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元名相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四章 在下刘寿通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抓住刺客!”

    在皇宫的一处长廊,刘寿通犹如一条丧家之犬一般,拼命地摆脱着那些追逐他的怯薛军。每走一步,他都感觉自己额头上冒出的汗液都结冰了。终于,走到长廊的尽头之处,他纵身一跃,跳上了皇宫的城墙,并且远离了这片是非之地。

    当然,怯薛绝不会放过刺客,他们打开宫城城门,分出好几百人在大都内的各处进行地毯式搜查。

    刘寿通吃力地冒着寒冷行走在冰冷彻骨的巷道内,根据以前的路线重新回到了那个破庙内,然而此次刘寿通的举动震惊了整个皇城,妥欢帖木儿下令立即搜遍全城,这个地方很快也会有怯薛来搜查的,刘寿通躲在这里并不是什么长久之计。但他此时并没有任何地方可去,平时也只能待在这破庙里避难,刘寿通趴倒在干草堆里,忍受着浑身的伤痕着。他实在是没有想到,陈白普居然还能使用那种战术联合鞑子皇子来对付他,现在在自己眼里来看,陈白普的那招三才阵简直是一道无懈可击的城墙,自己这个攻城器械使出浑身解数都没能破解。

    “快!搜这间破庙!”从破庙外传来一阵严厉的吆喝声。刘寿通知道鞑子又来搜这间破庙了,刚想施展轻功跳跃到房梁上,背后突然出现了一个人,抓住了自己并把自己的嘴巴堵上了。刘寿通大怒,刚想拔刀动手,却听见那个人发出一阵如同老牛一般的粗哑、却又带着豪壮的声音:“别慌,我是来带你离开这里躲避鞑子的,别让鞑子听见这儿有声音。”

    刘寿通听对方是来救他的,又听见他张口鞑子闭口鞑子,看样子也是个反对鞑子统治的义士,他这才放下了内心的警惕。等刘寿通缓过这口气时,他转身看着背后的人,原来是一名身穿布袍的肥胖和尚,此人正是彭莹玉。

    “多谢阁下提醒,还请教阁下尊姓大。。。。。。”“行了行了,别婆婆妈妈的啦,快走,再不走就来不及了。”刘寿通本想问姓名的,却被彭莹玉推辞借口打断,刘寿通也觉得此时还不是聊天的时候,便跟着彭莹玉走了这破庙的后门。在跟着彭莹玉翻墙离开时,刘寿通惊讶彭莹玉的轻功居然那么好,很难想象一个胖子居然会有这等身手,看样子是个高人。

    很快,十几名怯薛最终还是搜到了刘寿通刚才所在的破庙,这几个怯薛搜查的非常仔细,甚至举起火把照亮了房梁,若是刘寿通还在这里,肯定会庆幸自己没有躲到房梁上。

    那十几名怯薛没有搜查到任何异常,全部走出了破庙,到外面的一片小广场上集合。

    “启禀大人,我等没有找到刺客!”那怯薛队长向扩廓帖木儿回道。

    “该搜的都搜完了么?”扩廓帖木儿问道。

    “我们都已经把整个破庙都翻了一整遍,都没有发现刺客!”怯薛队长坚定地确认道。

    扩廓帖木儿叹了口气,对着怯薛们下令:“走!再去别处搜查!”

    刺客刘寿通在彭莹玉的带领下,逃出了破庙,然后继续跟着彭莹玉走,在这期间,刘寿通想问问彭莹玉的名字,但见识到他是高手,刘寿通也不敢随便问。况且已经看出此人的确也是一名反抗鞑子统治的豪杰,刘寿通对他也比较相信,便跟着彭莹玉走下去。很快,两人到达了一座客栈的后面,刘寿通抬头一看,客栈二楼有一扇窗户打开着,窗户所在的房间里还有一点灯光,彭莹玉向着刘寿通示意地点了点头,指示他一起跳上窗户。

    窗户的房间里,一个长相英俊的鹰钩鼻正在灯光下看书,这人正是布贩子徐寿辉,他身旁的床上一个红衣少女正在熟睡着,是徐寿辉的女儿徐红娘。这时,窗外的一阵响声引起了他的注意,徐寿辉抬头一看,只见彭莹玉带了一个黑衣人,从窗口钻了进来:“啊!大师,你回来了?”

    刘寿通见面前的鹰钩鼻亲切地喊彭莹玉为大师,认为他与彭莹玉相识,看样子他应该也是个反抗鞑子的义士。刘寿通也不再有所遮掩了,他对着徐寿辉和彭莹玉虚心问道:“还望请教两位高姓大名。”

    “在下罗田徐寿辉。”徐寿辉道出了自家的真名。

    “宜春彭莹玉。”彭莹玉也说出来自己的身份。

    刘寿通这才恍然大悟,其实他并不知道徐寿辉,也不知道他会是日后的天完国皇帝,但彭莹玉的名号他还是听过的,便是多年前与弟子周子旺在袁州发动起义,后闻名江湖的彭祖。刘寿通也向两人道明身份:“原来是徐兄弟和大名鼎鼎的彭祖,实不相瞒,在下乃颍州刘福通之弟刘寿通,奉我白莲教北方教主之命前来大都刺探情报。”然后三人一边谈一边围着桌子坐了下来喝茶。

    “哈哈哈,寿通兄弟,你的胆子也真够大的,居然胆敢孤身直入鞑子皇宫行刺鞑子皇帝,真是让我等佩服啊。”彭莹玉对着刘寿通拍拍肩膀大笑道,又喝了一口茶水。

    “唉,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为了复兴我们汉人的江山,总得有前人开路来领导后者。”

    “寿通兄弟所言极是啊。”徐寿辉感慨道,他也倒了一杯茶喝下去,“北方鞑虏占我汉人江山数十年,凡我华夏儿女,无不盼望驱逐鞑虏,只可惜,彭大师先前曾进行过多次起义,可每次都以失败收场。”

    不过徐寿辉这无意间一揭开彭莹玉过去的伤疤,使得彭莹玉心灰意冷,彭莹玉忽然想起当年周子旺的死,以及鞑子屠城时袁州父老的哀鸿遍野,可他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却爱莫能助,这是他心中一根拔不掉的刺。徐寿辉料到自己多嘴了,也就识趣地闭上了嘴。倒是刘寿通见彭莹玉如此难过,他出面拍着彭莹玉的肩膀安慰道:“大师不必为此而消沉,失败乃成功之母,越王勾践尚能卧薪尝胆,灭吴国而称霸淮右;楚汉之争刘邦屡次败于项羽之手,最后却开创四百年大汉。大师又何必执着于一时的失利?况且鞑子的统治势必不能长久,这江山永远都是我们汉人的,大师应当为此而高兴才是!”

    听到刘寿通这样提醒,彭莹玉这才慢慢解开心结,对着刘寿通感激地道:“多谢寿通兄弟,你的这句话当如醍醐灌顶,说到我的心里去了啊!”

    刘寿通认真地点了点头,又继续道:“大师,徐兄弟,此次在下再次入宫行刺鞑子皇帝失败,鞑子皇帝肯定不会善罢甘休,这几天应该会有所动作,明日一早可能会有不少鞑子军队前去搜查一切外来的客商,所以在下还请两位尽早离开大都避避风头,顺便还请大师和徐兄弟随在下出去一趟,整个大都很可能也有其他像大师和徐兄这样的义士来了,为了防止他们遭受牵连,我等有必要提醒他们。”

    “这自然没问题,但是。。。寿通兄弟,你的伤。。。。。。”徐寿辉指着刘寿通身上的伤疑道。

    “哦,在下这点小伤不算什么,顶多只是会让在下行动迟缓。”刘寿通毫不在乎地摇摇头道。这时他的目光落到了在一旁睡着了的徐红娘,“嗯?这位姑娘是。。。。。。”

    “哦,这位是小女,为照顾在下而不远千里跟着在下来到了大都。”徐寿辉道。

    “真没想到令嫒小小年纪便有这等孝心,真是令人欣慰啊!”刘寿通感慨道,“看在两位救过在下的份上,不如这样,由在下留在客栈里,一来照看令嫒,二来在此休息,二位则先出去寻遍一些来到大都的义士,提醒他们暂时离开大都,二位意下如何?”

    徐寿辉和彭莹玉互相对视了一眼,同时开口道:“那就有劳寿通兄弟了。”

    在兴圣宫内的公主寝殿中,太医正在为青鸾上好刀伤药。青鸾是被利器刺穿手臂受伤的,凶器是她用过的那把短剑,而整个寝殿一片狼藉,盆景、桌椅、窗帘等都乱七八糟地散落在地上,一些地方还有不少剑痕,整个场面看上去好像是经过一场激烈的搏斗。

    陈白普刚好在青鸾处理好伤口的时候赶来,见青鸾受伤了,他关心地上前道:“青鸾姐姐,你没事吧?”

    “放心,白普,姐姐没事,公主殿下也没事。”青鸾勉强地微笑道,并且看着躺在睡榻上的海日雅若。陈白普这才放下心来,但青鸾这时才发现,陈白普的肩膀上多了一道触目惊心的刀伤。“啊!白普,你的伤。。。。。。”

    “放心吧,青鸾姐姐,这对我来说不过是一个小伤。”陈白普忍着疼痛举着伤口笑道。

    “这是谁干的?”青鸾有些愤怒地问道。

    “还能有谁?除了那个之前刺杀过皇上,还来害海日雅若和大皇子的刺客之外,别无他人。”陈白普不以为然地道,“哈哈哈哈,那个三番四次来皇宫做客的刺客还以为能杀掉我,结果我和大皇子还有宋强三人一起合力,把那个王八打得满地找牙!哈哈哈哈哈哈哈!”

    陈白普跑到海日雅若那边看看情况,此时海日雅若让宫女掐着人中清醒过来,见到陈白普站在自己眼前,海日雅若突然哭了出来,抱着陈白普喊道:“白普哥哥。。。刚刚好可怕。。。一个诡异的黑衣坏人站在我旁边。。。还把我打昏了。。。呜呜呜。。。。。。”

    “乖,不哭不哭。。。坏人已经让青鸾姐姐赶走了。。。乖。。。。。。”陈白普抱着海日雅若柔声安慰道。

    此时妥欢帖木儿和爱猷识理达腊连同奇皇后一起跟来了,就连一直未曾露面的脱古思帖木儿也来看看情况,奇皇后从陈白普身边接过海日雅若,海日雅若见了奇皇后便喊“母后”,并且埋在她的怀里大声痛哭,奇皇后心疼地安抚着海日雅若,并且对青鸾不断地道谢,感谢她与刺客拼命保护了海日雅若。

    哈喇章将地上的短剑拾起,转交到妥欢帖木儿的面前道:“启禀陛下,这应该是刺客的凶器。”

    “这是那刺杀朕的刺客的兵器!”妥欢帖木儿只是一眼便认出了青鸾的短剑,“可恨,让那刺客从朕的眼皮底下逃了,还敢来祸害朕的两个皇子,若是让朕抓到那刺客,朕定要将其千刀万剐!以泄朕心头之恨!”

    旁边站出了一名怯薛队长,道:“回陛下,我等守大明殿时曾遇到一名刺客,但那刺客所使用的兵器乃单刀而非短剑,不过这件事有两种可能,那就是这个刺客带了同党,那持刀刺客袭击了大明殿后便逃之夭夭,卑职曾率守卫皇宫的怯薛前去追击,然而那持刀刺客身手敏捷,甩开我等的追击,依照目前来看,刺客定是转身去东宫刺杀大皇子殿下!”

    哈喇章语气沉重地问道:“那你为何又派了大明殿大部分护卫前来向本官通风报信?致使刺客的同党顺利潜入大明殿杀死剩下的五个护卫,闯进大明殿内刺杀皇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