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野猪的事以后,这些禁军也把刘启当成了军人的一员。大家距离更近了。
刘启再叫大家放松点,不要太紧绷,也能听见去了,毕竟有个能自保的保护对像,比认为是个孩子要好保护的多。
这次是路过一个县,叫农阳县,这里附近有驻军。也是个大的粮仓所在地,是供应北方的粮仓之一。
刘启并没到县里,自己这次主要是军事相关的,民事还是等以后。不过这个县的情况是了如指掌。总的来说还是可以的,没有什么无家可归的。但要说百姓活的怎么样,大多数都是不怎么样,只能吃饱不饿死。基本都是给别人作佣工。
这情况当然不是刘启想看到的。不过一切都慢慢来。等自己彻底平了北方,这些在百姓头上的人好日子就到头了。
到了驻军所在地。这里的领头的并不认识。不过看样子还是像个当头的。没有白白胖胖,铠甲在身凯甲也并不显得干净,一副经常在外显出的那种色泽。风尘之气还是挺浓的,这风尘自然是自然界的风尘。
“都统任全参见陛下” 来人单膝跪地。行了个礼。“起来吧,带朕看看营地”“是。”这一举动到是让任全感到欣慰,这是个勤快,爱军的皇上。
整个营地是依山而建,上面有瞭望楼,有烽火。这个时侯的营地基本都大同小异。没山的地方,就建高台瞭望。都是土木建筑。夯土为基,木为框架。
刘启看了看军队的供应,伙食。其实也不用看,就是那些东西小米,大米和麦子,还有就是腌菜,酱。盐平时基本就是些,不过刘启上台后,大力搞鱼。因为有自己的商业渠道。大量的鱼干进入军队。改善了军队。当出征的时侯就有肉,平时基本是没肉的。
刘启当太子时,也是不时的送些物资给军队,当然以其老爹的名义向下层军士宣传,上层都知道是太子做的,要不然太子就当不成了。这也是为什么大批封国百姓外流,封国人向刘恒告庆刘启,刘恒开始不压的原因,军队在自己手上,军心向自己,怕什么,大不了。我把你们这些封国都干了,不过后来刘启的商业对自己有影响了。刘恒就有点防刘启了。在他们心中商总不是正途。
刘恒死了,刘启能很快的用军队,就是因为上层将领得了好处。是自已人。刘恒就是知道也不在乎,将领自己想换就换。本来将就是有用就用,没用就搞的,这历来历史都证明是这样。
所以刘启对军队的重视,军队也实在的得到好处。这些人刘启的商业别人看人肯定是富的流油,富可敌国,实际也只是收支平衡,大量的收入是前面来了,后面就出去了。
大头就是各种机构,人才,然后主是军队。这些的付出,现在就看出结果了。
从叛乱这么快平息就能看出,只要军队在手,你再蹦也蹦不出什么来。
上这里看主要是看供应量怎么样。有没有扣,品种这短期内是改善不了了。底子太薄啊。
刘启并没让全部禁军进营地。主要是怕这些人羡慕嫉妒禁军的装备啥的。军心不稳。还有就是双方会起冲突。
万一禁军有人显摆,然后人找他们单挑,引发双方混战可不好。
不过还是带了五六个,换了普通的铠甲没拿武器跟着过来。这也是要双方切磋,看下差距。以后来改进,推广一些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