱吧。”蒋秋鸣笑着用手扇自己嘴巴。
孙晓澜笑的喘不过气来:“长荣你就听老板的,你又不可能在苏州一辈子,南京以后是政治中心。老板也是为你着想,住老丈人家在江南会被人说吃软饭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