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邮件时,一封未读邮件引起了柳青的注意,发件人是丹阳市第一高级中学校庆筹划委员会。
柳青高中就毕业于丹阳一中,他的思绪一下子回到二十多年前,那是多么美好的年代啊,青葱岁月、情窦初开、朝气蓬勃,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柳青从回忆的思绪中回到现实,匆忙的点开邮件,原来是一份校庆邀请函。
尊敬的柳青先生/女士:
你好!
百年栉风沐雨、沧桑砥砺;百年薪火承传,盛典相约。2018年10月16日,丹阳一中将迎来百年华诞。多年来,您一直关心和支持丹阳一中建设和发展,在此谨向您致以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
百年华诞是丹阳一中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是宾朋欢聚的盛大节日,更是学校深化改革和强化发展的新起点。学校将于校庆期间举办一系列活动,诚邀您出席,与全体师生共襄盛典。
专此诚邀,敬祁惠允!
丹阳一中校长:刘玉朝
后附庆典日程表
柳青当年是以全校第五名的成绩考上中国人民大学的,属于标准的往届优秀毕业生。在学校通讯录上是有记载的,学校通讯录每年都会更新,所以学校也很清楚往届毕业生的相关就业等信息。
以柳青当年考取的大学及如今所取得的地位,收到校庆邀请函也就不奇怪了。
柳青看到邀请函的第一反应是如期赴邀。
因为那里有他青春的回忆,他对那里的一草一木都是有感情的。
还有对他谆谆善诱的各位老师,尽管每年教师节他都会给老师们打电话问好,但因忙于工作,已经好久没有当面去看望过他们。
但是,更重要的一点还是他认为自己现在混得还可以,能够收到邀请,也极大的满足了他的虚荣心。
他必须回去,他下定了决心。他快速的回函,确认参加校庆。
回到家后,他把参加校庆的事情告诉了妻子艾薇,艾薇也赞成他回去,顺便回家看看父母。
柳青的家就在丹阳,属于丹阳市香九镇唐王桥村。
唐王桥,一座桥的名字,不明其来历的人,还以为这座桥与唐王李世民有关,其实说的是明朝唐顺王。
明初,明太祖朱元璋第二十三子朱桱被封为唐王,居宛都,即今南阳,为便于西达丹阳游猎和去香严寺祭祀,途遇刁河而建造此桥,名为唐王桥。
唐王桥村还有一座剩粮寺,因是用建桥所剩钱粮修建,所以称为剩粮寺,剩粮寺里面还有一棵据说已经有上千年的银杏树,需要六个人联手才可以抱住,除了这棵千年古树,现在的剩粮寺还有两座破烂不堪的大殿矗立在那里。
剩粮寺也是唐王桥小学旧址,柳青的小学就是在那里读的,那棵千年银杏树枝繁叶茂,基本上遮住了半个校园;春夏时节,枝叶郁郁葱葱,是人们纳凉的最佳之选;到了秋天,叶子全部变成金黄色,整个校园也变成了一个金碧辉煌的世界,落叶时节,犹如满园的金蝴蝶在翩翩起舞,美极了。
柳青常年在外读书,就业后又因忙于工作,每年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也很有限。他有意让父母跟着自己生活,但在农村生活惯了,二老不愿意来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