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初八的朝会,崇祯建议将奉旨钦差傅启光(明远公司,负责和郑芝龙的联络),福建参将郑芝龙,福建巡抚熊文灿,大名知府卢象升召到京城述职,另有安排。朝臣一致同意。
此时朝臣的重要争论的职位,就是三边总督,宣大总督,燕山总督三个职位,很长时间没有定论。四川总督前几日已经决定,由陈奇瑜担任。河南巡抚由唐世济担任,山东巡抚由杨一鹏担任。
崇祯建议,由延绥巡抚洪承畴担任三边总督,在朝堂上通过。宣大总督和燕山总督的人选,崇祯说等兵部尚书袁崇焕到京城之后再议。考虑到广州做为移民的合适港口,崇祯建议在广东增设广东总督,主管广东水师和卫所军队。朝臣附议,庭推杨嗣昌担任。
而四品及以下职位,吏部尚书就可以决定。
散朝之后,内阁向各地发出调遣文书。而更多的低级官员的空缺,需要等待殿试结束。到时多数新科进士将直接在空缺职位中安排。
对于大量的空缺职位,吏部采用了崇祯的建议,抽签。这种方式使用之后,效果很好。
三月初七,京津铁路连续安全运行三日。宋应星率领皇家研究院的数位工匠,离开北京。从运河南下。京津铁路的运行,由铁路公司管理。宋应星还有更多的事务需要在南京办理。
此时,通州码头,南行的人员众多。迁都的后续人员还没有完全迁移。宋应星看到来往船只很多,就考虑到有必要为运河船只设计合适的蒸汽轮机。又想到,如果能解决火车夜间行驶问题,从北京到南京,路上需要花费的时间将大大减少。
因此在运河的船只上,宋应星开始观察周围的地形,估算修建铁路的费用。由于今年停止了漕运,因此运河船运的速度,比往年快上一些。宋应星有时也考虑火车夜间行车的问题。
今年是降低田赋的第一年,目前夏赋的征收还没有开始。一般从四月到六月,是南方收取夏赋的时间。减赋的消息,目前已经传遍了大明各地。而都察院也派出了大量的巡按,到各地视察赋税下调的落实。所以各地的自耕农十分高兴。原本快致仕的官员,会趁机大捞一笔,但有崇祯的惩治腐败圣旨,一时都处于观望态度。等待有人试探出崇祯的态度。
如果没有来自后世的记忆,崇祯始终以为,皇帝需要站在统治阶级的利益上考虑问题。而现在,崇祯意识到了皇帝要尽可能协调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利益冲突,一旦这种矛盾扩大,最倒霉的反而是皇帝和宗室。
为了更好的协调这种阶级矛盾,崇祯需要逐步调整以前的大明政策。下调田赋,首先得利的就是土地主人。而佃户如何在下调田赋中受益呢?
从三月初九开始,崇祯就思考,如何让土地的佃租下降,或者是降低佃租在农业产量中的比重。只有最贫穷的人吃饱穿暖,才不会有大规模的流寇起义。
三月初十,崇祯到顺风船厂,观看了正在建造的大型快速船只。这艘三千料的大船,建造下水之后,将大大提高建造船只的能力。龙骨拼接技术,可以使船只建造对超长木材降低依赖。
认真观察了很长时间,已经初步可以看出大致形状了。通过和后世资料的对比,崇祯看出水下部分的形状,仍有待改进。
由于船只排水量大幅度增加,原先设计的船用蒸汽轮机明显不适合了。崇祯就问了一下在建造过程中,是否考虑到安装蒸汽轮机。
船厂的总工匠,说已经考虑过。但目前没有合适方案。崇祯让船厂多和皇家研究院联系。崇祯又问道,如果安装蒸汽轮机有哪些问题。
崇祯最终决定,继续加大蒸汽轮机的尺寸,同时再增加蒸汽轮机的数量。并让船厂先预留足够的空间和必要的通风口。
回到京城,崇祯又询问皇家研究院的人员,让加快大型蒸汽轮机的研发。
崇祯最近也在考虑殿试的题目。以前崇祯因为年龄,殿试题目出的比较广泛和常见。而今年的殿试题目,崇祯希望更加务实。
崇祯目前最大的疑惑,就是如何能快速在北方普及抽水机。三月十二日,崇祯最后决定了殿试题目。
朕年幼登基,恰逢连年干旱。苦思良久,命兵仗局造出抽水机。耗银五万有余,皇庄田亩可以不惧旱灾。去年北方大旱,何策可让北方遍布抽水机。
让佃租下调,难度很大。但如果能普及抽水机,而佃租不上涨。那么佃户的生活状况就会大幅度改善。北直隶皇庄的佃户生活状况,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好。所以去年皇庄售卖才会火热。
三月十三日,兵部尚书袁崇焕到达南京城。三月十四日,卢九德派人回报,原南京水师人员已经在琉球岛首里城建立移民据点,并派出两艘蒸汽船探查东行的水文资料。
远距离长时间的持续航线,需要克服很多问题,如航线,如淡水,粮食等。所以崇祯的命令只是探查。
三月十五的大朝会,只有一个议题,就是安排明天殿试的人员安排。
按照惯例,需要足够的阅卷官。四百名参加殿试人员的试卷,需要尽快派出成绩。于是由内阁大学士和六部在京城的尚书,组成了阅卷官。
而崇祯在阅卷中,实际要批阅的只有十份试卷。等内阁大学士决定了前十名试卷之后,崇祯需要阅卷之后,派出前十名的具体名次。因为会试和殿试的侧重点不同,因此象周延儒那样连取会元和状元,比较少见。
崇祯希望可以在殿试中,找到推广抽水机的更多方法。
三月十五日散朝之后,崇祯的事务不多。在内阁大学士增加到九名之后,崇祯每天看阅的奏折大幅度下降。
崇祯将很多权力下放到了内阁和六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