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志坐在书桌前,拿起《史记》就读着。从大学到现在,他一直喜欢读书,工作后,即使去西郊厂的两年时间里,他每天晚上都会读会书。书让他安静,读书让他思考,有时不由自主地就把书的内容和工作联系在一起,书给他带来了很多思考。
有段时间,他翻来覆去的读《史记》中的《项羽本纪》和《淮阴侯列传》,在这两篇传记里,都讲到了项羽失败的原因。
其中韩信就说项羽这个人太爱惜官位了,往往把印把子都磨光了,都舍不得给别人一官半职,而刘邦则不然,那个印把子扔出去的可别太多。在《高祖本纪》里,经常看到刘邦给某人升官加爵,赏赐钱财和女人,所以刘邦属下精兵强将越来越多,而项羽就成了孤家寡人。
自古以来,对人才的激励无非三条:金钱,权力,和女人。当然现在这个社会,随意赏赐女人那是不可能,但是权力和金钱依然是不可少。
他在西郊厂的一系列管理考核措施,核心的一条就是收入,就是金钱,而这也是西郊厂能够迅速走上正轨的一个重要原因。至于权力的问题,他在西郊厂还没来得及做这一步,那就是提拔一批干部,说来有些可惜,但是让他欣慰但是过去的两年,西郊厂的干部他用的还可以。如果他能够走上更高的位子,掌控更多的资源,那么他就为更多的人提供这种机会。
十一点钟,曲志就下楼,骑着自行车去接薛米回家吃饭。
到了东华电子大门口,等了十分钟,薛米拎着包就出来了,然后坐上曲志的自行车。薛米就是骑在自行车后座上,两条腿晃着,双手搂着曲志的腰。
薛米说:“志,办公室同事一看我要回来吃饭,就知道你肯定来接我了。”
曲志笑着说:“这两周,你只要愿意回家吃饭,我就来接你。”
薛米说:“彩彩玩的开心吧?”
曲志说:“开心极了。带了坐了三次旋转木马,乘坐了三次小火车,又带她坐了小船。”
薛米说:“小彩虹可盼望着你带她玩了!”曲志想了想说:“米,彩彩都两周岁了,我还真没怎么带过她。爸说,男人工作重要,可是家永远都是第一位的,以后我会注意的。”
薛米把头靠着曲志的背,说:“我知道你会的。”
回到家,李丽青已经烧好了饭,小彩虹看家曲志和薛米进来了,就问曲志:“爸爸,你不是要带彩彩去接妈妈的吗?”
曲志蹲下来,对她说:“中午,太阳很大,很热,下午爸爸带你去,好不好?”
小彩虹说:“好吧!”
吃饭的时候,曲志说:“米,晚上,咱们去师兄家看看,有段时间没去了。”
薛米笑着说:“是有两个多月没去了,说起来,倪阿姨和小彩虹从小就投缘,连师兄见了小彩虹都高兴。”
曲志对李丽青说:“妈,晚上你也去,咱们都去。”
李丽青说道:“小志,我去,合适吗?”
曲志笑着说:“妈,你和倪阿姨也认识,能说的上话。再说,妈,你也是知识女性,和倪阿姨有共同语言。”
薛米说:“妈,志说能去,你就能去。想简单点。你就把师兄当成我和志的师兄就行了。”
曲志对小彩虹说:“彩彩,晚上,爸爸妈妈带你去倪奶奶家玩,好不好?”
小彩虹说道:“爸爸,是那个给我棒棒糖的奶奶吗?”
薛米说:“是啊,彩彩还记得的。”
小彩虹点点头说:“妈妈,我喜欢那个奶奶。”
下午四点半,曲志就背着小彩虹去接薛米。到了薛米公司门口,正好五点钟。
小彩虹站在曲志身边,拉着曲志的手,说:“爸爸,妈妈怎么还不下班?”
曲志笑着说:“马上彩彩就看到妈妈了。”
薛米五点钟下班,和何晓雅一起下的班,边走边谈着工作的事情。
快走大门口时,就听到小彩虹大声地喊着:“妈妈,妈妈……”
何晓雅一看,曲志身边站着一个小姑娘,冲着薛米喊着呢,就笑着说:“薛米,一眨眼,你家的小彩虹都这么大了,快去吧!”
薛米笑着和何晓雅说声再见就拎着包跑了过去,然后跑到小彩虹身边蹲了下来,小彩虹一跳就双手搂着薛米的脖子,使劲地亲了薛米一口,连声说:“妈妈,彩彩来接你了!”
曲志接过薛米的包,薛米就抱起了小彩虹一起回家。
走到半路上,小彩虹就下来,然后曲志和薛米一人拉着她的一只手,小彩虹蹦蹦跳跳地在他们俩中间走着。
晚上七点钟,曲志和薛米还有李丽青带着小彩虹一起到了赵书国家。开门的是倪雅芬,倪雅芬后面站着一个学生模样的年轻女子,她就是赵书国的女儿赵青菊。这多年来,曲志和薛米是第一次见到赵青菊,算来她应该大学毕业了。
小彩虹一看到倪雅芬,就喊着:“奶奶,我是彩彩!”
倪雅芬高兴地抱起了小彩虹,曲志和薛米喊着阿姨,李丽青和倪雅芬也打了招呼,倪雅芬对曲志说:“这是青菊,读研呢。”
曲志就要说话呢,赵青菊笑着说:“你们就是曲志大哥和薛米姐姐吧,老赵同志经常说起你俩。”
薛米笑着说:“阿姨,青菊一看就像你。”
赵青菊又喊了倪雅芬一声阿姨。
曲志对小彩虹说:“小彩虹,喊小姑!”一般人都让小孩子喊别的年轻女子为阿姨,曲志却让小彩虹喊赵青菊小姑,也比较有意思。
小彩虹有点像曲志,见了陌生人不怕人,就听她清清脆脆地冲着赵青菊喊道:“哈喽,小姑,我是彩彩!”
可爱的小孩子人人喜欢,尤其小彩虹这样稚气又大方的孩子,而且一句“哈喽”,真是把人与人之间的陌生就冲淡了很多。赵青菊一听小彩虹的话,也乐坏了。
这时,赵书国从书房里走过来,和大家打了招呼,然后揉揉小彩虹的头对大家说:“这个小姑娘,性格像曲志。”
小彩虹晃晃头,喊道:“爷爷,我是彩彩!”
赵书国哈哈大笑,说道:“我知道你这个小鬼灵精,是彩彩。”
曲志每次到赵书国家,基本上就是曲志跟着赵书国在书房说话,薛米和倪雅芬说话,但是今天不一样的是,薛米和赵青菊到了赵青菊房间里,赵青菊说要向薛米请教些事情,所以李丽青带着小彩虹和倪雅芬在客厅沙发上说话。
曲志今天让李丽青过来,还真是来对了。
李丽青和倪雅芬认识,而且相处融洽,之所以如此,就像薛易建和薛米说的,想简单点,事情就简单,想复杂了,就俗了。
赵书国这么多年和曲志一直交往,就是因为曲志一直都这么想,简简单单地把赵书国当作师兄,而不是把他看作市长或市委书记。
而且这么多年来,曲志和赵书国一家的关系就像王大亮判断的那样,类似于亲人的关系。曲志既把赵书国看作师兄,也把他看作自己的长辈,所以他喊倪雅芬阿姨,让小彩虹喊赵青菊小姑,就是这个道理。
曲志和赵书国来到书房,两个人坐在书房的沙发上。曲志没有立即坐,而是先给赵书国泡了杯茶,又给自己倒了杯白水,然后才坐在赵书国旁边的一个单人沙发上。
赵书国的书房,曲志来过很多次,而且书房的格调,他很欣赏。书房很简单,就是书多,几乎没有什么花哨的东西,就是一本本的书。由于职务关系,赵书国的书政治书籍比较多,历史书籍也比较多。赵书国是涉猎广泛,他本人也很喜欢读书。
这多年过去了,赵书国身上具有一种温雅的书卷气,曲志有时觉得他像个知识渊博的大学教授。
赵书国听了曲志的话,笑了起来,喝了口茶,拍拍曲志的肩膀说:“师弟,这么多年,你是第一个说我像个大学教授的人,我年轻的时候,真是想做个大学老师,天天读读书,教教学生。”
人生就是这样,可是年轻的是梦想,即使没有实现,每当回想当初年轻的心,总是让人心生遗憾和感动。
曲志从和赵书国第一次相识,曲志说的话,总是让赵书国感觉到很舒服,而且工作以后,曲志在东域公司的工作开展,让赵书国很欣赏。他有时听着曲志向他请教问题时,他甚至从曲志身上看到自己年轻时的影子。当年曲志被分配到档案处,曲志没有埋怨,而是审时度势,立足档案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个又一个目标,开展了一个又一个活动,硬是把档案处那个平时无人问津的部门弄成了风生水起。
档案部后,曲志又被弄到西郊厂去收拾那个破摊子,谁能想到,他这个师弟去了两三个月,就把西郊厂大局扭转过来。具体到曲志在西郊厂开展工作的思路和手法,赵书国也很欣赏。
但是最让赵书国欣赏的是,曲志竟然真的花了三个月时间,和西郊厂六百多个人一个不漏地进行谈话,这在赵书国看来,不仅仅是耐心和恒心那么简单,而是在某种方面来说,这个举措符合了人生大道理。
赵书国甚至认为,在曲志成长的路上,把西郊厂形势扭转过来,是对他个人能力的证明,但却未必是最有意义的事情,而曲志和每个职工谈心谈话这件事,赵书国却认为,是曲志成长路上非常难得的一笔厚重的精神财富。
至于曲志去采购部这件事,赵书国说:“师弟,采购部的人大多都是被供应商求着的人,也是供应商重点攻关对象,你更是重点中的重点,对你来说是场大考验。”
想了想,他继续说道:“考验什么?两个字:贪心。别人为了拿下你,就会千方百计的讨好你,甚至讨好你的家人,孩子,朋友。”
说到这里,他非常严肃的对曲志说:“你还记得师兄当年对你的要求吗?”
曲志郑重地回答道:“大师兄,你给我的三个要求,我一刻不忘,因为师兄你是真的为我好。”
赵书国说道:“你一定要守住本心,干干净净做人做事。师兄希望你走的稳当。”
曲志站了起来,认真地对赵书国说道:“大师兄,我一定牢记你的话,而且一定做到。”
赵书国拍拍沙发,让他坐下来,继续点拨他说道:“师兄觉得,你要考虑怎么来做到?既开展工作,又要避免湿了鞋子。不仅仅从自身,而且还要考虑怎么从制度上来着手。”
赵书国能对曲志说这些话,而且直指事情本质,就像当年闻长征说的,他真不是以市委书记的身份提点曲志,真的是以大师兄和曲志的一个长辈点拨曲志。这是曲志的幸运!
曲志知道这些,从在大学的时候就领悟到这一点,所以他内心真诚地感谢赵书国,他不止一次对薛米说,大师兄的三个要求是人生的金玉良言,所以他非常尊重他,感激他。
他毕业后,即使当时觉得和赵书国不会有什么交集的时间里,他仍然记得给赵书国打电话,向他问好,感谢他。
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就是这个道理。
------------------------------------------