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人间烟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四章:灯火阑珊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曰:一入新正,灯火日盛。

    光阴似箭,一年而过,公元六七十九年上元节,天皇登承天门,制书贺曰:

    门下

    天下之本

    昊天生恩,有之上元;时天官赐福,百姓庆乐。

    今又上元佳节,自盛饰灯影,故金吾弛禁,特许夜行三日。

    这般,长安城内居民开始制之灯火,商贩制物而卖,贵戚百姓,逐渐夜游。有之贵戚百姓人戴兽面,男为女服,倡优杂伎,诡状异形。

    天皇则返回含元殿,见之万国使节。使节拜了天皇天后,上了贡礼,祝了贺词,天皇即令众人退却含元殿,入之麟德殿,罢之夜宴欢庆使节群臣。众人入宴,伶人奏乐,宫人起舞,太子李贤携群臣上贺诗曰:

    千门万户灯火明,正月上元动人情。

    充街塞陌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待夜宴过半,有一宫人提了一花灯,花灯造型美观,新颖别致,玲珑剔透的红油纸上画了鲤鱼数条。宫人盛上花灯道:“禀陛下,吉时已到,望陛下点之花灯,传于城中百姓共乐。”遂即,天皇亲点花灯,令宫人传出皇宫,递于城中百姓相传庆祝。

    且说那李令月留于太平观中,逢此上元佳节,天皇天后忙于夜宴忘却自己,心里难免有些失落,忧郁之情渐起。林朝阳见李令月静坐于观中门栏,闷闷不乐,欲带其西市游玩,故向国师请道:“师父,徒儿见月儿这几日心情有些低落,今恰逢上元佳节,城中毕然热闹非凡,徒儿欲带月儿前去游玩,不知师父可意同往?”国师道:“你与月儿同去就是,为师欲合趁这几日成悟道一番,只你定要照顾好月儿,莫让她有一丝闪失。”林朝阳作辑拜道:“徒儿知晓,望师父莫要担心。”

    说罢,林朝阳走至李令月跟前,聚气于李令月眼前写了“月儿”二字,林朝阳道:“月儿可知今是何日?”李令月道:“上元佳节,月儿怎会不知,只每到佳节,父皇母后事物便多于平常,时常忘记月儿。”林朝阳道:“陛下天后国事忙繁忙,今日上元佳节,我陪月儿同去游玩如何?”李令月听此喜道:“如此皆听朝阳哥哥安排,只是师父呢?。”林朝阳道:“师父欲悟道,不与你我同游。”这般,林朝阳带李令月逛于长安,观之上元灯会。

    林朝阳与李令月二人自打出了太平观,便见长安城中处处张灯结彩,满城火树银花,十分繁华热闹,正是:

    火树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吹闹春风。

    俄而,夜色降临,城中歌舞奏乐,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从东方升起,漫遍长安城。灯月交辉,五彩缤纷。那雄伟华丽的含元宫,那闪闪烁烁一片灯海的长安城,还有那高架在中心灯杆上的九莲宝灯,那飘摇的旗幡、吊斗,映衬着长安暗黑的山影和开阔起伏的山野。一时间,从四面八方前来观灯的人们,高举着灯笼火把,如潮水般地涌来。正是: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林朝阳与李令月路过花灯小贩,小贩不识公主,于是对其叫卖花灯道:“姑娘,我这花灯甚美,却有结缘之妙,姑娘可购之一盏,助姑娘早得良缘。”李令月听此心喜,于林朝阳道:“朝阳哥哥予月儿购上一盏可好?”于是,林朝阳予李令月购了一盏花灯。

    这般,林朝阳与李令月二人混入人群,于灯火阑珊的长安城中盘旋回绕,尽情漫游。都说是九曲黄河十八弯,但林朝阳与李令月两人,谁也弄不清到底拐了多少个弯,转了多少个圈,只感到忽而左盘,忽而右旋,忽而朝南,忽而往北;兴趣盎然中,但觉灯海锦簇,万头攒动,谓之:

    月色灯光满帝都,香车宝辇隘通衢。

    遂即,前路又见有人鱼龙而舞,表演者达三万余众,奏乐者达一万八千多人,游玩观灯的百姓更是不计其数,真是: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过了鱼龙舞,便是花灯路,花灯路有八里之长,各式各样,宛如百花争艳,各具情态。且不说那些传统的走马灯、玉兔灯、孔雀开屏灯、三战吕布灯、子牙封神灯等诸色花灯仿佛使人进入神话世界,单就这些白菜灯、葫芦灯、西瓜灯、辣子灯、猫儿灯、狗儿灯、羊羔灯、娃娃灯……也是形象逼真,色彩艳丽,美不胜收,确实匠心独运,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那手可摘星辰的高楼上,一眼望去,真可谓大千世界,尽收眼底了。此情此景,正应了那首诗句:

    正月圆时灯正新,满城灯火白如银。

    圆圆月下灯千盏,灼灼灯中月一轮。

    月下看灯灯富贵,灯前赏月月精神。

    今宵月色灯光内,尽是观灯赏月人。

    游过八里花灯路,林朝阳与李令月两人亦是从西市转到了东市,只这东市之中,有一西市未有之景。

    此景乃是此处有一戏场,参之歌舞者足达数万,其中有踩高跷者,有划旱船者等。

    这高跷者,因各自角色不同,所以造型各异,高低不一,但都浓妆艳抹,且歌且舞,惹得那路人甚是喜爱,笑声不止。

    这划旱船者并非男子,而是一群花季姑娘,如是引得观看者甚多。而这旱船亦非真船,而是两片薄板,锯成船形,以竹木扎成,再蒙以彩布,套系在姑娘腰间,如同坐于船中一般。姑娘们手拿木桨,做之划行姿势,边歌边舞,唱起文人小曲。曲曰: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李令月驻足观看,林朝阳见旁有河灯,便前去购买。

    不一时,李令月见之不远处、灯火阑珊中有一对男女极为眼熟,跑近一看,不是别人,正是皇兄李贤与上官婉儿二人。

    李贤与上官婉儿二人正在购买河灯,李令月悄悄绕到李贤身后,双手遮住李贤双眼,说道:“猜猜我是何人?”李贤毫无半点惊讶,倒是心起喜悦,说道:“月儿,别闹。”李令月惊道:“皇兄怎晓得是月儿啊?”一旁的上官婉儿道:“普天之下,有如此胆量与闲情之人仅小公主一人啊。”“没意思。”李令月话锋一转,说道:“皇兄、婉儿,你们俩怎么在这里啊?”李贤说道:“还不是月儿,多久没回宫了,父皇母后甚是思念,特叫我来寻。”李令月才觉自己确实太久不见父皇母后了,说道:“那父皇母后现在何处啊?”李贤道:“就在我们身后不远。”

    身后不远的天皇、天后换了便装,与寻常百姓相差不多,若有区别,仅有那帝王之气掩饰不去。随行金吾卫有之一二十人,个个皆是好手,亦是便装而行,护在天皇、天后四周,以防不测,正谏大夫明崇俨同行,旁有李哲、李旦二人。天后说道:“陛下怎想着让贤儿与婉儿二人同去购买河灯?”天皇道:“贤儿与婉儿二人有心,成全二人亦是美事。”天后再不喜李贤,天皇如此说辞,亦不好再说太多。

    另一边,正在给李令月买河灯的林朝阳付了商家钱俩,才发觉李令月早不在了身旁,四处寻望,见其三人在之一处,也寻了过来。

    众人自此相逢,李令月欲拜见天皇天皇时,早被天后一把搂入怀中道:“多日不见月儿,母后甚是想念。”李令月道:“月儿有罪,太平观中随国师大人修行,未能看望父皇母后。”李哲、李旦二人亦是说道:“月儿不在这些时日,可是让父皇母后好想,我等皇兄好念啊。”李令月道:“月儿也是甚想三位皇兄弟啊。”

    这罢,金吾卫盘下附近酒楼,守在四周,天皇、天后及太子李贤、英王李哲、沛王李家人畅饮,明崇俨、林朝阳师兄弟二人叙之一旧,李令月与上官婉儿二人领了河灯,酒楼之下书写心中语,李令月写道:

    愿得驸马朝阳哥哥。

    然后将笔递于上官婉儿,自己将心中之语装入河灯。

    而上官婉儿接过笔后,亦是写下心中之语:

    愿为贤哥哥之妃。

    如此,李令月与上官婉儿二人持河灯走出酒楼,巧是酒楼旁边便有一河道,于是二人将河灯放入河道,顺水飘流。而那河道内河灯盏甚多,水上船只见飘来河灯纷纷主动避让,以示吉祥。

    说巧不巧,李令月与上官婉儿二人放灯河道下流,有一垂杨柳树,挡了道上一船只视线,船只来不及避让,将李令月的河灯撞得七零八碎,李令月见之气道:“船上何人,河灯千万盏,为何单撞本公主这一盏?”船上之客连忙叫人停船下岸,向李令月赔礼道:“在下薛绍,只因杨柳挡了船只视线,撞坏公主河灯,特此赔之不是。”李令月道:“你这人倒是挺有礼数,本公主原谅你,不与你计较了。”薛绍这才抬头望见李令月,只这一看,薛绍看见李令月似天上之仙,薛绍一下坠入少年初恋,然薛绍却不知这是情爱,只觉自己就是想看这眼前女子,视线久久不移。左金吾卫将军范怀义闻之赶来,说道:“谁人胆敢撞坏公主殿下河灯?”范怀义走进,见是薛绍随即话锋一转道:“薛公子,您怎么才到啊,陛下、天后等候多时了。”说罢将薛绍请入酒楼,薛绍这才回过神来,随范怀义进酒楼。

    酒楼内,明崇俨说道:“多年前玄元皇帝庙与师父一别,至今未见,不知他老人家身体恢复如何?”林朝阳回道:“已无大碍,前些日子还对我与小公主说起师兄,师兄也该常回观中看望师父。”明崇俨道:“师弟说得极是,过几日宫中事少,便回观中看望师父。”说罢,师兄弟二人对饮数杯。

    而那范怀义领了薛绍进人酒楼,禀了天皇天后道:“禀陛下、天后,薛绍公子到。”天皇见此道:“贤侄为何才到,让朕与你舅娘好等啊。”薛绍听此道:“只因路上行人甚多,堵了道,这才晚了些时晨。绍儿自知有罪,便自罚酒一杯。”说罢薛绍举起酒杯,一引而下。

    李令月与上官婉儿二人放了河灯,也是上了酒楼,天皇叫向李令月介绍薛绍道:“月儿,这是你薛绍表兄,年少有才,爱诗作画,月儿不是喜欢吗,闲时可与你薛绍表哥讨教一番。”李令月道:“原来你是月儿表兄啊,只是莫要向那贺兰表兄一般好色之徒啊。”薛绍道:“自是不会,公主殿下且安心。”说罢,众人入席。

    不一时,只见三个丫鬟上之饭菜。第一个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第二个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穿着齐胸襦裙,三人皆是一样妆饰。李令月见之心生一计,欲看薛绍有无好色之心,于是问之薛绍道:“表兄可觉这三位姑娘好看?”薛绍道:“好看,只不及公主殿下万分之一。”李令月听此脸显微微一红,说道:“表兄油嘴滑舌的本领可真一流啊。”薛绍道:“公主殿下怎可如此说我,我可是真心如此觉得啊。”天皇天后听此大笑不己。

    酒过三巡,小聚过半,薛绍道:“侄臣有一心愿,愿拜入国师门下,与其学练道法,侄臣在此恳请陛下恩准,使侄臣拜入国师门下。”上官婉儿听此笑道:“薛公子莫不是心有他意吧。”薛绍掩饰道:“怎会如此,上官大人莫要说笑了。”天皇道:“如是,待上元节后,绍儿去往太平观中拜师即可,只国师意愿否,就看绍儿心诚了。”说罢,薛绍起身拜谢。真教是:

    灯火阑珊初相遇,相遇望此入情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